浅析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促进四川区域创新发展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李若玉

(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当前,四川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四川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围绕四川省区域创新发展特色,面向科技创新主体和产业发展领域,研究如何发挥科技金融助推作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对促进四川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实施,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助推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发展,科技创新迎来全球性重大机遇和挑战,而科技创新和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通过科技借力资本市场发展,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助推科技型企业融资壮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1]。在全国科学家座谈会上,国家提出“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基础研究”[2]。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也对科技金融创新提出了明确部署,要求进一步畅通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通道,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探索技术、资本、市场、产品相融合的科技金融结合新路径。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工作,《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服务体系,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过程的财政资金支持引导机制”[3]。深化科技和金融结合已经成为全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具有重要意义。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围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4],支持成都建设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支持环成都经济圈、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竞相发展,推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2020年,国家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相继出台,四川着力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5],深化川渝合作,双核驱动、促进区域协同共兴,优化配置、协同发展,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方面加大投资,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西部金融中心。

“十四五”期间,四川将全面贯彻党中央重要战略部署,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以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双城引领,同城化推动成德眉资打造科技创新“极核”,构建成渝科创走廊,协同化打造成德绵乐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长江上游绿色创新发展带、川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创新带,打造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夯实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科技支撑。围绕科技创新区域布局,加大企业创新,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将科技金融工作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四川区域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成为突破地方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瓶颈。

3.1 四川区域发展布局及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四川区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批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自贡、泸州、德阳、遂宁、内江、宜宾等加快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金堂县、隆昌市、什邡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有效推进。科技园区布局持续优化,内江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成都、德阳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省国家高新区达到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达到11个。全省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 800余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171个。目前,作为“主干”,成都加快政策措施制定,出台《成都平原经济区“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突出成都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发挥各市优势,推进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在“五区”协同发展的前提下,制定了建立区域经济中心、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康养旅游目的地等发展目标。

3.2 四川科技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四川科技金融发展方面,“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出资设立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院士投资股权基金等6支省级层面政府引导基金,募资规模超过6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80余项,投资金额近27亿元。安排科技专项资金设立四川省“天府科创贷”政策性金融产品,与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共担贷款损失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力度,2021年末累计投入2.4亿元财政资金与13家银行合作,为四川省400余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超过16亿元。全省科技金融专营机构14家,科技支行13家,累计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75.17亿元。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过2 000亿元,科技保险累计保险金额近3 000亿元。设立区域股权市场科技金融专板,支持科创企业挂牌融资,“十三五”期间,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8 000余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超过100亿元。培育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科技型企业5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4家。同时,在全省开展省级科技金融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广元、乐山、德阳、宜宾、泸州、南充、攀枝花等7家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3.3 四川科技金融促进区域发展成功案例

科技金融促进区域发展方面,成都高新区发挥国家级高新区优势,2011年成功获批成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通过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实践探索,构建了新型融资模式——梯形融资解决方案,政府投资基金累计完成近200个项目投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建有“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统借统还、全周期信贷产品融资等债权融资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服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赋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和试点示范效应,带动成都市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在川南、川东北等地区建有“盈创动力”工作站14个,在全省64个园区实施“园保贷”产品。

围绕深入推进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绵阳科技城、成德眉资一体化等发展战略,四川正在全面布局川渝地区发展新规划,构建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推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金融作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器,面向四川省区域创新发展特色,面对“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在构建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加强地方科技金融政策研究,加大地方科技企业股权、债权投融资服务,建设地方科技金融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地方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强化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等方式,为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1 做好科技金融顶层设计,强化地方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应加强与省上各项支持政策的配套实施,针对地方产业发展特点,优化落实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加强规划引导和政府推动,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建立科技金融制度体系和支撑平台,提出推进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增强科技金融工作的导向型、系统性和协调性。建立科技金融的推进机制,健全科技金融工作领导机制,统筹开展全省科技金融工作。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力度,优化知识产权市场支撑环境,鼓励知识产权交易运营,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拥有量,努力营造企业良好发展的融资环境。

4.2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财政资金运作方式

建立地方科技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围绕创业投资、债权融资、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小贷等科技金融领域,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探索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投资退出机制等,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采取“补改引、补改投、补改贷”等方式统筹管理,引导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建立财政资金投入容错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公益性、扶持性,组建地方科技金融投资引导基金,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性补助方式,通过贷款贴息、担保、适当补助等方式,尽可能实现市场化运作,放大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

4.3 加强政府引导,提升地方科技企业融资意识和融资能力

地方科技企业普遍融资能力较低,特别是对直接融资缺乏了解,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应加强企业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金融普及培训活动。组织财务管理、投融资服务、上市辅导、技术评估、法律法规等方面专家深入地方区域,精准开展培训对接,推动融资政策落地实施,提升企业融资意识和素质,增强企业投融资获得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融资困境,对症下药,对科技企业提供咨询服务。邀请省内外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企业,“保姆式”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项辅导,引导地方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突破首贷融资。

4.4 搭建地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能力

针对地方特色,创新地方科技金融产品,地方差异化产品,针对企业不同阶段,建立全面、专业、多样的服务体系。引进一部分投资机构,鼓励发展直接融资,投向当地企业,推荐地方企业到天府股交中心科技金融板、科技创新专板等四板市场挂牌融资。优化科技金融信用环境,建立地方片区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平台,针对区域特色发展产业,分领域、分行业、分赛道打造企业和投融资机构的专属对接通道,解决投融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入库企业开展精准的政策辅导和服务。联合地方科技创新券服务,整合区域多样科技资源,便利区域创新主体获得与创新活动相关的各类服务。

4.5 建立省、市、区联动机制,纵深推进区域创新发展

在科技创新基金、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建立省市联动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区域子基金、产业子基金、人才子基金,下沉投资覆盖面,精准推进地方项目投资。与区域高新区、园区合作,探索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共建共补。发挥四川省科技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在财政、税务、上市等方面探索建立省市联合奖补机制。地方区域中心推动建立科技金融区域创新联合体,在资源共享、合作对接、项目融资等方面群策群力、共享共用,纵深推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

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是四川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推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科技金融应大力发挥助推力量,从顶层设计上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政府引导,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能力,赋能企业发展和区域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金融区域 分割区域发明与创新·小学生(2021年3期)2021-03-25融资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融资房地产导刊(2020年6期)2020-07-25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7月重要融资事件创业邦(2018年8期)2018-08-28央企金融权力榜新财富(2017年7期)2017-09-02民营金融权力榜新财富(2017年7期)2017-09-02区域发展篇北京教育·普教版(2017年1期)2017-02-055月重要融资事件创业邦(2016年6期)2016-06-20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股市动态分析(2015年50期)2015-01-05

推荐访问:浅析 深度 融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5/62552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