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自我认同的建构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芦春艳

(沈阳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论语》带有孔子教学实录的性质,其中简练记录了孔子思想的精华。书中富有哲理性的语句,闪烁着历久弥新的人性光辉,这种道德与智慧的光芒,曾为历代文人的立身行事提供了精神上的滋养与指导,而时至今日《论语》对当代青年的成长依然具有教育启发意义。

大学生处于体力与精力旺盛、心智与经验尚待发展成熟的人生阶段,对自身和外界尚未形成相对客观和全面的认识。当这种从少年向青年过渡阶段的身心发展不完全平衡状态,遭遇外界负面评价的冲击时,大学生往往会产生妄自菲薄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陷入自卑、哀伤、抱怨、悔恨等负面情绪之中,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丧失,自我认同感遭到破坏,从而产生认同危机。那么,建立自我认同,解决认同危机便成了大学生成长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P1)以此为起点,书中相继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1](P10)“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等观点[1](P39)。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会发现,《论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建构。而这其中所蕴含的古老智慧与经验,则能够为大学生在成长中建立自我认同、解决认同危机提供启示与帮助。

自我认同,是指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自我认同包括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两部分。《论语》中给出了当面临认同危机时,所应采取的正确应对态度与思维方式,这是实现自我了解的重要基础。

(一)人不知而不愠:面对认同危机时的君子之风

《论语》中认为不怨恨是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正确态度。《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因他人的不了解而怨恨,这可以看作是孔子面临认同危机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孔子真正受到无限的敬仰和尊崇是从汉代开始,而在其所处的春秋时期,孔子也会遭遇负面评价。如《论语·子罕》中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1](P87)达街的一个人对孔子的评价颇有讽刺意味,博学与一无所成的鲜明对比,几乎要让人对孔子的博学都有所质疑。而孔子面对质疑真正做到了“不愠”。如《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段孔子在郑国与弟子走失的故事:“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3](P237)郑国人形容孔子的外形时用尧、皋陶、子产、禹这些杰出伟大的人物来作比,而却将孔子在城郭呆立等候的神态形容为“丧家狗”。对此孔子认为,对外形与相貌的形容只是抓住了细枝末节,而关于像条无家可归的狗这一形容,说得倒是很对。面对“丧家之犬”这样的评价,孔子不但没有产生对郑人有辱斯文的愤怒不满,也没有觉得在学生面前颜面尽失,反而诚恳坦然、谈笑以对,这样从容敦厚的态度,化解了负面评价带来的尴尬。《史记》的记载较为生动地表现出孔子面对他人的不了解时不加怨恨的君子之风,也为后来人如何面对负面评价,提供了一种从心理到态度上颇为恰当的应对方式。

同时,孔子并不一味屈从他人的评价。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1](P28)孔子当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乡里,但他入太庙助祭时却凡事都要问清楚,因而有人便质疑他不知礼。对此,孔子并未急于辩解自己是否知礼,而是从礼的内涵出发来回应对方:凡事都问仔细才真正符合礼的要求。这样,对方的质疑便不攻自破。现代心理学认为,在认同感中巩固自尊自信,又不一味屈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是自我认同的重要表现之一。孔子得以入太庙助祭,表明他的知礼已经得到了很高程度的认可,面对质疑他不急于自我辩白,而是坚持自己对礼内涵的理解和实践,这些是自我认同充分而生动的表现。

综上,孔子在面临认同危机时在态度上表现出一种雍容的君子之风。不因诋毁而愤怒,也不因过誉而欢喜,不急于自我辩白,但却能从内心到实践都有所坚持。这其中表现出的面对认同危机时的从容与坚定,值得学习与借鉴。

(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面对认同危机时的正确归因

当面临认同危机时,孔子在态度上展现出的君子之风,从根本上源自思维上“内自省”的归因方式。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韦纳将行为结果的归因分为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4]内部归因着重从个体自身寻找行为或结果成败的原因。当面对认同危机时,孔子所采取的是内部归因的思维方式。

《论语》中注重审视自我内部归因。《论语·宪问》中写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P155)《论语·卫灵公》中也有相似的阐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P166)作为一本语言上高度精练的经典语录,《论语》却不断重复了这两句意思颇为相近的话,从这种一再重申可以想见孔子对自我审视的注重。纵观《论语》会发现很多诸如此类的相关表述,如《论语·卫灵公》中写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P165-166)孔子主张,凡事应重责备自己而轻责备他人,做到凡事要求自己是君子所应践行的品格。在孔子的这些观点中展现出的是,个体从自身来寻找行为或结果成败的原因。因而内部归因是孔子的基本思维方式。

理智看待外界是孔子注重内部归因的基础。《论语·宪问》写道:“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P156)对此南朝皇侃《论语义疏》中解释道:“下学,学人事;
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1](P156)黄侃认为,孔子通过学习通晓人的离合、境遇、存亡和事理人情以及社会与自然发展运行的规律等情况,从而懂得在世事及自然的变迁变化中人自身的境遇难免有好有坏,因而能做到不怨恨天、不责备人。黄侃对孔子这段话的解释得到历代学者的认同,他从“下学而上达”入手,阐发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原因所在。“下学而上达”杨伯俊《论语注释》中解释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1](P156)通过学习知识来领悟道理,这正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途径。因此综上可知,孔子内部归因的思维方式,是源于对外界理智客观的理解。

《论语》中孔子所主张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不怨天,不尤人”等思维方法和处事原则,是在理智看待客观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审视内部归因,来实现自我了解。如前所述,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因而《论语》给遭遇挫折、质疑等认同危机的个体实现自我了解、建立自我认同提供了思想上的启发。

艾里克森认为,如果认同危机能够成功解决,个体就会出现积极的反映。而建立自我认同,即实现自我了解、自我实现,是解决认同危机的关键。在《论语》所建构的自我认同体系中,除给出了面临认同危机时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与归因方式外,也给出了自我实现的具体方式。

(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注重客观认识外界

注重客观认识外界是自我实现的开始。客观认识外界,不仅是孔子内部归因思维方式的基础,也是其自我实现的开始。《论语·学而》中写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P10)在孔子看来,不能够了解他人,要比他人不了解自己更值得担忧。因为只有真正了解他人,才能使实践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孔子在自己的教学中很好地贯彻了“知人”这一原则。据《论语·先进》中记载,孔子在回答“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当子路提问时,孔子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1](P117)告诫子路要注意听取父兄的建议,不要听到什么就马上开始行动。而在回答冉有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说:“闻斯行之”。鼓励冉有听到后就要行动起来。对此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十分不解,孔子向他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1](P117)冉有平日做事退缩,所以要多加鼓励,而子路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所以不能让他冒进。这段记载历来被视为孔子善于因材施教的经典例证。因材施教是主张从学生的天资、性格、志趣等实际情况与个别差异出发,进行有差别及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理论中依旧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而如果从“知人”的角度来解读,则能看出孔子十分注重对人的了解,并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成功展现出“知人”的重要性。可见“不知人”最让人担忧的是对外界的人与事不能客观了解,因而不能进一步采取正确的解决策略,而一个行动上总是不恰当、不成功的人,也很难得到他人的肯定与欣赏,因此客观认识外界是自我实现的开始。

《论语》认为了解他人能为自身成长提供有益的借鉴。《论语·里仁》中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P39)《论语·述而》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P72)这里给出了观察外界了解他人的具体方式,一个人的行事品格,无论好与坏,如果能对其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思索,选取他人的优点进行学习,发现他人的缺点对照自身引以为戒,那么无论对方品行善恶贤愚,都可以为促进自身修养的提高提供帮助。

《论语》还主张广泛地观察与鉴别,从而了解外界提高自身修养。孔子曾对一个人的智慧与识见的层次进行过划分,《论语·季氏》中有:“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P177)尽管“生而知之者”被列为上等,但孔子从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出发,更着重强调了后天学习的作用,《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1](P73)对于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孔子并不赞同,他主张多听多见,选择并接受其中好的部分并牢记于心。孔子认为这样所达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了解,仅次于“生而知之”那种最为理想的智慧。再如《论语·述而》中写道:“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P72)可以看出,孔子一再重申自己并非“生而知之者”,而是通过勤奋敏捷的学习来获得知识,达到了解客观世界的目的。

综上可知,孔子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认为要通过对他人言行品格等方面的观察了解来对照自身,进而选取好的方面当作榜样进行学习,摒弃不好的地方引以为戒。同时《论语》主张广闻博见、敏而好学,强调了学习对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自我认同是能理智地看待自身和外界,客观认识外界是个体开展实践活动实现自我的重要基础,因而《论语》中这些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为个体的自我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通过学习所达成的自我实现

在个体的精神和实践活动中,自我实现往往表现为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儒家所主张的经世致用的入世哲学,具有鲜明的自我实现色彩。《论语·卫灵公》中写道:“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1](P166)孔子认为,到死而声名不被人所称述,是让君子引以为恨的事。对于他人的不了解,孔子可以坦然面对,但对于终其一生无法达成自我实现却感到深深的遗憾。因此,《论语》中对于如何自我实现这一问题颇多阐述。

孔子反对懒惰懈怠,主张积极的自我实现。《论语·阳货》中写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1](P189)孔子认为,闲暇时哪怕是下下棋,也要比吃饱了什么事都不做要好。再如《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1](P47)。对于学生宰予大白天睡觉不学习的行为,向来温和敦厚的夫子竟忍不住严厉斥责。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读,孔子上述观点所要表达的正是,不应当仅满足于饱食、安睡这样的生理需求,一个人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如前所述,孔子客观看待自身和外界,源自“内自省”的自我归因方式。而这不仅是孔子实现自我了解的基础,还进一步在其自我实现过程中起到指导作用。《论语·里仁》中写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P38)让人担忧的不是没有职位、无人了解,而是自己不能胜任,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努力获得本领从而让他人知晓,而这也正是自我实现的具体表现。

孔子主张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达成自我实现。对于获得本领的途径《论语》中格外强调了学的重要性,如《论语·阳货》中写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P184)孔子认为,仁、智、信、直、勇、刚,本身是良好的品质,但如果一个人在世理未明的情况下去实践这些品格,反而会显露弊端:爱仁德的人,容易被人愚弄;
机智的人,可能会放荡而没有基础;
重诚信的人,容易被人利用;
性情率直的人,往往说话刻薄;
有勇气的人,可能会捣乱闯祸;
性格刚强的人,可能会胆大妄为。可见,一个人即便天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或热爱某种品德,也仍然需要通过学习来加以规范与升华。与之相应,《论语》中给出了通过学习获得自我提升的一些方法。如《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评价卫国大夫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1](P47),可见其赞同勤奋好学、谦虚求教的态度;
《论语·述而》中孔子自问是否做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1](P66),表明其认为学习要坚持不懈,在见闻中不断增长学识;
《论语·季氏》中有“不学诗,无以言;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指导儿子孔鲤要阅读经典文献,从而获得实践的本领。这些言语散见于孔子评价他人、自我检视、家庭教育等语境中,其中终贯穿着“学”这一主题,而学的最终目的又指向了自我实现。

总之,孔子主张要积极的自我实现,即便一个人天生具备较好的素质或爱好某种品德,依然要通过学习这一途径,在客观认识外界的基础上广闻博见、坚持不懈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综上所述,认同危机是由于人在成长或社会化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没有得到成功的解决而产生的心理现象。严格来讲,认同危机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而由于大学生处于青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方法、知识体系、实践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如何建立自我认同、解决认同危机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论语》加以审视,会发现其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阐述。从面对质疑时不怨恨的君子之风,到内自省的自我归因方式,再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的自我实现方式,这些都为大学生在成长中客观认识自我、积极实现自我,从而解决认同危机提供了启示与帮助。

猜你喜欢 归因外界论语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22年6期)2022-06-05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云南画报(2022年4期)2022-05-05如何读懂《论语》?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1年4期)2021-07-28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魅力中国(2020年39期)2020-12-08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新世纪智能(教师)(2020年2期)2020-05-22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1期)2017-09-23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人间(2015年20期)2016-01-04《论语·学而第一》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13期)2015-08-18《论语·为政第二》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13期)2015-08-18

推荐访问:论语 建构 启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5/62567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