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微网络”管理模式探索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文/黎恬恬

近年来,高校基层思想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高校管理日趋正规高效。但同时也应看到,对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新要求,一些高校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还存在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正规化建设的步伐,也影响到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亟待找准症结、加快突破。[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高校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当以思想教育引领为重点,全面探索“微网格”管理模式,推动高校管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在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应用多种手段实施网格化管理,努力将思想教育引领延伸到最基层,不断凝聚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努力实现高校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教育教学,打通高校管理“最后一公里”,使广大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凝聚力明显增强。

1.思想教育引领作用不明显,党组织功能弱化

个别高校贯彻落实抓思想教育工作责任制不到位,抓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力度不够,只是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放松了对学生党员和其他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及党史学习教育,存在不能兼顾的现象。部分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教育引领高校管理上思考不多、办法不多、措施不多,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对下属的党员和非党员缺乏有力的领导和协调,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严,高校管理中思想教育引领的“龙头”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存在党的领导弱化、思想教育工作虚化的现象,从而导致高校管理打了折扣。[2]

2.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未形成合力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随着高校近几年的扩大招生,高校招生规模在逐年增长,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我们关心的侧重点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而不仅仅是在规模上,然而目前高校管理模式相对落后,管理理念相对陈旧,管理机制相对僵化,管理人员故步自封、未与时俱进,缺少必要的创新能力和战略格局。当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联合管理,辅导员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具体事务,对上联系学生处或党支部,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整体管理,对上联系教务处或院系党总支。表面上看多部门多岗位人员共同管理,但实际却是各自为战,多头管理,目标任务不清晰,责任分工不明确,教学与管理相互掣肘,特别是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甚至不愿亮明党员身份,党支部功能弱化。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应更多地倾向于服务,让学生没有顾虑地投身到学业当中,但是有些部门没有摆正位置,没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或是态度差、处理问题不及时。部分班主任对学生不关心,工作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没有尽到管理责任。部分辅导员由于待遇不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较差,日常工作敷衍塞责。

3.管理理念不先进,管理手段落后

部分高校管理理念还停留在“不出事就没事”的状态,个别管理者对高校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阶段,没有从思想上引以重视,管理手段简单粗暴,不科学不合理,“人治”代替机制,管理者缺乏基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没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没有长久稳定的管理状态。有些高校基于自身原因,没有将提升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纳入日程,存在重视教学与学术而忽视管理的现象,导致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没有发挥。其次班主任往往由专职教师担任,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辅导员岗位也往往负有其他职责,且工作任务繁杂,人员流动较大,也很难把学生服务工作当作本职工作和长期工作来做。[3]这些都导致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难以精益求精,难以提质增效,而各种问题却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高校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管理培训缺失,甚至从未组织过培训,导致高校管理者管理能力得不到提高,管理素质得不到提升,管理理念得不到更新。

4.学生参与管理不积极,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高校的主体是学生,在管理工作中如果学生单纯是教育管理的客体,是被动和从属的被管理者,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归属感不强,管理效果不佳。部分学生常以个人学习忙或个人事务无法脱身而逃避管理,“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高校管理参与率低、有效性不足、覆盖面不够。只有聚焦学生,让学生参与管理、互相管理、自我管理,才能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和高效性。只有让学生从简单的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工作的参与者、实施者、受益者,成为主人翁,才能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网格员就是这种角色转变的关键一环,网格员既是学生又是管理者,提高了个人的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加强了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实现较为稳定的相同目标,有助于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实施,更有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4]

“微网格”即以行政班为单位,根据班级内学生党员的数量划分为若干“微网格”,保证每个“微网格”内至少有一名党员(或预备党员),指定一名党员(预备党员)为网格员,在尚未发展党员的低年级,网格员由个人申请、群众投票、组织决定选出。“微网格”的工作由网格员牵头并负责,其他学生配合支持网格员的工作,网格员向学生党支部负责、服从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安排。

在思想政治、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网格员都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充分带动网格内的同学,影响并团结同学共同进步,以增强网格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使高校学生成长为一心向党、无私奉献、实干为民的国家栋梁。

网格员是矛盾问题的解决者,也是高校发展的推动者。网格员用精细暖心服务,统筹网格内的思想教育活动、矛盾化解、理论学习、组织联络、排忧解难、困难帮扶、学习带动等活动,实现“一网”全面覆盖、全能服务、全校治理,提升思想教育引领的深度、精度和温度,小网格具备大作用。

“微网格”管理模式的运行需建立“问题解决机制、支部联动机制、日常调度机制、考核奖惩机制”四项机制。

1.问题解决机制

当代大学生多数在家庭的呵护下成长,缺乏生活阅历和生活经验,受过的挫折和失败不多,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集体主义意识薄弱,特别在各种信息丰富的当今时代,大学生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导致产生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增多,这些都使得高校问题解决机制的建立刻不容缓。建立问题分类分级解决流程:一般性问题,由网格员现场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及时报学生党支部处理;
突出性问题,学生党支部不能解决的,报学院党总支协调处理;
重难点问题,由高校党委牵头,联合各学院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讨解决;
如高校党委不能解决,报上级有关部门统筹解决,确保各类问题“网格就地解决一批、学生党支部集中解决一批、学院党总支解决一批、高校党委牵头部门联合解决一批”。

2.支部联动机制

“微网格”管理坚持连点成线、连片成面、面面联动,每个网格的网格员在做好做实本网格各项工作的基础上,以纵向延伸、横向联动的模式,对标优秀网格,补齐自身短板,构筑“微网格”治理平台,通过整合支部内各类资源,推动资源优势互补、组织建设互通、学习成长互促、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互动。坚持“条块结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的原则,按照“支部吹哨、网格报到”要求,明确各行政班下属“微网格”纳入学生党支部进行联合管理,其中学院党总支及其他党支部可派出思想教育指导员指导“微网格”工作开展,形成工作合力。[5]

3.日常调度机制

“微网格”治理应制定工作制度,落实工作举措,堵塞管理工作漏洞,筑牢管理堤坝,精益求精地为学生服务。各“微网格”网格员应坚持每日至少对所辖网格巡查一次、每周至少对网格内事务碰头一次。学生党支部应每月至少调度一次各网格工作情况,逐级研判解决问题,围绕调度内容,结合支部职责,制定工作目标计划,划定时间进度表,对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员和落实期限,加大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各支部月底前要将本月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梳理,总结成效寻找差距并制定好下月的工作计划,于每月1 日前将上月本支部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和本月工作计划安排报上级党组织。同时学生党支部应明确网格员必须每日到各自“微网格”进行巡查,每日与网格内学生交流时间不少于2 小时,每月签到次数不低于22 天,每月上报问题总数不低于20 条。(其中协调处置问题应该不低于10 条),做到“尽早发现问题 、及时上报情况、及时处置问题”。

4.考核奖惩机制

对“微网格”工作开展情况实行专项考核,主要结合网格运转情况、问题上报情况、交流巡查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学生评价情况等因素,按照每月统计一次、每季度通报一次、每年年底汇总一次的方式,对网格员进行量化考评,年底对量化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和梳理,并按照“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网格员进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加强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对于评为优秀的网格员要重点培养,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网格员按照相关要求进行200~400元/月不等的补贴,并配备一定“微网格”绩效考核经费,根据绩效考核情况按年发放。

1.下移管理重心,当好“勤务兵”

高校管理离不开学生,由学生党员担任网格员,对网格内的人和事都耳熟能详,可以拉近距离,协调网格内资源,做好信息的调查收集、整理记录。通过微信群等社交渠道,迅速了解并妥善解决网格内学生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网格内学生遇到“急难愁盼”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联系网格员解决,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2.融洽党群关系,搭架“连心桥”

高校通过“微网格”管理模式,充分激发党员服务热情,全体学生党员主动组建志愿服务队,让学生少跑腿,让党员网格员上门服务,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列出服务清单,对网格内的问题进行动态清零。网格员来自学生,每日进班级进宿舍进教室宣讲党的政策和先进理论,在学习生活上一对一帮扶等方面成效显著。“微网格”管理模式做到了群众的重心在哪里,党员的脚步就印在哪里,最快的速度交办处理当前群众的诉求,热心认真地向群众宣传现今工作重点以及与群众自身利益相关的政策文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

3.营造和谐氛围,做好“护航员”

通过“微网格”管理模式,弘扬团结精神,形成强大力量,构建学生广泛参与的高校管理体系,引导学生参与到管理中去,营造团结紧张、活泼开放的清朗氛围;
建立以网格员为主导的班级矛盾问题化解机制,力争在网格内解决大部分问题,同时注意时效性和方式方法,使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全面提高。

“微网格”是解决问题的推动力,也是推动发展的凝合力。网格为师生,润物细无声。高校要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做法,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创新路径和模式,以维护校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为工作目标,充分依托“微网格”,积极构建“机制健全、职责明晰、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模式,排风险、化隐患,织密织牢“一张网”,将“微网格”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微网格”与教学工作相融出新,紧紧围绕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落实思想教育引领“微网格”管理模式及管理措施,深入开展为学生服务活动,在把方向、创体系、建机制、定制度、推模式上下功夫,推动网格化治理提质增效。高校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凸显“微网格”作用,快速精准高效掌握学生动态信息,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筑牢“基层防线”;
要在工作举措上更加注重实效,全面掌握各“微网格”情况,并因地制宜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管理活动,提高“微网格”建设的实效性;
要在思想教育引领上更主动积极,以思想教育为引领,打造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广泛发动、善于发现更多主动作为的网格员,充分发挥奖励激励的作用,打造一批有思想觉悟、有责任担当、有能力素质、有执行落实的网格员队伍,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推动“微网格”建设在高校管理中释放更大活力。高校应当抓紧抓实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关心关爱莘莘学子,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目标追求,找寻生命的意义,塑造完善的人格,培养一批又一批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素质学生,带动一茬接一茬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学校事业高质量的发展需要高质量思想教育的引领。

猜你喜欢 网格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追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9年6期)2019-08-15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年6期)2017-11-23不工作,爽飞了?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选工作学苑创造·A版(2014年7期)2014-11-15管理的另一半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1年6期)2011-06-24

推荐访问:新时代 管理模式 探索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5/62573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