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台柳林村发现金代墓葬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邢台市文物管理处信都区文物保管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1.河北 邢台 054000;
2.河北 邢台 054001;
3.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019年11月,邢台市信都区龙泉寺乡柳林村南天然气管道施工工地发现4座古代墓葬(图一),随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及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

图一 墓葬位置及分布示意图

墓区位于柳林村南150米处的二级台地上,北距龙泉寺乡政府约460米。墓葬分南北两排:南侧3座,由东向西编号2019XLLM1—2019XLLM3(以下简称 M1—M3),均被天然气管道沟槽打破;
北侧1座,编号2019XLLM4(以下简称M4)。

4座墓葬均开口于耕土层下。M1、M2、M4为带墓道的圆形砖室墓,均坐北朝南。其中M1、M2的墓葬形制、墓砖垒砌方式、砖雕形式及壁画内容大体相同,分别出土1件白瓷盏和1件白瓷碗;
M4砖室被毁,墓砖被取走,除在填土中出土瓷鸡腿瓶残片外,未见其他遗物。M3为土洞墓,形制较小,早期被破坏,未见遗物。因M2整体保存较好,现主要对其发掘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墓葬形制

为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坐北朝南,土圹全长9.61米。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四部分组成(图二)。墓砖规格为33.5×16.5×5.5厘米。

图二 M2平面、剖视图

墓道 开口距地表0.3米。呈斜坡状,长6.07米,深2.79米,坡度16°。填土内出土残瓷碗1件。

墓门 位于墓道与甬道之间,仿木结构门楼式,宽1.1~1.5米,残高1.85米。底部用条砖叠砌作为门基,两侧向上用大砖竖砌作为倚柱、柱和立颊,其上用条砖平砌成门额、上额、阑额、普拍枋。门额上有2个亚腰形门簪,用两块条砖丁头组合雕成。普拍枋表面绘黑色正反回纹,上承3朵一斗三升斗拱,其中两朵保存完好。斗拱上承撩檐枋,上承砖雕檐椽和滴水。砖雕仿木构件上皆存留有彩绘,但多漫漶不清。门内为拱形门洞,拱券上用黑、红彩饰莲瓣纹。封门用砖无规律堆垒(图三)。

甬道 平面呈长方形,面阔0.6米,进深0.73米,高1米。拱形顶,两壁以顺砖错缝平砌,约从高0.7米处开始内收。

墓室 土圹平面呈圆形,直径3.55米,深2.79米。墓壁用条砖错缝平砌而成,表面彩绘壁画保存较好,与仿木砖雕家具共同构成画面,约从高1米处开始起券,向上内收为穹窿顶。墓壁上部饰有砖雕仿木结构建筑构件,均有彩绘。甬道口呈拱形,拱券用黑、红彩绘莲瓣纹,门楣由6块向外凸出牙砖砌成,并用黑彩勾边(图四)。内径2.01米,高2.1米。

图四 M2甬道口

棺床分布于墓底大部,平面呈“凹”字形,长1.9米,高0.34米,床面用条砖铺砌。棺床上发现部分残碎头骨及肢骨,墓主葬式、性别、年龄不详,未见葬具。

东西两壁各设一长方形仿木结构门,形制相同,高0.34米,宽0.22米。立颊用大砖竖砌,上额用大砖横砌,门额上有丁砖雕成的2个“米”字形门簪。门板用竖立的两块墓砖代替。门后有过洞,可通向砖室外。过洞顶部为拱形,三壁均用顺砖错缝平砌,底部与棺床平齐,面宽0.22米,进深约0.5米,内高0.44米。

(二)墓室装饰

墓室装饰采用仿木砖雕与彩绘壁画相结合的装饰方法。砖雕包括墓壁上方的铺作、檐椽、柱头、普拍枋、滴水等仿木建筑构件和壁面上的家具。壁画包括墓顶壁画、建筑构件和墓壁主体壁画三部分,皆以白彩为底,再施以彩绘。

墓顶壁画是以墓顶为中心绘两周上下相对的双层莲瓣纹,均用黑色轮廓,内填红彩,靠近墓顶的一周为覆莲纹,莲瓣较大,下部为仰莲纹,莲瓣较小。两周莲瓣纹间用黑彩绘一周蔓草纹(图五)。

图五 M2墓顶壁画

墓壁上方与墓顶相接处饰砖雕仿木结构建筑构件,均施彩绘。自下而上依次为柱头、阑额、普拍枋、铺作、撩檐枋、檐椽、滴水等。柱头和阑额位于最下层,用两层横砖砌成,上承普拍枋。阑额表面饰黑彩条带状蔓草纹,柱头共4个,略凸出壁面,表面用黑彩和红彩绘出装饰纹样,其下无立柱。普拍枋表面绘黑色正反回纹,4处柱头正上方各承一朵把头绞项造铺作。铺作以红、黑彩为边,内填红彩菱形纹。其上承横砖平砌而成的撩檐枋,砖表面绘有红彩,再上为一周砖雕滴水。铺作之间的拱眼壁以红彩条蔓草纹填充(图六)。

图六 M2砖雕彩绘仿木建筑构件

墓壁壁画保存较好。所绘人物清晰,色彩鲜艳,与砖雕门、灯檠、桌、椅及碑亭等共同构成画面(图七),题材有墓主人夫妇对坐及生活场景和“二十四孝”故事等。

图七 M2西壁壁画线描图

1.北壁 正对墓道,壁画可分为3幅。

中部为墓主人《夫妇对坐图》(图八)。上方绘有幔帐,并垂有长绶。桌椅由条砖砌成,凸出壁面,表面用黑彩勾画轮廓,中部填红彩,黑彩与红彩之间留白。桌子正中置一盘口长颈瓶,瓶内插并蒂莲花,瓶两侧置果盘。椅子作侧面,无扶手,搭脑有出头,座下有横撑,椅背搭有衣物。男女主人分别坐于桌子两侧。女主人居西,头梳髻,围淡黄色巾帕,长脸,高鼻,小口,双手拢于身前,上身内穿抹胸,下身着饰黑色花点纹的百褶裙。男主人居东,头戴黑色交脚幞头,圆脸,高鼻,下颌留有小髭胡,双手拢于身前,身穿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
女主人左侧绘侍女2人,均头梳髻,上身内着抹胸,外穿黄色褙子,下身着百褶裙;
男主人右侧绘男侍2人,椅后绘1人,均头包黑色头巾,身穿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双手持物于胸腹前。

图八 M2北壁墓主人夫妇对坐图

西侧为《劳作图》,以红色立柱(仅绘柱头)与中部壁画相隔。绘5名女子,均头梳髻,上身着抹胸,下身着百褶裙,外穿褙子。女主人位于画面最左侧,着黄色褙子,袖手腹前,坐在圆凳上,目视前方,身后立一墨竹屏风。其余4人立于画面中部。左侧女子盘膝坐姿,面向女主人,着红色褙子,百褶裙上饰橘黄花点,左手持一件橘黄色衣物,右手抬高,作缝制衣服状;
右侧女子分别着红色和豆青色褙子,袖手腹前,红衣女子手搭长巾,头微低,望向右侧;
身后一女子着红色褙子,挽袖,手持巾,身微向右,看向女主人,其身后绘一衣架,横杆头向上卷曲,上置衣物,下绘熨斗。画面右侧为一方桌,桌腿间为如意形壸门结构,桌上置熠熠生辉的宝物。桌左侧置2件盖罐,下摆放一件毛制品,似为拂尘(封二,1)。

东侧为《孝行图》,以红色立柱与中部壁画区隔。画面正中绘一棵枯树,两侧有飞鸟,树前有一方桌,桌围饰黄、红相间的网格纹,桌上置祭品。方桌两侧各站立3人:右侧为3名男子,均头戴黑色交脚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脚穿平底鞋,其中两男子面对枯树作掩面哭泣状;
左侧为3名女子,均头梳髻,身穿橘黄色交领长裙,腰束带,脚穿平底鞋,袖手腹前,其中左三女子上身微斜,与左一女子对视,作窃窃私语状。树右侧黑彩方框内有题记“田真”二字,应为“二十四孝故事”之“田真哭荆”(封二,2)。

2.西壁、东壁 各有一仿木结构门,装饰相同。门框用黑、红彩绘出轮廓,内用黑彩勾出连续的云彩、花卉图案,再用红、蓝彩填充。门框上方绘一组红色蔓草纹,门额上用砖雕成“米”字形门簪,并用黑彩描边(图九)。

图九 M2东、西壁仿木结构彩绘门

3.西南壁 正中砖雕一直柱式灯檠,由底座、灯柱、灯台三部分组成,高0.63米。灯柱由一长砖立砌而成,下部与两块斜砌砖构成叉手。底座为一顺砖平砌,座下以两块半砖为牙脚,座宽0.33米。灯台位于灯柱顶部,凸出壁面,丁砖磨角后平砌而成,台面中间有圆形凹槽,上部有灯檠帽。灯檠表面用黑彩勾画轮廓,中部填红彩,黑彩与红彩之间留白。灯檠两侧各绘一幅壁画(封三,1)。

左侧绘三女一男。一老妇人坐于长桌后,头梳髻,戴白色巾帕,上身内着抹胸,外穿白襟黑色褙子,袖手端坐椅上。桌右侧为一男子,身着浅黄色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脚穿平底鞋,上身前躬,拱手胸前。男子身后一妇女头梳髻,外穿橘黄色褙子,袖手胸前。老妇人左侧一妇女头梳髻,外穿白襟橘黄色褙子,身微躬,袖手腹前。长桌上置茶盏、果盘等,桌沿绘红彩,桌围饰橘、红相间的网格纹。老妇人身后绘一棵树,以黑彩绘枝干轮廓及枝条,以橘黄色点缀为叶。壁画上方黑彩方框内有两字题记,一字为“丁”,另一字脱落,推测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丁兰刻木事亲”。

右侧绘一男一女一童。男子头包黑色头巾,鬓际垂发,下颌留有小髭须和一缕细髯,身穿圆领窄袖上衣和长裤,腰束带,脚穿平底鞋,双手拄锸;
妇女与男子相向而立,头梳髻,上身内着抹胸,外穿白襟橘黄色褙子,下身着百褶裙,交手腹前;
妇女身旁为一孩童,上衣颜色与妇女一致,头顶梳辫,脚穿平底鞋,交手腹前。三人之间绘光芒四射的金铤、银铤。壁画左上方黑彩方框内有楷书题记“郭巨”两字,应为“二十四孝故事”之“郭巨埋儿”。

5.东南壁 正中砖砌碑亭一间,凸出壁面,高0.44米,宽0.36米。碑亭表面用黑彩勾画轮廓,中部饰红彩。碑体为一整砖竖砌,用墨线勾画出碑身及碑座的轮廓,中部竖向墨书两行,为“大定廿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早厄吉葬”(图一〇)。碑亭左右两侧各绘一幅壁画(封三,2)。

图一〇 M2东南壁碑亭

左侧绘一男一女。左下男子,头戴黑色交脚幞头,鬓际垂发,髭须,身穿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微俯身,拱手胸前;
右上女子立于升腾的祥云之上,头梳髻,上身内着抹胸,外穿橘黄色褙子,下身着百褶裙,袖手胸前,俯身下视。壁画左侧黑彩方框内有题记“董永”,应为董永与七仙女依依惜别的场景。

右侧壁画为《出行图》。绘5名男子,均头包黑色头巾,鬓际垂发,身穿圆领窄袖袍服,腰束带。男主人骑坐马上,袖手腹部,一名男性侍从在其前方为其牵马。其余3名男子步行紧随男主人身后:左一男子身着豆青色袍服,双手托盆;
左二男子袖手胸前,看向左一男子;
左三男子袖手腹部,目视前方。画面右侧绘枝叶茂盛的树木。

本次发掘4座墓葬中仅出土较完整瓷器2件。

白釉盏 1件,出土于M1墓室内。M1∶1,直口略外敞,圆唇,宽沿,斜直腹,矮圈足。灰白胎泛青,胎质坚硬。内壁施满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下施化妆土,局部有露胎现象。口径9.5厘米,足径3.6厘米,高3.6厘米(图一一,1)。

白瓷碗 1件,出土于M2墓道填土中。M2∶1,敞口,圆唇,斜直腹,圈足。内底饰一周凹弦纹,器表有轮制旋痕。灰白胎,胎质较粗,有杂质。内壁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及底,有明显流釉痕,口沿及外侧刮釉一周形成芒口。口径20.2厘米,足径7厘米,高6.5厘米(图一一,2)。

图一一 出土遗物

截至目前,河北地区发现的宋金纪年墓较少,且绝大多数墓葬无法确定确切年代[1]。此次发现的M1、M2中均发现有“金大定廿九年”墨书题记,补充了河北地区宋金时期纪年墓的资料。M3、M4虽破坏较严重,且没有出土可证明年代的遗物,但与M1、M2距离较近,开口层位也相同,应属同一时期。

河北地区金代砖室墓的形制和装饰方法与宋代基本相同,且趋于程式化[1]。M2中的仿木砖雕铺作、桌椅、灯檠、碑亭在河北地区宋代砖室墓中较为常见,“墓主人夫妇对坐图”“劳作图”“出行图”等亦是宋金壁画墓中的常见题材,但“二十四孝”题材为河北地区首见。

“二十四孝”题材壁画目前在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区均有出土[2]。此次在M2中发现的壁画内容及人物形象上与山西地区“二十四孝”题材壁画有相似之处。如郭巨、董永形象与山西陵川县玉泉村金代壁画墓[3]、长治市安昌金墓[4]及屯留宋村金代壁画墓[5]、长子县石哲金代壁画墓[6]所绘形象较为接近。郭巨图一般表现为男子手持铁锹,妇人与男童在其侧,坑中有光芒四射的宝匣或金银;
董永图则多表现为董永与七仙女分别,仙女立于云头、董永在下呼喊的场景。田真哭荆内容与山西陵川玉泉村金代壁画墓北壁上方所绘较为接近,均表现为三男子围树站立,掩面哭泣。壁画题材和人物形象上的诸多相似说明河北地区与山西地区的金代葬俗有共通之处,但在一些细节上仍有所不同。如M2田真图中,祭品位于桌上,而山西陵川玉泉金代壁画墓的田真图中祭品则散落于地上;
M2郭巨图中,郭巨之子为站立,而其他多数为郭妻抱子;
M2董永图与山西地区金代壁画墓中的董永图相比,存在董永与仙女方向相反的情况。此外,M2的丁兰图中,丁兰与其妻拱手拜母,其母端坐于桌后,与寻常所见丁兰供奉双亲木雕有所不同,但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北宋时期丁兰故事砖雕相似,只是人物数量及布局有些许差别。这些说明河北地区在壁画细节的表述上存在一些地域性的特征。

多样的壁画题材及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细节特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墓主人的爱好,为研究河北地区金代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资料,对分析中原不同地区金代葬俗的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记:本次工作得到信都区教育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及柳林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领 队:李恩玮

参与发掘:李 军、周海峰、张 明、

张国勇、翟洪友、华朋会、

高晓龙、柴宏亮、柴新路、

李 明、汤丹捷

摄 影:李 明

绘 图:张晓波、李佳垚

执 笔:李文艳、华朋会、高晓龙、

刘亚丽、李 明、汤丹捷

猜你喜欢 砖雕彩绘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读者·原创版(2022年8期)2022-11-09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读者·原创版(2022年8期)2022-08-17山东出土元代砖雕壁画墓群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1年8期)2021-12-06泰兴砖雕:方寸之间见大美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漂亮的陶瓷彩绘少儿美术(2020年4期)2020-12-06壁画上的数学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0年5期)2020-06-24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临夏砖雕文化产业(2020年8期)2020-06-13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华人时刊(2019年19期)2020-01-06晋南金墓中的狮子砖雕大众考古(2015年8期)2015-06-26彩绘玻璃连环画报(2010年7期)2010-10-26

推荐访问:柳林 墓葬 发现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7/62666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