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增强办学适应性的路径——以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边 疆,孔 鹏

(1.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 湖北 十堰 442000;
莱西姆大学 管理学院,菲律宾 八打雁 4200)

2022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四项要求[1],要不断聚焦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四项具体要求的提出为职教人指出了新的工作重点。如何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从哪些板块开始重点聚焦办学内涵提升,职教人如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成为当前研究的应有之意。

十堰位于湖北西北部,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中国商用车之都。十堰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正着力构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大旅游、大健康、大生态产业为重点,以数字经济、新型材料、智能装备、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为支撑的“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2],明确支持高端化汽车、大旅游、数字经济等九大新兴产业。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立足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市委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设置有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态环境学院等12个教学机构,开设了汽车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49个专业,致力于服务十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教道路”,不断探索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多元办学格局挑战治理能力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经过5-10年左右的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的办学格局转变”,多元办学格局的趋势对高职院校的治理能力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要求高职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办学适应性。高职院校生源由单独招生考试、技能高考及普通高考组成,生源的多样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团体差异,这些都对高职院校现行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院校激烈竞争挤压生存空间

一是依托行业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会对高职院校带来不小冲击;
二是随着“双高计划”建设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加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不进则退,慢进则衰;
三是部分高职院校升格职教本科的节奏明显加快;
部分中职院校在招生、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由国家政策保障,逐步达到升格举办高职教育条件,这都对传统高职教育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三)职业替代速率加快挑战专业设置

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逐渐成熟,传统的职业技能迅速老化,低技能、重复性操作岗位甚至一些复杂性较高、智能要求较高的岗位正在被智能机器人替代。部分专业建设的速度赶不上职业替代的速度。这些变化要求学院专业设置要紧密地对接产业,科学设置专业并动态调整。

(四)质量发展要求挑战办学实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王继平曾将“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概括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能交流”,这是新时代对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学院通过召开两轮教育思想大讨论将该目标进一步明晰。这一建设任务对学院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准出门槛,同时对广大教师技术研发、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方面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国家发展层面

“云物大智移”“5G”“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职业教育个性化学习、精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面对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国家实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中国制造2025”“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等一系列新战略、新举措,都给学院的长远发展带来利好。

(二)省市布局层面

湖北省在制定《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省级“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目标,同时在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要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目标,十堰市围绕建设“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精心构筑了“一核带动、两翼驱动、多点联动”的区域和产业布局[3],构建了智能汽车制造、装配、绿色康养、环保能源等新兴产业框架,这些战略及项目的实施,迫切需要学院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职教改革层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出台,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路径指引;
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颁布与实施,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长期生均拨款不足的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中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必将在整个社会形成新的价值导向,相对紧张的生源状况有望得到缓解;
一批高水平高职院校在改革实践中积累的丰富改革成果,为其他高职院校快速提高提供了参考依照。

(一)专业建设水平增强

2017年以来,学院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净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建成国家产教融合工程“汽车产业开放性实训基地”,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13个,6个专业获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或特色专业称号,成功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赛项,获2018年国赛“突出贡献奖”。与市内各中职学校广泛开展了中高职衔接培养工作,创新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目前在全省推广覆盖14 764名学生。与湖北师范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开展本科人才联合培养试点并获得好评。获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示范学院”称号,开办中德“技术员班”。学院被认定为湖北省省级优质学校。

(二)校地合作不断深化

学院坚持“一个专业群引领一个地方特色产业,一个团队支撑一个地方品牌产品”的办学思想,务实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分别与竹山、郧西、房县、竹溪等地方政府和湖北三清珠宝公司合作,先后共建了绿松石产业学院、天河文旅产业学院、黄酒产业学院、茶产业学院,论证建设“生漆产业学院”。继续深化与湖北山鼎公司合作共建智慧环保产业学院。产业学院相关专业在校生已近1 000人。

(三)教师素质能力提升

2017年以来,学院建成国家级汽车制造与服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获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新建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多名教师获“湖北省技术能手”“荆楚工匠”“楚天园丁”“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车城工匠”等称号,2名教师获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仅2019-2021年,学院教师立项省市级科研项目50项、应用技术项目43项和鄂西圈高职联盟项目10项。

(四)社会服务层面拓展

学院共组织各类培训425期,培训人数达到41 939人次,被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电亮青春服务队荣获“湖北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青春e行服务队入选湖北省“七彩社区”志愿服务项目,1名学子获省委、省政府表彰。

(五)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形成,圆满通过省级诊改复核。仅2021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项,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三等奖32项,艺术设计类作品获全国职业院校“广交会”艺术设计类作品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三等奖以上28项,学生参加国家双创大赛获得3项铜奖以上奖励,省级13项,7名学生荣获“长江学子”称号,获“科云杯”省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

(六)办学环境持续优化

校园环境优美,教学投入逐年增加,维护维修全面跟进,校园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骨干网带宽实现万兆,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络已部署并顺畅运行,各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得到了良好应用[4]。学院生均拨款逐年提高,办学经费明显增加,资金链健康安全,制约学院快速发展的深层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学院成为“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一)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学院建设为主线

教育系统连续印发《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湖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本科层次职业学院设置标准(试行)》等文件,这为学院下一步探索建设职教本科奠定良好政策环境,加之学院自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迄今已达46年,在湖北省高职系统具有办学比较优势和专业优势,下一步学院将积极考虑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形成实质建设路线图。

(二)实施专业优化改革工程

聚焦十堰县域产业结构布局,动态裁撤、整合和县域经济发展契合度不高的专业,围绕产业结构布局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增设专业。优化配置资源,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促使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构建专业群“三级”培育体系,动态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专业群自我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环境,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学院的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在学院各项建设中,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政策支持,减免学院和校企合作企业相关的税费。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院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依法保障教师、学生权益,为学院创造安定和谐的法制环境[5]。

(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健全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养、合作就业的有效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和双园融合,在校企双方人才互聘、挂职、科技攻关方面加大合作。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培养、定向培养。以现代职教体系构建为契机,结合省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下大力气实现专业职教本科试点。

(五)推进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分批分层推进校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切实打造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有效的具有“高阶性、时代性和进步性”的优质课程,完善课程建设相关保障措施,逐步完成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实施效果好、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省级标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强化课堂管理,推进“教法”改革,推动“课堂革命”,形成“课堂革命”典型案例。

(六)促进产业特色教材建设

对接主流生产技术,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教材。设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教材选用委员会,加强对校本教材建设的指导。支持教学团队结合专业特点,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专业核心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科学严谨、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

(七)提升实践教育教学水平

建设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集中财力,依托国家汽车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强化校内实践场所,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建设1个省级标准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改革创新传统实习实训评价模式,优化实习实训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构建实习实训信息化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动态跟踪,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技术技能[6]。

(八)加大科研工作实施力度

积极开展针对国家职业教育重大改革项目和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关键瓶颈的研究工作。推进协同创新战略,以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水净化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有利于深化专业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优化学院人事分配制度,引导师生投身科技创新的意识及主动性,主动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应用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7]。力争国家级教科研项目、教学成果奖有所斩获。

增强高职院校办学的适应性,对于本身没有区位优势的地方职业院校,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多元层面,引导“政校行企”深度合作、深度共融,强化学院使命意识,学院在“升本”的过程中“不忘本”,学生在学历“进修”中不忘技能“进修”,不断优化学院内部治理和环境保障机制,在“三全育人”框架下进一步强化学生道德水平提升,进而增加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唯有如此学院的适应性才能增强[8]。

猜你喜欢 办学学院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山西教育·招考(2020年8期)2020-08-28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2期)2019-09-10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海盗学院(12)故事作文·高年级(2016年12期)2016-12-16海盗学院(7)故事作文·高年级(2016年7期)2016-07-26

推荐访问:湖北 为例 适应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718/62689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