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逻辑依据、基本维度与实践路径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赵晓莹

纵观古今,中国人民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探问与追寻。从孔子的“大同世界”到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再到而今的“美好生活”,无一不凝聚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真切地懂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深沉追求,自建立起就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进入新时代,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共产党更是明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而将美好生活这一大众语言上升到政治目标的高度,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逻辑依据、基本维度及推进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这一命题的出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鲜明的逻辑依据。具体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根植于百年大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伟大实践,来自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时代呼唤。

(一)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莫尔、康帕内拉、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未来人类的美好生活进行了华丽的描绘。但这种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描绘,在资本主义活生生的现实面前,最终变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1848 年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从而把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帮助人们找到了实现美好生活的主体力量、主要手段和最终指向。

首先,“现实的人”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主体力量。不同于以往哲学对美好生活的纯粹思辨、主观建构和凭空设想,马克思主义着眼于现实的世界,从“现实的人”出发,确证了人的生活的此岸性和现实性,在根本上克服了以往哲学家脱离现实描绘理想生活图景的缺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们企图在“自我意识”或“绝对精神”中实现人的解放的观点进行了深刻批判,“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2.,也就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看来,“现实的人”才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现实的人的需要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维持生存是其创造历史的首要前提。为了维持生存,人们开始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之后,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的其他需要如公平、正义等开始显现,人们开始追求和创造更高层次的生活或者说是美好生活。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美好生活”始终与“现实的人”有着密切联系,“现实的人”是创造美好生活的主体力量。新时代美好生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人民群众作为构建美好生活的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来创造美好生活。

其次,“现实的人”的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主要手段。马克思主义对劳动之于人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充分肯定,明确指出正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人通过实践活动亦即劳动来改造世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和价值才得到了充分确证,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正是在这种确证与表现自身本质力量和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满足。离开了人的劳动创造活动,人的美好生活就会因缺乏现实支撑而流于空想。但是,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的劳动都是通往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变成了异化劳动。在这种异化了的劳动中,人的体力和智力无法得到自由发挥,人的精神和肉体也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人从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幸。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不仅无法引导人们实现美好生活,而且从根本上消解了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可能性。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明确提出只有消灭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使劳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而非是异化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性在劳动中得到确证,人的美好生活才能最终实现。

再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最终指向。“马克思主义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最高目的的理论”(2)马纯红.“美好生活”的范畴及其内在意蕴[N].光明日报,2019 -8 -12.,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旨归。实际上,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而建设美好生活,就是要不断满足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需要。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不断得到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不论是人的全面发展,还是美好生活的实现,都以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基础。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必要前提。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上否认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对此,马克思指出,必须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人的美好生活。此外,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制约作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能更好推动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二)历史依据:百年大党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进行了艰辛探索,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奠定了牢固的实践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方列强的残暴入侵和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将中国人民置于“覆屋之下、薪火之上、漏舟之中”的悲惨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基本生存尚且无法保证,更何谈美好生活的实现。由此,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这一时期带领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鲜明特征,采取何种方案拯救中国成为开启美好生活之路的重要考量。对此,中国人民曾先后尝试过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多种救国方案,却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才找到了正确的救国方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带领人民擘画出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美好生活愿景,而且领导人民找到实现这一美好愿景的正确革命道路和具体革命路径。也正是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成功推翻“三座大山”,赶走日本侵略者,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不断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是这一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同时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面对旧社会百废待兴、民生困苦的社会现实,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就必须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据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新民主主义社会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华大地上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此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党和人民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实现由落后农业国到先进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从而为创造人民的美好生活指明了进一步前进的方向。

197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471.1亿元,到1980年已升至568亿元;
随后15年,食品工业总产值高速增长,1995年达到4496.1亿元;
1996年完成的第3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首次上升到第一位;
而如今,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早已突破“万亿元”级别,2016年达到11.1万亿元(不含烟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以带领人民追寻全面小康为鲜明特征。改革开放前,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虽已得到解决,但由于收入水平不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较低。因此,解决温饱、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成为这一时期人民普遍向往的美好生活。“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礼记·礼运》,是中国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凝聚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曾明确提出“小康之家”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此之后,“小康”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曾被多次提出,党的十三大明确将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三步走”战略的重要一步。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到党的十六大之时,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这也意味着我国正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历史阶段。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动党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探索踏上新台阶,人民美好生活得到进一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接过带领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接力棒,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并取得显著成就。2021 年7月,在建党100 周年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至此,人民设想的小康式美好生活由曾经的理想和憧憬变成眼前的鲜活事实。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未止步于此。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3)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强调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由此可见,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新的奋斗目标,也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内涵的最新体现。

(三)现实依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9.。社会供给与公众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协调要求社会不断进行改革以满足公众需求,从而在客观上呼唤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科学理解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现实生成,需要将其置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中进行深入考量。

首先,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最先产生的需要是物质生活需要,为了能够生活,人们开始进行最初的劳动创造活动。伴随着人类劳动创造活动的日渐深入,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已经满足了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和为满足需要使用的工具又会催生出新的更高层次和更加广泛的需要。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亦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人民的需要仅仅局限在解决温饱这一物质生活需要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使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温饱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与此同时,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也使人民对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诉求日渐强烈。质言之,在人民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新时代,单一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无法切实反映人民的内心需求。因此,党适时地将“物质生活需要”替换成了“美好生活需要”。相较于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涵盖更加全面,不仅包含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多方面的需要,更能反映人民心声,因而成为了对标新时代人民理想生活样态的需求表达。

其次,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积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在根本上扭转了社会生产的落后状态,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所谓发展不平衡,主要是指各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均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方面,而且体现在发展的时空及结构等方面。发展不充分则主要是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量还不够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好。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虽然是一种“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但已经成为制约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其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美好生活之人民性的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方面存在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弱势群体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其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美好生活之全面性的建构。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单维度的需要,而是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在内的多样化需要。但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的这些需要还无法得到全面满足。其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了美好生活之品质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概言之,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直接影响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作为一个现实的而非抽象的命题,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只有在平衡而充分的发展中才能逐步实现。

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渐广泛,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1.。显然,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契合的,是包含人民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和美好生态生活在内的多维度立体化的美好生活。

(一)以物质充裕为内核的美好物质生活

富裕的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类要追求美好生活,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当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或者说是生存需要还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根本无法进行其他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物质生活在人的全部生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没有物质上的充裕富足,人民的美好生活就会流于空谈。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明确提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为促进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

(二)以民主政治为内核的美好政治生活

美好政治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人之所以是人而不是动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之间存在社会交往。随着社会交往的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不断加以调整。而为了调整这些利益关系,就需要制定一些规则和秩序用以保障合理利益诉求,克制不良利益要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由此产生了人的政治需要。所谓人的政治需要,实质上就是指人对秩序和规则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主体性不断增强,出于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考虑,人的政治需要也会逐渐增长。进入新时代,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人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民主等政治方面的渴望日渐强烈,人民越来越希望有更加完备的政治制度来保障自身利益。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人的政治需要是构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素,与之相应的,人对美好政治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美好政治生活以追求人民民主的普遍化和现实化为重要特征。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同时也是对人类美好生活意愿的生动阐释。进入新时代,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对人民民主普遍化和现实化的期待日渐迫切,人民希望能够在平等人格的基础上拥有更加民主、自由和有序的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充分关注到了人民的这一需求,适时地提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不能单单注重票选环节的民主,而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环节,将民主贯穿到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全过程,实现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和全覆盖,切实保障人民政治参与的真实性、广泛性和持续性。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全链条的民主环节为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有效路径,切实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满足了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政治生活的期待。

(三)以精神充盈为内核的美好文化生活

美好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人不仅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由此决定了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而且具有精神需要。物质需要虽然是第一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需要,但物质的满足并不代表精神也得到了满足。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人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更好满足,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财产私有和异化劳动却使人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3.。由此可见,物质充裕并不等于精神富裕,更不等于美好生活。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物质资料的丰富,而且需要精神世界的觉醒,离开了精神文化的支撑,美好生活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新时代美好文化生活以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鲜明特征。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换言之,新时代人民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充裕,而且向往精神生活的丰富和精神境界的提高。只有促进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才能回应人民在精神文化方面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纳入共同富裕中,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由此科学揭示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地位。此外,针对如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也作出了科学阐释,如提出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总之,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的美好精神文化期待,既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也能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四)以公平正义为内核的美好社会生活

美好社会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确证。这就意味着,人的生活必然包含社会生活。那么,人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也必然包含对美好社会生活的追求。换言之,美好社会生活是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社会维度。但美好的社会生活并非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能够实现。马克思指出,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实际上是利己的和原子化的个人,资本“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403.。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物与物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在根本上消解了人的社会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社会生活不仅无法达到美好状态,反而会成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场所,阻碍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特点,能够为所有劳动者平等提供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福祉的最大化,进而使人们的社会生活达至美好状态。

新时代美好社会生活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鲜明特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在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逐渐增强,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应愈发强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也日渐坚定。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直接制约着美好社会生活的实现,这就要求社会建设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民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公正需求,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让每个人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新时代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期待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社会和谐是美好社会生活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群众企盼生活幸福,但幸福生活首先必须保证社会和谐稳定”(9)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52.。二是期盼能够平等享有所有社会发展成果,能更好满足自身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民生需求。

(五)以美丽环境为内核的美好生态生活

美好生态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物质保障。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55.。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的生命乃至人的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简言之,人的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客观需要。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 -560.。这即是说,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新时代美好生态生活以追求优美生态环境为鲜明特征。以前,我国实行的是粗放式发展模式,依靠能源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久而久之就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民带来了不好的生活体验,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等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12)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5.。进入新时代,为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呼吁人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与此同时,针对已经存在的环境问题,党带领人民共同打响了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对人民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问题进行系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得到进一步满足,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契合的,是包含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和美好生态生活在内的多维度立体化的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日渐强烈。但美好生活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推动美好生活由抽象话语变为具体事实,应当立足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逐步加以推进。

(一)在党的领导下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做基础,人们就会“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8.。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推进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一是要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党中央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的发展理念,精准切中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焦点与重心。创新发展能够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协调发展能够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有效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能够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开放发展能够增强内外联动,更好提升我国经济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共享发展能够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运行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要充分发挥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必须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为此,要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运行机制。例如,针对创新发展,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一流创新平台,同时要做好科技项目扶持工作,给予创新人才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评价反馈机制。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对于衡量新发展理念是否得到落实以及落实的程度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新发展理念在贯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从而切实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包含美好政治生活,而美好政治生活的实现,根本的路径在于通过更加健全的政治制度来捍卫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充分发展人民民主是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应尽之责。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是最广泛、最真实和最管用的民主。新时代要捍卫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更好满足人民的美好政治生活需要,就必须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是要加强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实践过程中,要把党的领导切实贯穿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二是要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形式。一方面,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优化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现有选举方式的选举程序,切实保障选举的广泛性、真实性和公平性,更好完善选举民主;
另一方面,要扩展协商民主,积极探索人大协商、基层协商等多种协商类型,进一步探索专题协商、界别协商等多种协商形式,推动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三是要畅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作渠道。当前,民主的实现渠道主要集中在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基层社会自治和府民共治这四个方面。这些渠道虽在基本上满足了人民的民主参与诉求,但人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所欠缺。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畅通民主渠道,拓宽人民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如针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渠道,应当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在基层人大活动中积极调动人民积极性,提高人民参与度,在议题创设中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的话语权,使议题内容能够切实反映人民意愿。

(三)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精神世界的觉醒与文化层面的涵养,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核心着眼点”(14)项久雨.论美好生活的马克思主义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7).。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组织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以时事评论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多方面宣传报道,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人民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电影等文化作品,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普及;
另一方面,要结合人民生产生活实际,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如“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推动全民参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二是要扩大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生产。要加强精神文化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优化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评价机制,及时将一些粗制滥造甚至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清除出去,鼓励人民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和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文化作品,更好满足人民在文化生活方面的新期待。三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方面,要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形式着重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另一方面,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工作当中。同时,要优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扶持机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人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人民精神素养。

(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包含着对公平正义的需要,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制约作用。所以,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强化社会公正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正义的需要。对于社会层面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同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民生问题入手,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34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强教学设施建设、调整师资配置等方式平衡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公平接受有质量的教育。二是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就业公平。一方面,要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就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实行更加积极稳健的就业政策,通过鼓励企业吸纳、社会政策托底等多种方式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破除制约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每个人都拥有通过勤劳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三是要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医疗公平。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医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在牢牢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让广大人民都能享有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

(五)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同时也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构建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一是要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的整改。“当前,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368.。做好生态环境改善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投资力度和政策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如针对农村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厕所革命”、生活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就地利用等不断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二是要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的发展和生活方式势在必行。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选择绿色节能的发展产业,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同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高污染、高耗能和高风险产业,坚决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推动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与此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节约资源、绿色出行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三是要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6.。要紧扣时代脉搏,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及时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现象的发生。同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等指标纳入考核,对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和终身追责。

猜你喜欢 时代生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生活感悟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无厘头生活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爆笑show(2015年6期)2015-08-13“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推荐访问:维度 美好生活 新时代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7/63652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