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如何冲击中国新闻奖——从获奖历程浅析获奖作品特征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文 归欣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新闻宣传领域。好的新闻作品有一个共同的标识,就是紧跟时代、贴合时代、反映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无论是“精品力作”,还是“新史诗”,抒写伟大时代是前提和基础。纵观多年以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从短小精悍的新闻特写到鸿篇巨制的政论文章,都是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展开,突出中心工作时代命题,比如脱贫攻坚,比如乡村振兴,比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脱贫攻坚

发表于2016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的《老郭脱贫记》,斩获第2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由于工作原因,笔者与文章作者马跃峰老师有不少交集,他认为,除了评委给出的“构思非常巧妙、行文不落俗套”评价之外,文章能以1054字的篇幅获得一等奖,主题重大居功至伟。

新闻业界有句谚语:“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走进田间地头找答案。”所谓“天安门上”,就是要紧紧围绕大时代、大主题,吃透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用以指导新闻实践。《老郭脱贫记》诞生的背景,是2015年年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动员令,全国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全世界范围内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更没有捷径可以超越,整个2016年,不少地方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记者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新闻发现力,在全国脱贫任务较重的河南省,挖掘出以“老郭”为代表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脱贫农民,于是有了这篇“一滴水折射太阳”的精品力作。

乡村振兴

回到笔者自己采写的《谁是老李》。一开始采访组准备到河南信阳山区采访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路过信阳市平桥区中山铺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户人家漂亮的房屋里挂着一根五十多年的黑木梁,由此牵出了乡村设计师老李的故事。这篇文章背后的时代主题,是我国已经取得脱贫攻坚战伟大胜利,将农村工作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乡村要振兴,规划当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乡村建设不能大拆大建,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老李这样的乡村规划师必不可少。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2015年,河南日报选送的《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者胡心洁在与记者交流时回忆,这篇稿子是无心插柳之作,本来他要去采访一个生态环保的事情,但觉得不太成熟,后来无意中看到孟津县政府大院围墙拆了,老百姓可以自由出入、休息、接热水,甚至晚上在那跳广场舞,就即兴而发,写了这篇稿子。这篇稿件当时刊发在报纸4版,最后却被评委慧眼识珠、鼎力推荐,缘由何在?即以一件日常小事,生动展现了教育实践活动在河南、在基层的扎实成效,全篇未提教育实践,但处处体现了教育实践。

由此可见,切合时代主题、反映时代风貌应该是冲击中国新闻奖的先决条件,否则即使天花乱坠、文采飞扬,怕也是难以入围。

长期以来,基于宏大叙事的长篇大作一直是各级党报的“看家本领”,但在融媒体博兴、传播语境碎片化的新时代,“从大主题着眼、从细微处下笔”可能更有利于读者阅读,更符合传播规律,也更能赢得新闻奖的青睐。

仍以《老郭脱贫记》为例。

历时5年的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慷慨激昂,堪称牵动全国人民、改变亿万人命运的宏伟史诗。仅以河南为例,在脱贫攻坚初期,就有近700万贫困人口、53个贫困县,1.3万名各级扶贫干部投身其中。在这个巨大的“新闻富矿”里,写一篇脱贫攻坚题材的新闻稿并非难事,按照常规的采写模式,走进某个县、采访几个人、开个座谈会,一篇合格的、反映一个地方脱贫成效的工作性报道也就出炉了。但文章作者显然并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一个优秀记者之所以优秀的标识。

在采访中,作者马跃峰把笔锋和镜头,瞄准了河南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的村民郭祖彬,将翻天覆地的脱贫史诗,浓缩在了黄河岸边的普通农民身上,以一位脱贫群众的个人奋斗,展现河南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进程。这种“瀑布落差”般的叙事手法,本身就具有极强冲击力,实际上也与党中央一直倡导的“群众是脱贫攻坚主力军”要求高度一致,从阅读体验来讲,也更容易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引起共鸣。

《谁是老李》的采写,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继而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如何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呈现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之后,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时代新风貌,是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又一个重大课题,对于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更具有特殊意义。

面临这样的形势和任务,笔者一行将视线聚焦到信阳市平桥区的一位农民规划师李开良身上,通过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本真的设计理念,折射出不一样的乡村规划图景,既展现出广大农民对乡村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风土人情的热爱,又高度契合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的政策要求,以“工笔画”的形态,体现和还原了中原大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回眸《孟津政府大院没围墙》,则更加典型。

一个县级人民政府大院不设围墙,在当下看来并不鲜见,根本算不上新闻,但在7年前的内陆省份,却是个“稀奇事”。戏剧艺术里讲要破除与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这个新闻实践不仅拆掉了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间的“物理围墙”,更拆掉了党员干部与普通百姓间的“心理围墙”。记者抓住“没围墙”这个小细节,生动展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重大要求在基层的具体落实。

纵有千条线,总要一针牵。于无声处听惊雷、于细节处见大观,这种能力是一个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备素养,也是一件优秀新闻作品的题中之义。时至今日,魏巍老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仍被我们奉为经典,何也?“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那样的细节太过深刻、入脑入心。

中国新闻奖之所以能成为行业最高峰,获奖作品之所以能成为业界标杆,文字质量是重要保障。因此,冲击中国新闻奖,必由之路是练好文字基本功、锤炼文字表达力。

务求精当,能少一字不多一字

好的文章,如同行兵布阵,贵精不贵多。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说,在我们的新闻写作领域,这也同样精辟。“铅”与“活”的传统印刷时代,报纸上改动一个字就要重做一个版,文字精准是重中之重;
“数”与“码”的网络传播时代,虽然更加便捷灵活,但精准仍是判断作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河南日报选送的《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荣获消息类一等奖。十年后再来重读这篇作品,笔者认为,除了作品的题材重大——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之后,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发展的变迁及百姓所享受的政策“福利”新鲜事,地点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焦裕禄精神发源地兰考之外,文字之简练流畅也令人赞叹。这篇作品全文860余字,用作者童浩麟自己的话说,还没有采访对象的名字、职务字数多——为了完成这篇稿子,他先后走访了110多位车站工作人员和兰考群众,又经过十多次删减,才交付刊发。

力求生动,既“连天线”又“接地气”

好新闻出自一线,抓“活鱼”要下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锤炼四力、提升本领,把文章写得生动鲜活、增强阅读感的重要保证。

在《老郭脱贫记》中,作者就将“接地气”发挥到了极致:直接引语“脱贫靠劳动,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体现出主人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气神;
乡间俚语“老郭脱贫——猴年马月的事”,反映出老郭家庭的困难和乡亲们的担心;
细节描写“麦子已长到腿窝”,瞬间将读者带入田野乡间。在《谁是老李》一文的写作、修改中,我们也加入了大量的直接引语,使得文章整体更加流畅生动。

体现思想,采访深入表达专业

报纸是新闻纸,更是思想纸。无论技术怎样革新,采访功夫和新闻产品的思想性始终是最可贵的。笔者认为,一件好的新闻作品,必须在采访上和专业上下更大功夫。

一方面,采访上必须不厌其烦、细致深入。马跃峰在采访郭祖彬时曾四赴封丘,童浩麟采访兰考火车站前后历时一星期,笔者采写老李时,也作了大量的补充采访。另一方面,越专业越吸引人,记者必须对业务领域的方方面面、根根梢梢都熟悉,避免高级黑低级红。比如2017年记者采访脱贫攻坚时,某地有一个线索:一个扶贫女干部跟扶贫对象结婚了。乍一看特别有新闻价值和故事性,实际上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扶贫政策措施清清楚楚,发展产业、激发内生动力才是王道,没有哪一条鼓励扶贫干部以身相许的,孤案就是孤案,党报党刊、新闻报道绝不能给这种现象背书。

总之,扎实的采访工作、出色的文字表达是记者安身立命之本。即使在无视频不传播的时代,也没人能忽略文字的力量,好的文字一定会绽放无可取代的魅力。

作为地方媒体,冲击中国新闻奖的历程不亚于又一次“高考”——不仅要与同级兄弟媒体互相切磋,还要与中央各大媒体同台竞技。如何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笔者以为,与其在“老赛道”上挤作一团,不如在新赛道上开辟战场。

瞄准短消息蓄势发力

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报纸等传统媒体存在“轻重不均”的现象,即重视通讯、报告文学、系列报道等大块头文章,忽视短消息等题材,这固然锻造了报纸的“长板”,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短板”。从河南日报的实际来看,每年参评的中国新闻奖作品,通讯类文章居多,而新闻价值高、历史意义大的短消息偏少。

由此,笔者联想到2013年《长江日报》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文章,《7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这篇600字的消息在全国率先发声,迅速及时地传递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清新的政治风气,犹如清风扑面,令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得到了读者和新闻界的广泛好评。一家地市级党报,以超常的敏锐性,在抓新闻第二乃至第三落点之时,还能打造这样的力作,此例堪称地方党报消息写作学习典范。

聚焦融媒体拓展空间

2018年,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媒体融合类作品评选,助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出台,更为融合新闻产品在中国新闻奖舞台上绽放光芒注入了巨大动力。

去年,河南日报旗下的大河网有两件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获得一等奖的《中原藏珍》是由大河网联合河南博物院推出的,它通过新闻加技术的手段,让网友零距离接触国宝,感受中原文化恒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三等奖作品《记者直击黄河岸边凌晨抓捕盗猎者护鸟志愿者足迹遍布长垣等地》,则通过现场短视频的形式,从一个侧面传播了黄河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的成效。

开播不足三年,《中原藏珍》就荣获殊荣,充分体现了媒体融合的强大生命力。一定程度而言,它是河南日报探索“四全”媒体一次成功尝试和社会化生产的结晶,既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大河网络传媒集团的,也是河南博物院的,更是广大网友的——它的获奖,折射出网民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和高度文化自信的反映和写照,也体现出中国新闻奖评选与时俱进、拥抱新时代的先进性。

笔者观察发现,近年来,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深化固有内涵的同时,也正加快拓展新媒体的评奖赛道。比如围绕中国考古百年,河南日报不仅有10个整版特刊,还制作了H5《穿越5000年做个仰韶人》、条漫《河南土,不土》、短视频《仰韶玫瑰 花开中国》、MV《一个叫“考古队”的人》等融媒体产品,全网阅读量1.4亿次;
独家全媒体新闻“郑大思政课老师周荣方讲焦裕禄故事动情落泪”,全网总传播量达34亿次,获得中宣部专期阅评表扬,这些都为冲击中国新闻奖增添了后劲、锻炼了生力军。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立足传统媒体深厚底蕴,融入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全面提升“新闻四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胸怀激情的新闻人,终有一日会实现新闻奖的梦想。

猜你喜欢 新闻奖 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公示中国广播(2019年10期)2019-12-06中国新闻奖 浙江缘何大丰收传媒评论(2019年12期)2019-08-24中国新闻奖获得者新闻漫画欣赏中国地市报人(2019年5期)2019-07-23电视新闻评论的变与不变——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传媒评论(2019年4期)2019-07-13在践行“四力”在黔线——以浙江新闻奖三等奖作品《一片叶子的追寻》为例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11-22记者如何写新闻论文——以一篇中国新闻奖获奖论文为例传媒评论(2017年12期)2017-03-01从中国新闻奖编排类一等奖看联播类新闻的编排创新传媒评论(2017年12期)2017-03-01中国新闻奖的设奖数额是多少?中国记者(2015年8期)2015-05-09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声屏世界(2014年8期)2014-02-28

推荐访问:党报 获奖作品 浅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808/63670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