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资政育人——首届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论坛综述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胡 聪

2022年12月11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赣南师范大学主办,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红色文化学刊》编辑部、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论坛在赣南师范大学设主会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领导嘉宾80余人线下参会,同时以“腾讯会议+视频号直播”形式进行,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参与,2000余人通过线上参会。

会议征稿收到论文414篇,会议论文集收录论文91篇,涵盖红色文化理论与实践、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阐释与弘扬等内容。原教育部高校社科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仝华教授、湘潭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李佑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福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晓林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妍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国祥教授等11位专家作主旨发言。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冠中教授、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伏清教授、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长秋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宗灵教授、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魏彩苹教授、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青教授等24位优秀论文作者作交流发言。

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问题、提出的观点大体可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阐释。

杨凤城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历史底蕴、新时代实践及其意义进行了考察分析。他认为,从党的历史上来看,自我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二是对党内存在思想不纯、政治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等问题绝不姑息。新时代自我革命的实践体现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的根本政治方向;
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的锐利思想武器;
坚持正风肃纪,丰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径。

高晓林考察分析了海外对党的二十大的评价与启示。她认为,党的二十大受到海外政界、媒界、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次会议不仅对中国至关重要,对世界各国的意义也非常重大,要加强海外中共研究的再研究。既要练好内功,同时要向海外讲述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努力提升国际话语权,不断塑造中国共产党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学界的责任和使命。

陈金龙从党的二十大报告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传承。他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党的二十大把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新时代要认清伟大建党精神的当代价值,结合党面临的历史任务,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要求具体化,注重结合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

丁晓强认为,党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奋进新征程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概括,就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根本的,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作为一个时代特征的,强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一种总的精神状态。做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才能够保持这种精神状态。

郭国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和当代实践。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理论前提、明确实践遵循、指明价值旨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其优良品格,百年历史探索养成了其鲜明特质。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深化政治认同,塑造良好政党形象;
汲取发展养分,助力民族复兴;
破解国际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其当代实践体现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促进全球治理等方面。

第二,中国红色文化百年史和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

仝华从对党的重要文献解读的角度分析了红色基因的意蕴。她认为,随着党史学习教育进入常态化,反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党的文献,是红色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高校进行红色文化学习教育应该予以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为党的二十大成功召开,从思想上、政治上做了重要准备,而二十大的成功召开,又进一步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

段妍就如何推进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薪火相传进行了分析。她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等系列论述,深刻回答了红色基因从哪里来、红色基因红在哪儿以及红色基因如何传承等问题。革命精神是红色基因最鲜明的标识。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和传播,要将其融入新时代,在创新中去保持传承发展生命力;
要用史实发言,用红色基因的传承去提供坚实的支撑;
要构建一体化的传承体系,增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

魏彩苹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梳理。她认为,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传承传播红色文化、赓续党的红色基因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保护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赓续好党的红色基因、用党的红色文化基因教育全党、培养青年等指明了方向,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赤子情怀和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

郑青探讨了红色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问题。她认为,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构建研究,就是要致力于解决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向广泛认同性的转换,要构建红色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生产、翻译、传播、发展等要素体系的合力,着重寻求三个构建路径:一要坚守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国际传播的中华文化的立场;
二要加强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国际传播的能力建设;
三要深化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国际传播的文明交流互鉴。

谢君君梳理了红色文化革命话语的演变过程和内在理路,认为红色文化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谱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气质品格和精神价值,并融入到中国的政治制度文化体系之中,成为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文化标识。红色文化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观和人民群众观等,更是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化样本。

徐功献对如何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推进红色文化社会化是实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应有之义,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特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和传承功能,以期实现凝聚社会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扩大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红色文化的守正创新和与时俱进,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的社会化进程。

贾微晓从政党的“魅力型统治及改造”思想出发,对党的魅力建设理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红色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为显著的文化标识。红色文化包含着无产阶级大众文化、革命文化以及共产主义理想文化,而这三者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红色文化魅力的来源。

第三,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王炳林对红色文化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红色文化提供了很重要的精神的财富、生动的资料。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政课,很重要的是要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标,要注重运用好精神殿堂工作,做到见人、见事、见精神,发挥出精神的力量,讲好故事的力量。

高福进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的传播及培育路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高校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及培育提供了重要平台。高校在理论宣传、教学课程、科研水平以及针对性考核机制等方面,需要全面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红色资源的教学融入度以及学术研究的深度。应建立高校红色资源“吸纳·融汇·优化”机制,发挥其在红色文化传播及人才培育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

李伏清探讨了红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她认为,应借助红色资源锤炼好思政教学内容和体系的“真材实料”,通过融合先进科学技术,创新沉浸授课模式,开辟思政教育阵地,营造红色文化氛围,推动构建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与立体化融合,推动“思政+”模式与其它专业实现政科教同构、产学研交叉与跨学科贯通的多方位联动体系。

李祖平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特质及其与红色文化自信的内在关联,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继续传递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促进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就必须突显其特质,利用好红色文化,把握红色文化自信方向性、推动红色文化自信全民性、坚定红色文化自信科学性、保持红色文化自信先进性。

王洪涛探讨了高校红色校史文化资源的概念、内涵与价值功能,提出了当前高校红色校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的原则,从优势、功能、话语等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高校红色校史文化资源开发与运用的策略。他认为,红色校史文化资源是原生态的,需要将其进一步开发、设计和利用,红色校史文化资源要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出红色校史文化资源全方位育人的模式。

第四,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及关系。

丁俊萍从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意蕴。她认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历史性转向是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宏观历史背景。伟大建党精神是百年来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的精神源动力。伟大建党精神虽然诞生于早期共产党人创建共产党的实践,但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于我们今天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起着精神引领作用。

李佑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大意义。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是党的百年辉煌历史铸就的永恒精神丰碑,是党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的集中反映。精神谱系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英雄榜样,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永恒的精神品质,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永恒精神动力。

刘宗灵认为,要科学、正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应从百年党史发展的整体谱系出发进行综合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一种精神风范,这种风范超越了单一的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不变的精神样态,是彰显出党的本质特征的精神标识。

曾长秋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蕴含的红色基因及湖南元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湖南红色文化作为全国红色文化家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库中的瑰宝,产生于党领导下湖南人民革命斗争的实践,同时将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并与湖湘优秀文化相融合,使湖南成为中国革命策源地和毛泽东思想发源地。

一些学者对具体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了探讨。王冠中分析了伟大抗疫精神生成的理论渊源、实践根基和文化底蕴。他认为,伟大抗疫精神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滋养,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伟大实践,同时也从其他抗疫斗争的历史实践和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汲取养分。杨爱杰分析了塞罕坝精神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刘善玖探讨了红医精神的生成逻辑及具体内涵。崔任中从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角度,对雷锋精神的核心内涵及时代诠释进行了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首届全国高校红色文化论坛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红色文化百年发展、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引向深入。专家学者的主旨报告和交流发言聚焦红色文化研究前沿,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既有理论方面的探讨和创新,又有具体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充分展示了当前红色文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对于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二十大建党中国共产党 二十大颂工会博览(2022年33期)2023-01-23喜迎党的二十大金沙江文艺(2022年11期)2022-11-28喜迎二十大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喜迎二十大区域治理(2022年35期)2022-09-30《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建党百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建党百年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1年7期)2021-10-13庆祝建党百年(五阙)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

推荐访问:资政 育人 文化论坛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04/6494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