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援青”与跨文化中国学高等教育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董晓萍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 西宁 810006;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21世纪的中国大学教育需要承担两个使命,即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建设和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而这两个使命的交集点,就是我国西部的高等教育。西部是我国创造丝绸之路、对外沟通的地理圣地,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友好相处的历史福地。在当今中国面临世界百年变局和全球疫情的艰难时刻,西部还有“国魂”与“乡愁”中安全传承的基本要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价值根基。”“我们绝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

跨文化中国学高等教育,以中国文化为母体,凝聚中外一流高校学者,对外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对内研究中华民族多元平等发展的历史途径和杰出成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适应“教育援青”的目标。近年习总书记两次视察青海与最近在金砖五国国家元首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在“教育援青”中开展跨文化中国学教育的强大动力。

在这项工作中,高科院丝路跨文化研究中心承担北师大和青海师范大学两校合作单位的“丝路跨文化研究”重大合作项目,重点支持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科建设,秉承两个使命的理念,突破传统文科的支教模式,开展能引进在京重点高校高层学术资源,能结合青海多民族教育优势,能推进本地化的多学科交叉互视与综合发展,能国际化(包括与距青海最近的金砖五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跨文化中国学教育。历时四年,项目组共出版“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用书10种(1)董晓萍、李国英主编“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系列用书10种,包括王宁《汉字构形十二讲》、程正民《俄罗斯文学新视角》、[法]金丝燕《跨文化学导论》、董晓萍《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和《经典民俗学十二讲》、王邦维《佛教史六讲》、王一川《文学理论九讲》、李正荣《俄罗斯十九世纪文学十讲》和李国英《文字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玄奘与〈大唐西域记〉》1种和“跨文化学导论”系列9种(2)[法]金丝燕、董晓萍主编“跨文化学导论”,包括董晓萍《跨文化的文化批评》,王一川《跨文化的要素》,程正民《跨文化的文化诗学》,[比利时]巴得胜(Bart Dessein)《跨文化学的研究范式》,董晓萍译;
[美]傅罗格(Frog)《跨文化的芬兰学派》,董晓萍译;
[英]白馥兰(Francesca Bray)《技术作为一种文化:跨文化研究的一种尝试》,董晓萍译;
[法]米歇尔·西班牙(Michel Espaine)《跨文化的文化转场》,董晓萍译;
[法]金丝燕《诗学的悖论》,[法]佛辽若(Pierre-Sylvain Filliozat)《法国的印度学》,王以培译,[法]米歇尔·冉刻(Michel Zink)《游吟诗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王邦维《玄奘与〈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1。,以及《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共21种。这些著作陆续投入“教育援青”工作,如主办“2021年中法高校博士研究生高修班课程”和创办“2022年春季学期青海师范大学“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这些课程所涉及专业分布于汉语言文字学、民间文学、民俗学、民族学、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欧洲汉学等其学科,听讲中、法师生逾2000人次,反响强烈。近期国内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社等都对青海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校的“教育援青”工作给予了长篇报道。与此同时,高科院丝路跨文化中心参与了中法著名学术期刊《跨文化对话》的编辑工作。《跨文化对话》为中法合作学术期刊,1998年创版,CSSCI,是我国高校唯一一份将高等教育与跨文化学建设密切联系的学术杂志(3)乐黛云、[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主编《跨文化对话》,1998年创版,CSSCI,每年出版两期,商务印书馆出版。该刊物主编乐黛云,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我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法]李比雄(Alain Le Pichon),法兰西学院教授,欧洲跨文化研究院院长;
该刊物副主编:[法]金丝燕、陈越光;
执行主编:董晓萍。;
还参与了“跨文化对话网站(www.pku.jccs.cn)”的建设。这些工作都增加了青海师范大学的国际关注度。

本文以下主要使用中法合作学术期刊《跨文化对话》和同名学术网站“跨文化对话网站”24年的数据资料,一并引用近四年与“教育援青”相关的数据,简要阐述“教育援青”与跨文化中国学高等教育工作的价值、要点与未来可提升之处。

我国的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强调中国与世界命运攸关的共同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支撑点。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维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国家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3]。从研究看,在高校教育中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如下:

1.它是国家尊严和国家文化神圣性的精神支撑;

2.它是国家中的政党和社会之所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质的规定性;

3.它拥有坚持国家的意识形态样式、文化特色和文化价值观的天然优势;

4.它是国家继承历史传统、整合社会认同、创造和传承本国优秀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全部合法性与正义性的依据;

5.它由中国社会模式的深刻背景所决定,具有文化多样性;

6.它具有一国多地区、多民族统一文化的长期历史认同和共同文化符号;

7.它在世界格局中维护国家尊严、形象与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8.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文化平等交流和共同繁荣的文化。

由以上八条中的“3、4、5、6”条可见,高校的对外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教育,与对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两者紧密相关,互为支撑。

从中国高等教育的层面说,进入21世纪,科技发达、经济供应链互相关联、世界人口流动、信息网络无处不在。高校既要创新维护中华优秀历史文明,又要建立多边主义的人类整体知识体系,而不能盲目维护以往的封闭或半封闭社会状态的文化优越感。要与世界人民共同恪守人文精神,弱化偏见、猜忌和恐惧的心态,增加理解、信任、责任、尊重和开放的精神。这是从21世纪起必须建设的超越式人文精神,是地球村精神生命的支柱,是解决人类冲突的关键。

(一)《跨文化对话》中西学者论文的数量与分布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中西高校在人文学科建设上存在话语权的不平等现象。仅从《跨文化对话》看,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掌握主流话语权,中国学者在被主流的话语圈中(图1)。1998~2010年,拥有400年汉学传统的法国学者的论文数量占76%,中国与对华友好汉学家对话比较多。也具备较多海外汉学资源的德国、美国和瑞典学者的论文数量占28.17%。

图1 《跨文化对话》中西学者论文数据比较示意图(1998~2010年)

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变化明显。中国高校人文学科加大开放力度,与国际高校同行和海外汉学家加强沟通,积极投入人类多元文明互鉴的对话,论文总量的比例发生变化。

图2 《跨文化对话》中西学者论文数据比较示意图(1998~2022年)

(二)《跨文化对话》国别作者的数量与分布

再将21世纪第一个十年和第二个十年的《跨文化对话》作者的国籍进行统计,可以看出,中国作者的数量,由第一个十年的224人次增加为502人次,占71%。其他国家作者达204人次,占29%。其中,金砖国家的学者,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高校在内,俄罗斯7人次,印度3人次。法国是西方最重视跨文化学教育的国家,作者为123人次。

图3 《跨文化对话》各国作者数量与分布柱形图(1998~2022年)

金砖国家学者与其他西方国家学者的阵营比较,详见下面的图4。

图4 《跨文化对话》各国作者数量与分布图(1998~2022年)

实际上,众所周知,印度的文明、俄罗斯的理论,都在世界最强阵容之中,与目前的数据所示完全不能匹配。印度就在青海省的边上,文化交流上千年。俄罗斯学者对青海多民族文化的调查研究,与法国和意大利学者一样,也有两个世纪以上的历史。这就告诉我们,就青海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必须积极主动,找准自我优势,精准对话。

(三)中西学者关注点的差异

在西方学者掌握的话语权中,意大利和法国两个国家的学者值得注意。意大利思想家葛朗西(A.Gramsci)的著作在中国影响很大。他曾总结意大利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教训,指出,无产阶级要争取胜利,就要获得“文化领导权”,这样才能获得“设置议程和决定讨论框架的主动性”[4]。我们看到,意大利学者发表跨文化研究文章的力度是十分突出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建设,需要建设具有领导力的话语权。

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Louis Pierre Althusser)在葛兰西理论的基础上,把意识形态理论“科学化”,提出,任何政权都必须重视意识形态,否则政权就不会长久。一个国家具有很多国家机器要素,但意识形态本身却是唯一的超越历史的要素。它永远地与物质实践和生产主体相结合,形成国家文化。它的“这种结构和功能是永远不变的”[5]。法国高校在欧洲高校中最早建立跨文化学,他们强调大文化、大哲学、大政治的视角,习惯从整体理论出发做学问,发表文章又快又多。

图5 《跨文化对话》2019年之前热点栏目论文数据分布图(1998~2019年)

中国学者关注的问题与中国丰富的历史思想资源有关,归纳中国学者论点的共性有四:

儒学首倡文德服人、仁者无敌。孔子在《论语》曾讲:“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6],用今天的话说,文德才是收服别人的最好的力量,拥有文德就拥有文化安全。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他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其若是,孰能御之?”[7]道家推崇守弱哲学。认为柔性力量是不可战胜的。老子说:“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国家过于傲慢、不尊重人才,也会“失道寡助”[8]。兵家以不战而和为最高境界,《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9]。中国古代思想资源的本质是提倡“内省”。中国人完成人生经历和战胜重大灾难的主要思维方式就是“内省”。“内省”是中国人和平性格的基因。中国人容易接受一种通过提升自我、攻坚克难,获得对外部影响力的思想。中国人相信彼此扶助、万物相生的可能性。

将中西话题相比,中国论文以阐释中国文化为主,对人类整体命运讨论不多,外部反应较小。所以,一个比较主要的问题是,中国学者如何将中国辉煌的历史文明和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与海外广大同行进行有效的对话?如何将这些现代研究成果投入高等教育,激励各国年轻一代为延续人类优秀明而携手奋斗?而只有找到解决办法,才能使中国学者的努力走向纵深。

前面提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离不开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此加以投入并“铸牢”,关系到国家稳固、民族团结、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中国的国际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术前辈钟敬文先生和季羡林先生都曾教导我们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重要性,正是由于他们的传承,才让我们对为西部奉献的学术理想深入血脉。他们还告诫我们,以往高校人文学科偏重内地研究,对西部的研究远远不够,需要努力再努力,我们将前辈的嘱咐尽量落实到“教育援青”中,坚持继承,也要有新发展,那就是深入钻研青海多民族优秀文化,探索使其在世界多元文明互鉴中发挥作用的途径。这方面的工作,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两个使命的关联性,以及在“教育援青”中开展跨文化中国学教育的优势。

(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为基本支撑点、体现跨文化中国学教育的先进性

青藏高原是我国多民族友好世居的典型地带。青海人民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敬畏世界屋脊地理地貌和不依赖工业资源的精神文化传统,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俗文化的特质性、地域性和民生性的集中体现。我们这次的工作拿出最好的学术资源,将青海优秀精神文化传统的教育,与传统国学、文艺学、民俗学、民族学和跨文化学教育相结合。王宁先生在本次为青海师范大学师生的授课中,深刻而严密地阐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就在汉字上”。法国汉学家金丝燕、法国汉语汉学教育家白乐桑、意大利汉学家路易萨和北京师范大学李国英教授的授课,都在国际视野下,讨论跨文化汉字学与中华历史文明的渊源联系。王一川教授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为指导,娴熟运用中西文论,分析国内近年涌现的多元丰富的文艺新作品,其中就包括近期热播的西部故事《山海情》。这些工作的目标,是帮助师生提升放眼的能力,携带自我文化的主体性,掌握融入国际化交汇的机会。

根据前面调查,农村户籍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具有比城镇户籍的订单定向医学生更害怕失败的特点,学校应该完善其课程体系,注意做好相关思想教育工作。

图6 2018年之前“跨文化对话”网站国内青藏高原地区(含青海省)访问量统计图

当然,提升放眼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正确目标就要去做。在青海师范大学史培军校长的有力带领下和指挥下,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发挥平台作用,与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科群团结一心,共同走向这块新的学术高地。

下面,以2018年为界,考察“教育援青”前后“跨文化对话”网站反映的两组数据。可以看到,在2018年之前,对“跨文化对话”网站的访问量,青海省为0。

图7是根据相同数据制作的图,但可以更直观地看到,2018年前青海的“0”访问量被淹没在中国内地、东部和两岸三地的数据之中。

图7 2018年之前“跨文化对话”网站国内青藏高原地区(含青海省)访问量统计图

图8 “跨文化对话”网站国内青藏高原地区(含青海省)访问量统计图(2019~2022年)

2018年开始实施“教育援青”规划,自2019起,高科院丝路跨文化研究中心提前开始行动,至2022年,“跨文化对话”网站的青藏高原数据发生了变化,请看图8。青海的数据虽然还不算多,但已实现了零的突破,还超过西藏1个百分点。

使用相同数据制作的图9,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青海有了上升的幅度。

图9 2019~2022年“跨文化对话”网站国内青藏高原地区(含青海省)访问量统计图

开展这项工作,还必须与青海贡献于国家和世界的另一种重大成就联系起来思考,那就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在青藏高原创造的“两弹一星”精神、高原地理科学研究、高原生物多样性研究、高原清洁能源研究,与高原地区碳达峰与碳中和研究的重要成就,人文科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些工作,才能全面认识青藏高原的精神传统怎样从古代走到现代,从日常走向高端。

(二)跨文化丝路研究体现跨文化中国学的国际性

在青海多民族地区进行跨文化中国学教育、铸牢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局内研究和局外研究的跨学科特征。这里重点谈局外性,一并将“教育援青”工作所独有的金砖国家文化研究协同思考。

高科院丝路跨文化研究中心充分利用了国际化资源优势。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的大弟子王邦维教授的《玄奘与〈大唐西域记〉》研究与向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的授课,就是一个精彩范例。他谈到,玄奘西行,经过的正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大唐西域记》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所做的最详细的记载,玄奘也可以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之一。习主席不止一次讲到玄奘。2014年,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演时谈到:“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唐代玄奘西行取经,历尽磨难,体现的是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习主席还在其他场合谈到各国友好交流、世界文明互鉴的重大意义。王邦维教授继承季羡林先生的学说,坚持将印度学研究的中国化。他的这次“教育援青”教材撰写和专题授课,将中国在金砖国家中最重要的伙伴印度与青海师范大学联系起来。

(三)坚持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法则体现跨文化中国学研究的本质

在青海进行带有地理空间性的研究,直接从人类多元文化中提炼遵守自然法则和人文守则的共识,寻找抵制单边文化的历史途径,这对探索解决当代世界区域冲突,也有现实性。

我们还将中国在金砖国家另一个的重要伙伴俄罗斯的人文教育成就与对青海师范大学的教学科研联系起来。两位俄罗斯文学专家程正民先生和李正荣教授,在为青海师范大学师生撰写的著作和教学中,贯穿了一个基本命题:那就是要跨文化?还是要战争?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很多有益的跨文化运动,让世界各国共享至今。但也有少数国家只讲单边利益,称霸天下,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跨文化中国学教育也好,金砖国家协同教育也好,就是要促进人类和谐生存和共同繁荣,而不是搞破坏和闹分裂。

“教育援青”四年来,在跨文化中国学的建设方面,青海师范大学与金砖国家的关系增加了耦合性。在对“跨文化对话”网站的访问量中,在中国的流量中,青海增加了流量。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的访问量明显增长,印度也在不断跟进。

图10 “跨文化对话”网站各国浏览量图(2016~2022.7)

金砖国家与西方阵营还有差距,不过也在不断进步,如图11所示:

图11 “跨文化对话”网站各国浏览量图(2016~2022.7)

图12 《跨文化对话》2019年“教育援青”后发表青海师范大学稿件与金砖国家对比示意图

青海师范大学学者的努力尤为突出,自2020年以来,高科院院长史培军教授在《跨文化对话》发表《高原生态学与跨文化中国学》一文[10],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领域率先拓展,高科院曹昱源发表《青海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启动“高原丝路跨文化研究”重大项目》[11],推进文理科交叉研究。图12是《跨文化对话》在“教育援青”前后发表青海师范大学稿件的数据对比,附同期发表金砖国家学者稿件的数据对比。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教授指出,“教育援青”是长效机制,不是短期培训,高科院丝路跨文化中心已经做了一些工作,还将继续努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以“中国学”教育为本,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文科学研究成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教育援青”工作成果。由我国第一批从事跨文化研究的领军学者乐黛云和陈越光主编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我国高校“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书中作者都是中外知名学者,在中外哲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和自然科学史领域研究卓著。这部教材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与海外汉学界对话的思想精华。我们已向青海师范大学提供了这部教材,但教学工作尚未充分展开。

协助打造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科的国际化优势,加强青海丝路多民族优秀历史遗产的翻译与研究。

重视网课教育新财富。全球疫情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网络的力量。网络访问是青年一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疫情以来的网课教育成为教育防灾减灾的有利工具。高校教育需要积极转变思维方式,重视网课新财富,才能继续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而借助网络教育在高校开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对青年一代意义更大,因为他们的使命更长远,他们的前景更远大。

猜你喜欢师范大学青海跨文化大美青海党的生活·青海(2019年12期)2019-12-23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5期)2019-11-11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长江丛刊(2018年8期)2018-11-14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商情(2017年9期)2017-04-29青海行七首(录二)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大陆桥视野(2016年14期)2016-12-27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环球市场(2016年14期)2016-11-28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青海“闯关”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推荐访问:高等教育 国学 跨文化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2/65314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