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病组方规律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何家琪,张帅,张莉,2,赵汉青

(1.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北京 100029)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学将冠心病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的范畴。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1]中显示,脑血管疾病现患人数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139 万。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普遍通过药物治疗和以及血运重建的方式[2],临床常选用硝酸异山梨酯类药物抗心绞痛,能够缓解心肌缺氧、缺血;
但也有研究反映,部分患者单独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并不理想[3]。而中医药治疗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故本研究基于对多为国家级名中医治疗病案进行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旨在为此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1.1 资料收集 以《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4]所载名老中医医案为数据源,可信度高,将书中所载医家信息、方剂名称及其包含的药物录入Excel,建立名老中医治疗胸痹心痛处方用药数据库。

1.2 数据选取

1.2.1 纳入标准 诊断中含有“胸痹心痛”者;
选择症状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治疗方剂为内服汤剂;
所用方剂有明确的药物组成、剂量。

1.2.2 排除标准 中药处方组成不完整(有方无药、缺少药味,药物组成不明确);
有西药治疗或手术手段介入者;
使用其他中医手段(如针灸、推拿等)治疗者或用药情况不明者。

1.3 数据清洗 选择古今医案云平台V2.3 中医案统计分析模块,利用标准化功能对医案中的中药数据进行清洗。对不能实现自动标准化的数据,手动替换成标准数据。如:生地-生地黄、熟地-熟地黄、龙胆草-龙胆等,参考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 版。

1.4 研究方法 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挖掘模块,对方药数据进行药物频次统计、中药属性分析、关联分析等,采用Gephi 可视化软件进行药物关联网络构建,从而达到对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组方规律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核心处方等用药规律。

2.1 药物频次统计 最终纳入104 首方剂,将药物按照使用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前5 位分别是丹参、炙甘草、薤白、红花、川芎,使用频次≥20 的药物有10 味,见表1。

表1 中药频次分析表(n)

2.2 中药属性分析

2.2.1 中药四气五味统计 对104 首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方剂数据进行药物四气五味统计,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四气从高到低的频次排列结果,其中以温、平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次为319 次、207 次,远远高于其他药物,寒凉药使用较少;
五味中甘、苦、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远远高于其他药物,见表2。

表2 四气统计分析表(n)

2.2.2 中药归经 对104 首治疗胸痹心痛的中药方剂数据进行药物归经统计,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归经从高到低的频次排列结果,入心经、肺经、肝经、脾经中药最多,占483、421、375、353 味,远高于其他药物。

2.3 中药配伍关联分析 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处方数据中的中药-中药关系,选择同现频次≥20,置信度≥0.5,支持度≥0.2,得到相关关联规则结果前3 位为“炙甘草→丹参”“郁金→丹参”“薤白→丹参”,见图1。提升度反映了关联规则中关联药对的相关性。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处方数据中的证候-中药关系和功效-中药关系,发现胸痹心痛以心阳虚脱、阴阳两亏为主,功效以芳香温通居多,见图2、图3。

图1 核心中药配伍关联图

图2 证候-中药关联图

图3 功效-中药关联图

2.4 社团分析 将医案中治疗胸痹的所有处方中药进行社团分析并分类,颜色不同可分为5 类,以丹参、红花、川芎活血药物为主,见图4。

图4 社团分析图

“胸痹”一词最早可追溯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指出胸痹症状为“胸背痛,短气”“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胸痹心痛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交错影响的结果,仲景所言“阳微阴弦”四字阐明了仲景论治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5]。此处的阳微可理解为胸阳不展,阴弦可理解为阴邪凝滞[6]。正如岳美中所说:“血属阴,气属阳,阳气既微,再加上外边寒气内侵,血液凝涩,如雪住冷水中”[7]。中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气滞血瘀证为基本证型[8]。对冠心病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膜脂质斑块聚集,动脉管腔不断狭窄,部分或完全堵塞冠脉血管,造成心肌缺血缺氧[9],严重者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病症[10]。该病虚损为本,心阳、心气亏虚,行血无力,导致心脉瘀阻,心脉失养,发为胸痹,治疗主张行气、活血、化瘀[11,12],胸痹心痛的患者在临床发病时往往是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故本研究欲从中挖掘出各位名家治疗此病的共通之处,以得出一个治疗该病的基础方。

本研究通过分析104 首名中医医案,发现以温、平性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这与致病原因寒邪内侵有关。胸阳不足会导致阴寒之邪气乘虚而入,温能散寒通阳,既通行心脉,又可益气通阳。药物五味分析显示甘苦辛为主,与胸痹本虚标实相关,味甘可缓急补虚,味苦能泄能燥能坚,辛可活血化瘀、宣痹通脉。血瘀是公认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13],本研究发现的高频药物中,以丹参、川芎、红花、郁金等药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以畅通心脉、温阳行滞;
以炙甘草、党参益气健脾为主,可行滞通痹;
以薤白、桂枝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以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
配以当归可补血活血、止痛。其中丹参的使用频次最高,是治疗胸痹心痛病的要药。桂枝、炙甘草辛甘化阳,入心经,可补心阳[14]。研究表明[15],丹参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保护心脑血管作用。党参可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细胞中糖原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含量和活性,说明党参可改善胸痹心痛患者的心肌代谢[16]。川芎能保护冠状动脉,抑制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17]。当归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18]。郁金的多糖成分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19]。从药物归经分析结果可见,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病使用药物归心经者最多,其余诸经均有涉及。《黄帝内经》云:“邪在心,则病心痛”,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主血脉而推动血液聚会于肺,心肺协作有助于气血互用,肺朝百脉以助心行血,而肺的呼吸作用也有赖于心主血脉。若肺病日久,导致气虚,气虚无以行血,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瘀血、痰浊内生,则会发胸痹心痛[20]。中医认为忧思伤脾,脾虚气结,遂聚而成痰,气郁化火,阻滞心脉。心和脾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中有重要作用,一身之气的生成有赖于脾肺的共同作用,脾肺气虚无力行血易导致血瘀;
脾气健运可使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诸脏协作,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防止胸痹的发生。因此,治疗胸痹要以心为之主,诸脏同治。

通过关联规则发现,胸痹以心阳虚脱为主,治疗胸痹心痛病医案中常用的中药组合以炙甘草、丹参、郁金、薤白等药物相互组合形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散结等功效的药对,所谓阴阳为万物之本,而人体之本即为气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一阴一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故中药组合与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理论相符,气机通畅,则瘀血得祛,新血得生。

本研究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现代名中医治疗胸痹心痛病的治疗经验进行了初步探索,有利于中医名家经验的传承,可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相关借鉴。研究也存在不足,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未对药物的剂量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研究未考虑对医案中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观察,尚需进一步分析与验证,在临床上仍需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方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心痛胸痹医案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7期)2021-07-22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22期)2021-01-07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中医研究(2020年4期)2020-01-10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10期)2019-05-21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基层中医药(2018年3期)2018-05-31心痛的感觉少先队活动(2014年6期)2015-03-18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辨证施护胸痹6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1期)2014-03-01

推荐访问:胸痹 中医药 古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7/65562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