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贵军教授从君火论治胸痹初探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车思桦,石贵军

“胸痹”一名,最早出自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是指以胸部闷痛为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甚则心痛彻背,喘息不得平卧,与现代医学之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相应。《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有言:“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后便有君、相二火之称。中医观点认为“火”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是维持并推动机体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直接动力。然心乃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故而君火在心,君火即为心火,主宰人之生命活动。胸痹的病位主责于心,若君火不明,心火弱而不足,失于温煦推动,血脉不畅,则可诱发胸痹,可见君火与胸痹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石贵军教授系临证二十余载,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现将石贵军教授从君火立论治疗胸痹经验总结如下。

1.1 君火、相火之溯源 五行各一,唯火有二,乃分为君火和相火。君相二火之称,最早源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原文记载:“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
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天元纪大论篇》作为《黄帝内经》中运气七篇大论之一,故而君火和相火其最初的本原含义应当与运气相关。此后,历代医家对于君火和相火的阐释多有新的发挥,莫衷一是。唐代王冰认为君火不立岁气,相火用以代君宣行火令,如“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1]。宋代陈无择认为相火乃人之日用者,君火乃万物之资始,自此将君相二火从运气学说引入开始解释人体的生理。金元时期刘完素开创性地提出“心为君火,肾为相火”这一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李杲则在《脾胃论》中论述道:“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2]。并认为人体异常之相火属于“阴火”的一种,其本在于脾胃气虚下陷,阴火上乘土位。朱丹溪则将君相二火分别称之为“人火”和“天火”,并主张相火为动气,内寄于肝肾两脏,其常可为生命之根本,若妄动则可化为贼火。明代张景岳宗前人“心为君火,肾为相火”之说,如《景岳全书》载:“其在于人,则上为君火,故主于心;
下为相火,故出于肾”[3]。“相火居下,为源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4]。此外,张景岳又提出了与前世医家较为不同的观点,即“君相之义,无脏不有”,其认为人体各个脏腑内均寄有君相二火。赵献可《医贯》言:“相火者,龙火也,雷火也……寄于肝肾之间,乃水中之火”,指出相火归于肝肾,并将其称为“龙火”“雷火”[5]。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曰:“按君火凡火也,相火真火也;
凡火即心,真火即肾中之阳”[6],虽将君相二火称为“凡火”“真火”,但亦不出前辈医家“心为君火,肾为相火”之理。

1.2 君火、相火之理析 基于古代医家对君相二火的见解,石贵军教授主要从中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着手,结合五运六气思想,参以《周易》卦象,并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来阐明君火与相火的理论实质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

1.2.1 君火、相火之 “称” 君火、相火之称是以古代政治体系官爵中的君主(治理国家之人)与辅相(辅佐君主之臣)加以比拟而成,《礼记·丧服四制》载:“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国之君主只有一个,而心乃人体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故心火即君火。在易经中离卦应火,于人身而言为心,上下两阳爻在外,中间为两阴爻,故为君火;
坎卦应水,于人身而言为肾,上下两阴爻在外,中间为一阳爻,故坎中一阳为相火。而在运气学说中,六气与阴阳的配属关系为君火配少阴,相火配少阳。正如《四圣心源》所言:“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也就是说,蛰藏于肾之癸水中的相火,乃手足少阳之相火下降而来。由此,石贵军教授认为古人之“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在言辞上不够准确,“少阴君火位于心,少阳相火藏于肾”这一说法更为妥当,颇合其义。

1.2.2 君火、相火之“用” 至于君火、相火之“用”,石贵军教授则取汽车中的“发动机”和“油箱”为象加以比拟阐述,其中君火相当于“发动机”的动力,一刻也不能停息;
相火则相当于“油箱”,时刻为“发动机”输送能源。水为能源,火为能量。相火这一“油箱”自身是液态,蛰藏肾中,以温癸水。相火作为有温度的水,主要以水生木的形式为君火提供能量,切不可直接化火,若直接化火则能源外泄,坎水不能藏纳而致相火失位,故相火宜藏不宜露。君火司神明,相火司气化,气化之本在于坎中一阳,相火不足,气化亦不足。运气学中十天干五合五化,其中戊癸合化火。癸水在戊土的燥气克制蒸腾作用下化为相火游行于心包三焦,先化气后化水,火从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降入足少阴肾经,升至心包三焦,再通过辛金的肃降作用,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同时足少阳胆经下降至厥阴,由此完成大跨度的“丁壬化木”之水生木的过程。因此,君火要变成相火之后才能生木,而“丁壬化木”的过程也就是君火化为相火的过程。所以,君火离不开相火这个“油箱”往出传导供油的作用。君相二火上下交往,相火居下,为君火之源泉,使之不竭;
君火居上,得相火之相助,方有健运不息之动力。

1.2.3 君火、相火之“变” 无论是君火还是相火,均有体用太过与不及之别。君火在心,对应离卦,以离外二阳为体,离中一阴为用,即阳体阴用。《伤寒论》中黄连阿胶汤是火力太过阴用不及之证,桂枝甘草汤是阳体不及之病。相火藏肾,对应坎卦,以坎外二阴为体,坎中一阳为用,即阴体阳用。相火的体用太过不及之病,其本质为坎中一阳与坎外二阴的虚实问题,桂附地黄丸是阳用不足之证,四逆辈则是阴体太过之证,六味地黄丸是阴体不及之证。《伤寒论》中的少阳病主要是三焦与胆气下行不利之病,换言之是从肾水到肝木的转化过程降路不畅的问题,而不直接是坎阳相火本位之问题。

关于胸痹最为经典的论述见于《金匮要略》之“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一篇曰:“夫脉当取之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张仲景由此提出“阳微阴弦”为胸痹的病机纲要,后世医家对此各有自己的见解,本研究将从君相二火的角度来进一步阐述。

何为胸痹?将“胸痹”一词拆分理解,“胸”乃言其病位,主要在心;
“痹”乃言其病状,取塞而不通之意。如《中藏经》:“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故风寒湿合杂于胸中而闭塞不通,不通则痛,导致胸膺部满闷窒塞,甚至疼痛的病症,即为胸痹。石贵军教授认为君火不足,风寒湿痹阻于胸部是胸痹发病的主要病机,尤以君火不足为其根本所在,而风寒湿三邪痹阻胸部乃为标象。

“火”乃万物化生的动力源泉,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意义重大,正如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提到:“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对于人体而言,心脏居于胸中,在五行属火,在卦为离,为阳中之阳。离卦应火,一阴爻居于两阳爻之中,阳在外而阴守内,阳动阴静,可表示事物由中心向四面发展的趋势,就如同火一样明亮而温暖,具有燃烧的动力和趋势,向外释放光与热。“火”为何物?实乃阳气也,如李中梓《内经知要》曰:“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张景岳《类经图翼》亦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
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故心居上焦,以阳气为用,犹如太阳之于万物烛照大地,主宰着人体生命。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血液得以运行于周身,亦有赖心中阳气的鼓动。故心之君火明亮,心中阳气也随之充盛,则搏动有力,血脉通畅,生机不息。正如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所言:“心为火脏,火气宣明,则能化生血液,流畅筋脉,血脉流行。”

若心君火力不足,心阳亦亏,心脏跳动无力甚或失常,不能鼓舞血脉正常运行,脉失温养,血行迟滞,再为太阳寒水之邪所乘虚而入,则易凝滞闭塞,痹阻心脉而发为胸痹。至于贯穿本病之中的瘀血、痰浊、水湿等病理产物,究其根本皆在于君火不及,心阳失展,温煦气化无权而成,此乃“阳化气,阴成形”之理。但君火离不开相火这个“油箱”往出传导供油的作用,相火竭则君火亦衰。然君火生于木,木生于癸水,而相火内寄其中。故相火不足,木气亦不足,木不能生火,亦会引起心君的火力不足。因此,石贵军教授认为,胸痹的发病因素不外乎虚实两端,虚则以君火不足为本,实则以寒凝手少阴经脉为标。若心君火力旺盛,阳气充足,则不易受邪,自能抵御寒邪侵袭,故胸痹的发生应首当责之君火衰微,此乃本病的发病基础,进而寒邪才方可乘之,以致胸痹形成。诚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

石贵军教授强调在临床诊治疾病时要溯根求源,遵“欲疗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机”之古训。君火不足,再为寒水所乘乃胸痹发病之根本,此与冬天寒冷汽车无法打火同理,升温助燃即可,亦与前贤所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相合,法当扶阳益火,以治其本;
辛温散寒,以祛其标。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曰:“养阳之虚,即以逐阴”。石贵军教授根据多年临证经验,着重把握对于疾病的辨证次第,提出“首辨虚实,次辨阴阳,再辨三阴三阳”的辨治纲领。

3.1 从“虚实”层面入手 在临床中发现,胸痹以“虚”——“木不生火”,“实”——“太阳寒水逆行手少阴的火衰证或三阴寒湿上逆的水气凌心证”两种类型较为常见,虚实兼见者亦不少。临证时应当首辨虚实,分清主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实夹杂者,以补虚为先。①木不生火:此类病人的典型脉象为左尺沉而不起。石贵军教授认为人体的脉象与天地四时四象相应,左尺为木,左寸为火,右关为金,右尺为水,左右两关居中为土,左脉木火上升,右脉金水下降。左尺不起则乙木不升也,所以木不能生火,法当使木生火也。故当升乙木以生丁火,助木火之气上升,使木生火也。②太阳寒水逆行手少阴之火衰证:君火最易被寒水所克,此属心阳不振,手少阴心经寒凝之证。石贵军教授自拟少阴通脉汤加减,治以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方中以桂枝为君重在温通心阳;
当归、枣仁为臣药,当归温血行血,枣仁安神通窍;
菟丝子、炙甘草、生姜、大枣为佐药,其中菟丝子补肾固精,炙甘草益气补中,生姜温中散寒,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四药共用益气填精;
附子为使药以温阳化气行滞。本方充分体现“求本重标”的特点:一者,用药靶点明确,可直达手少阴心经;
二者,阴阳同用,君药桂枝可温心阳,臣药当归、枣仁可滋心阴;
三者,君臣之药解除手少阴之病邪,佐药固护太阴;
四者,用药全面,可通调三阴。③三阴寒湿上逆的水气凌心证:在临床上此类病人除心前区疼痛外,多伴有下肢浮肿,后背关节疼痛,舌苔白厚腻,脉沉实三部俱紧。此乃寒湿并见于太阴、少阴、厥阴也,阳不足,而阴有余。故应投以辛热,方宜当归四逆汤合理中汤加减,若舌苔厚腻甚则黄者,此乃阴凝阳郁,而非热象,可加川椒、吴茱萸等温化寒湿,破散阴凝,阳郁自散。

3.2 从“阳”层面入手 石贵军教授认为,在《伤寒论》中从“阳”的层面治疗胸痹按程度划分主要是由桂枝甘草汤→桂枝人参(理中)汤→桂枝真武理中汤。桂枝甘草汤乃是温补心阳之基础方,方中仅以桂枝(四两)与炙甘草(二两)两味药相伍,桂枝辛甘性温,直入心经,炙甘草甘温益气,辛与甘相合化为阳气,则心阳得复。心阳振奋,则痰瘀寒湿等阴邪皆消,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若病及太阴,临床上此类胸痹病人多伴腹胀、腹满,则当以桂枝汤合理中汤,即桂枝人参(理中)汤。若心阳虚弱,温煦推动无权,无以化气行水,而致水寒之气泛溢为患,则当以桂枝汤合真武汤合理中汤。

在《金匮要略》中则以“阳微阴弦”为纲领,揭示了胸痹阳虚为本的病变实质,仲景由此创立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生姜枳实汤、乌头赤石脂丸等方,乃后世治疗胸痹之经典方剂。寸脉沉迟,关上小紧数为瓜蒌薤白白酒汤之脉,瓜蒌外实中空,形似胸膛,实乃破散之象,可将辛温散寒药引入胸中,为治疗胸痹之主药;
薤白、白酒是宣通之用,共奏通阳开痹之功。在此方基础上,加入桂枝、陈皮、厚朴、枳实、生姜等均为宣散涤荡之意。乌头赤石脂丸则为阳气衰微,阴寒充斥之胸痹重证所设立,以乌、附、椒、姜大辛大热之品温阳散寒,佐赤石脂入心,使诸药达到心脏更深层次。在临床上有胸痹病人之心痛甚者,可考虑用该方进行加减。

人身以水火立极,火灭则生机息矣。心脏属火,心火即君火,胸痹的发生主要依赖于心脏君火之盛衰,寒邪为其重要病理因素。《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可见人体阴阳与自然四时之变相应,而君火的温煦作用在四季之中以冬季最弱,东北地区的冬季漫长严寒,更易引起心阳不足,阴寒偏胜,血脉痹阻不通而作胸痹,此乃本病在东北地区冬季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7]。由此,石贵军教授基于胸痹发病特点与四时阴阳变化、地域之间的关系,并从君火立论,提出“君火不足为本,寒凝手少阴经脉为标”是胸痹发病的重要机制,符合内经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学术思想,对预防和治疗本病有着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钦安曰:“水火不济,中轴失灵,运动不圆,百病由生”“人不能使之平和,故有盛衰之别,水盛则火衰,火旺则水弱”,故百病皆可看成水火失调。《内经》曰:“水为阴,火为阳”,水火失调其实也就是阴阳问题,万病总在阴阳之中,此乃治病最高境界也。

猜你喜欢心阳胸痹桂枝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2年5期)2022-10-14标点符号作文大王·低年级(2022年8期)2022-07-10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中国民间疗法(2021年7期)2021-07-22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中国民间疗法(2020年22期)2021-01-07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10期)2019-05-21桂枝香影剧新作(2018年3期)2018-10-30我的发现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7期)2016-09-22辨证施护胸痹60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23期)2014-03-01前桃后杏终归无唯实(2013年11期)2013-04-07“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唯实(2013年1期)2013-03-17

推荐访问:胸痹 初探 教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7/65568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