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侗族民俗信仰考察——以通道县坪坦乡为例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李 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27)

通道县坪坦乡最初起源于宋代。相传,宋代以前的坪坦乡域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其先祖石、杨、吴、胡四公与横岭、坪日两个侗寨的先祖一同聚居在今务坪组。当时因人口繁衍慢,石姓先祖到40岁才诞下一名男婴,且长年体弱多病,其父为子治病,经常出入深山老林采药。某天中,他恰巧来到这片原始森林,因长途跋涉劳累,于是倚靠在一棵大树下昏昏入睡了。睡中得一梦,梦中有个声音告诉他:“你儿命弱,不是药能治好的,需拜祭大树当重生父母……”于是第二天,他依梦所言带其子来这里拜祭大树为重生父母,后来其子病痛渐消,健康成长……事后,他将此奇遇与其他三公一说,便一致认为这是一片风水宝地,于是四公带领各自族系相继迁入此地并划分为四个居住区,后经元明清三朝得繁衍生息,聚落门户扩增至近200户。他们承继祖先开辟的风水宝地,聚集而居于今天的坪坦大团寨里,形成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群居格局,也就是今天的坪坦乡团寨。(1)此段历史故事记于通道县坪坦乡寨群坪坦村驻地的侗族文化历史纪念石碑上。如今,生活在这里的人将石姓祖先寻药托梦的林子美誉为“风水林”,即坪坦乡最初发源的地方。

坪坦乡作为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最有代表性的特色乡镇之一,这里民情淳朴,侗民俗文化深厚,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芦笙之乡”。同时,它也是全国有名的民间艺术之乡,热闹的侗族大歌、精巧的织锦工艺、特色的建筑群落、古老的侗俗信仰构成湖湘大地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此外,还包括马田鼓楼、芋头古侗寨、坪坦风雨桥群、恭城书院、白衣观、兵书阁及文新桥在内的6处(14个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包括横岭鼓楼、阳烂鼓楼、坪溪寨门、陈团寨门等在内的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数据信息来自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tongdao.gov.cn/tongdao/index.shtml。众多富有民族风情的民俗造物点亮了坪坦乡蕴蓄已久的文化魅力。

从信仰观念来说,通道侗族是一个民俗文化统一且信仰颇为广泛的少数民族。以坪坦乡为例,依坪坦河而建的芋头村、横岭村、皇都村、坪坦村、阳烂村、高步和中步村等村寨百姓认同相对一致的信仰对象、习俗观念和人生礼仪。与此同时,坪坦乡寨民民俗信仰的一致性又主要表现在对天、地、日、月、花石、树木,以及鱼、鸟、狮、虎等各种自然神灵的崇拜,而众多自然神灵又各自对应其祖先神、英雄神、守护神等神灵形象。坪坦乡侗族民众通过这种间接崇拜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界各方神灵的观照、敬畏与信仰。然而,他们除了在信仰对象上具有同一性之外,在信仰的领域还具有广泛性的特点。这种广泛性特点不仅衍生于他们世代赖以生存、生活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浸润和消融于侗民稀松平常的田野生活中,诸如在衣、食、住、行、习俗、礼仪等生活方方面面细微之处所体现的点滴回应与观照。然而,他们信仰观念中所呈现出的一致性与广泛性特点,却恰好隐喻出通道百姓的信仰观在某种程度上含有一定的实用功利性,而这种功利性不仅填补了世代侗民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物质匮乏感,而且也调和与补益了他们物质空缺与精神渴求的矛盾感,以此来传达侗乡百姓对将至未至富足生活的美好祈愿。

图1 正在织锦的妇女

首先,通道百姓的民俗信仰重视个体“身”(3)身,本义为身躯的总称,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这里的“身”则取其基本字义,指人的生命或一生。之护佑。他们常常将对个体生命的安危与疾乐寄寓在衣、冠等随身物件的装饰上,如侗家人精工巧作的工艺制品——侗锦,它凭借其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审美创造和情感表达,被称为民族工艺品中的佼佼者。同时,它作为农耕社会形态下通道侗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用品,长久以来,也已成为侗乡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的方式。时至今日,通道坪坦乡仍较好地保留着传统的织锦习俗(如图1(4)注:文中照片均为作者所摄。)。传统侗锦可根据其织线颜色的不同,分为“素锦”和“彩锦”两大类;
根据其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日用、棺寿、祭祀等类别。在传统手工织锦技艺中,编织一幅侗锦大约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七道主要工序。由于侗锦织造技艺难度较大,侗家姑娘们一般先是从六七岁开始学习刺绣,大约到十三四岁时已具备良好的体力和技术协调性,这时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织锦学习。侗锦历史悠久,早在侗族《远祖歌》(也被称为《起源歌》)中,记载有“鱼骨做梭织花锦,骨针用来缝衣裳”(5)刘雪芹:《西南诸民族典籍翻译研究她们从远古的歌谣中走来》,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00-201页。的诗句。侗乡织锦凭借其少数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功用和纺织技艺,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物化结晶,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通道侗乡,侗锦除了作为绣娘口耳相授的传习工艺品,也成为检验待嫁的侗家姑娘其纺织技艺是否娴熟的“官方”(6)当地侗民讲,早些年几乎所有侗乡女孩都会织布做衣,这是判断待嫁女子是否贤惠的考核标准,业已成为侗族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文化。这里的“官方”即指当地人普遍的观念认知。认证品。此外,它不仅是侗织品中的结晶,也是最能展现侗民“衣”之信仰、“身”之护佑的象征载体(如图2、图3)。

图2 用于年节仪式的男女服饰

图3 生活日用的侗帕

在通道县坪坦乡皇都村侗锦织造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里,室内木质墙面上多见有装饰着蜘蛛纹样或蜘蛛造型的纹饰图案,或悬挂,或张贴于木质墙板上(如图4、图5)。通过向正在织锦的绣娘讨教了解到,侗族在流传的始祖母崇拜系统中,有位名为萨巴隋俄的神,“隋俄”在侗语中的含义即“蜘蛛”,所以“萨巴隋俄”译为蜘蛛祖母。传说因其能力巨大而具有护佑后代的功能,因此侗民相信,蜘蛛就是他们心中祖母的化身并一直沿袭至今。于是蜘蛛及其衍生形象便成为通道百姓衣饰里的主要崇拜对象和织造图案,并将其视为吉祥符号且以抽象的纹样或是真实的图案形象多绘织于侗锦、侗帕上,尤其是在孩童的衣饰、头帕上可多见到类似的蜘蛛纹饰,以此来祈求蜘蛛祖母保佑侗家子孙喜乐安康,幸福成长。

通道侗民信仰观念中的“身”之护佑,将自然神灵符号化,并以审美的表达方式呈现在衣饰上,以一种可观、可感、可悟的审美创造表达着他们对神灵的纯洁信仰。在这方人杰地灵的侗族土地之上,更以一种不是文字的“文字”传奇寄托着侗民们虔诚、质朴、纯良的生活态度与精神愿望。

图5 蜘蛛造型

其次,民俗信仰的广泛性还体现在对“居住”的讲究上。坪坦乡侗寨村落大多依山就势而建,几乎每家每户各自独立成栋。寨内建筑多为干栏式吊脚楼结构,朝向几乎为坐北朝南,随陂度依次错落排布。村寨房屋的用料大多取自优质杉木和山毛竹,层高少则两层,多则三至四层,最底层为架空层,一般用来圈养鸡、鸭等家禽,二层多作粮食储物间,人则多居住于三层或四层。由于近年外出就业人员增多,坪坦乡许多老旧村寨房屋因年久失修已无法住人,在皇都村古侗寨里,仍可见保留有几处最早修建的原始吊脚楼,其余多数房屋已被现代砖石、屋瓦所改造,形成外部“原始”内部“现代”的样貌,与最初的寨房面貌截然不同(如图6)。

尽管古寨建筑在外观上被现代的装饰用材所改变,但侗民对追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生活祈愿仍体现在居住中的礼仪上。如寨里尚有人居住的房屋中,其中堂正壁上都会常年供奉神龛,竖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和宗祠族谱,借此来表达一个家庭对天、地的崇拜,提醒家族子嗣时时将先祖系挂心头,以示其尊睦和谐,敬师尊长的敬畏之心,希望家先的灵魂保佑其子孙后代,人丁兴旺,无病无灾,平安顺利(7)石佳能、林良斌、吴文志:《独坡八寨志》,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244页。(如图7)。此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房屋内外的正门上方都会悬挂艾蒲,门上除了贴春联之外还会额外贴有三张矩形的红色纸符。按当地习俗来讲,每到端午时节这里家家户户的屋门上都会挂“菖蒲”(8)这里的菖蒲不单指草本植物,而是特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端午时节将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或房门上,起到防疫驱邪作用的灵草。,它在当地也叫作“侗福”,并会为孩子制作“侗福符”挂在脖子上,以祈求驱邪避灾、祛毒除疫。这样的习俗说法其实早在清道光年间《神木县志》中有载:“士民角黍相赠,戴艾叶,悬艾虎,门插菖蒲,饮雄黄酒,小儿项臂缠五色线丝以避邪。”(9)〔清〕王致云、朱埙、张琛:《神木县志》(卷二·岁时),清道光刻本。这已成为通道侗乡约定俗成的习俗(如图8)。另外,在横岭侗寨还建有“两圣宫”,室内设有伏羲、黄帝的牌位,两侧对联上还写有嫘祖、太昊、祝融等始祖的神名,可见侗家人对人文始祖的崇拜真真切切地实践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图6 外观被改造的房屋

图7 “天地君亲师”牌位

图8 饰有纸符、菖蒲的外门

通道侗族是一个崇尚信仰的民族,他们的信仰崇拜不只表现在对个体的住宅布置中,而更多的体现在那些承载村寨集体活动和仪式性公共建筑的装饰上。其中,坪坦村和横岭村作为坪坦河流域重要的码头村寨,由于其地理位置重要,这两处村寨中至今仍保存并沿用着祖先遗留的城隍庙且香火一直旺盛。该地侗民们认为城隍庙维护着整个村寨的安全,并掌管着全寨人的生死祸福以及命运财富。所以,他们通过将崇拜、信仰的神灵形象拟人化,赋予它们同人一样生活所需的住宅建筑,以起到对百姓们自身“求生、趋利、避害”(10)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页。的生命护佑与精神慰藉。此外,通道侗族各村寨的寨门样式也各不相同。据当地侗民讲,每个寨的寨门要与一个寨子的整体建筑相协调,修什么样的寨门是要由全体寨民讨论决定的。因此,在侗族有着“百里不同样,千寨不同门”的说法。(11)《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关于各村寨里的其他公共建筑,包括风雨桥、鼓楼、城隍庙、孔庙、萨坛、戏台等,这些集体建筑一般用于村寨集会活动、祭祀娱乐、礼仪节庆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公共建筑的翘檐和结顶处大多装饰有龙、凤、狮、牛角、葫芦、鸟等图腾造型,而丰富多样的动物图案装饰在不同的建筑物上都有其特殊的造型和意义(如图9至图11)。

图9 土地庙

图10 两圣宫

图11 两圣宫内牌位

在风雨桥头和鼓楼上,其翘檐上都分布有龙、凤等图腾的造型图案,它们在分布的位置上大多为凤图腾在上、龙图腾次之。据考察通道侗族历史和习俗文化得知,早先,这里的侗民延续着其母系氏族社会秩序的遗风,崇尚以“女”为大。因此,以物喻人即以凤代表女性,龙代表男性,而呈现在建筑装饰上自然也就形成凤在上、龙在下的位置布局(如图12、图13)。时至今日,坪坦乡诸村寨里七八月份的风雨桥廊上仍能时常见到带孩童、玩纸牌、下象棋的男性侗民聚会的场景,而女性侗民们则更多见其忙碌、奔波、劳作于田间地头,渔猎采种,或许这也得益于通道侗族世代因袭的传统风俗影响下所带来的当代文化景观(如图14、图15)。

图12 鼓楼檐饰

图13 风雨桥头

图14 鼓楼集会处

图15 风雨桥廊内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2)〔清〕顾禄:《清嘉录》,“序”,引自耿文辉:《中华谚语大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0页。坪坦乡之所以成为通道侗族百里侗文化长廊的重要乡镇代表,自然是拥有众多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与习俗文化。如平日村村寨侗民们每年正月初一都会在寨里鼓楼的广场前集会祭祀,举行侗族一年一度的“架水节”、巡游、吃百家宴、打糍粑等闹春民俗活动。在通道侗乡,人们依循母系氏族遗留的社会秩序和生活方式,崇拜着他们共同的原始祖母——萨汉(13)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志》,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萨汉作为通道侗族最高的护佑神,在侗乡百姓们的心中,她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是一位掌管农业、财富、纺织、安全、婚育、宗法等各方面的万能神。凡是村寨要举行重大的活动之前,人们都要先到其坛前祭祀。此外,在每年的年三十夜,寨里的父老乡亲需聚会守萨坛,新建村寨时也需首建萨坛,而且寨民入寨居住前各家各户需到此取回火种方能回屋生火。在坪坦侗乡,祭萨是一个村寨非常重要的祭祀仪式,所以寨里也有“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的说法。祭坛时,全寨的男女需身着侗族盛装,在坛前举行盛大庄重的祭拜礼仪,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康喜乐、五谷丰登。

侗乡民众将虔诚的信仰观念寄寓民俗,又通过民俗活动开启当代社会尘封已久的习俗仪式,并以此来激活传统民族文化。民与俗、传统与现代、世俗与精神的多维交互,这种信仰民俗中的礼俗互动不仅仅满足侗民的精神需求,也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亟须传承与传播民族民俗文化的有力途径。坪坦乡作为百里侗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并承传着丰富多元的特色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无论是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还是少数民族特色民间工艺、习俗及信仰观念,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可遗缺的历史珍宝。在西方工业文明日渐渗透的当前文化环境下,我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也渐趋淹没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文明浪潮之中,洋房大楼、快时尚服装与餐饮、印刷春联、流水线作业等,这些我们眼中的现代文明无一不在充斥并改变着涉及我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或许人们许久没有再见到外婆亲手纳的百衲衣、手工缝制的虎头鞋,以及节庆时日热闹的舞龙队与打春仪式。随时间流逝,民间艺人逐渐谢世,民俗活动渐被漠视,民间文化遭冷眼和排挤的现实境况不容乐观,正如有学者曾说:我们拯救的步伐永远赶不上民间艺人消逝的步伐,但好在我们一直都在追逐、传承与发扬的路上。

人有生命时限,传统民俗文化也一样。通道侗族自治县民俗文化历史深厚悠长,为助力其传承与发展,坪坦乡政府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下,提出了“文化立乡,旅游兴乡”的发展战略,并按照“强基、活文、兴旅”的工作思路,来重点推进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扬工作,积极推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14)《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文化政策》,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官网,http://www.tongdao.gov.cn/tongdao/c101137/singleList.shtml,2019年12月25日。据了解,坪坦乡在响应政策的基础上,不仅致力于发掘、传承古老的民俗文化,更通过践行“文旅结合”的方针,以文化休闲与体验的方式来带动传统民俗活动,传播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兴乡。例如,坪坦乡皇都古侗寨已成为通道侗族文化旅游与研学体验基地的试验田,现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写生团队以及民俗文化爱好者,前来进行文化交流和民俗体验。这样学游结合的方式,不仅促使当地侗民们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利益创收的双赢愿望,更能紧随时代趋势,结合当代大众审美与时下流行的生活方式向人们介绍侗族侗乡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侗乡、热爱侗俗、传播侗文化。

以坪坦乡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凭借其鲜活的民俗文化空间与独特的生活方式,如侗族民间工艺、习俗礼仪、信仰禁忌等民族文化来推动侗乡文化体验、交流和传播,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民俗信仰文化的完整性、真实性及延续性提供了活态参考的价值载体。侗族百姓们将世俗愿望和精神诉求诉诸神灵世界的虔诚信仰时,信仰观念也以其某种精神力量观照与佑护着生活在这方水土间的侗乡民众。

基于旅游兴乡发展的大好时机,通道侗乡适时抓住机遇,可以说这是他们对追求富足生活、对自身民俗文化深感自豪与自信的表现。甚至从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来看,坪坦乡作为通道县百里侗文化长廊的重点代表村落之一,其呈现出的传统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也是构成现代社会文化生态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为圆心,成为众多少数民族中振兴与发扬本民族民俗文化的带动者,颇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与实践价值。因此,我们要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尤其是拥有自身民族特色与价值体系的民俗信仰文化。掌握本土民族文化话语权,不为外来文化所囿,成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时代强国。这不仅是新时代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每个国人的时代任务。

猜你喜欢侗乡侗族村寨侗乡情黄河之声(2021年17期)2021-12-16情满侗乡呀啰耶黄河之声(2021年18期)2021-12-14如今我到侗乡走音乐教育与创作(2020年3期)2020-05-13无蚊村寨丁屋岭红土地(2018年11期)2018-12-19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村寨——海坪彝寨乡村地理(2017年4期)2017-09-18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4期)2017-06-11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2期)2016-05-14感悟侗乡美林业与生态(2016年3期)2016-02-27

推荐访问:侗族 道县 湖南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19/65651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