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苏轼《赤壁赋》经典化试论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孔秋萍

北宋时期,苏轼《赤壁赋》经典化试论的出现是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标志着古代文人对诗歌本质认识的深化,还标志着古代散文文体观念和创作风格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而为宋代文学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与升华,给后人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这一历史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原因,在此过程中,苏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文以载道”“文无定法”等理论观点为指导,提出并论证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的主张。这些观点虽然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赤壁赋》的生平

(一)《赤壁赋》创作的地理位置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历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被历代文人墨客吟诵传颂,还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不但与它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与作者创作时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关。然而,长期以来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究其原因,除了研究者缺乏应有的重视外,还在于我们对这一作品的解读存在着较大偏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轼对其文本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北宋末年,社会动乱不堪,政治黑暗腐败,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面对这一现实,苏轼为了挽救危局,力主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因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士大夫们纷纷加入这场运动之中。苏轼则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代表人物。在这场运动中,他不但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而且在诗文上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些都与《赤壁赋》创作有密切关系。苏轼作为当时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自然受到很大影响,但他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活动又体现出明显不同的倾向。从总体来看,他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儒家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积极投身于变革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从而使他的文学创作呈现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赤壁赋》创作中的自然地貌

宋代诗人大都喜爱山水风光,尤其喜欢描写大自然之美,苏轼也不例外。他在诗歌中大量引用自然界的各种景物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苏轼善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景物,并把景物与他本人的思想感情紧密相连,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他笔下所塑造的自然景象有很强的真实性、典型性、生动性、丰富性及形象化特点,这些都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他善于运用色彩渲染出特定的意境,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常常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正是他的自然观和人生观的体现。他在写作《赤壁赋》时,主要是以景物为载体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他往往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此过程中,他不仅利用一些植物材料来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巧妙地将动物、建筑等素材融入其中。

(三)《赤壁赋》的主要性质

《赤壁赋》作为一篇抒情散文作品,其内容既包括写景状物,也涉及抒怀言志;
既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有对人及其行为方式的描述。因此,《赤壁赋》所反映出来的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些方面都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以及文化风尚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可以从苏轼的其他诗词中得到印证。在具体的描写中,苏轼往往会选择那些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事物,如树木、山川、河流等。同时,他还注意选取恰当的表达方式,如借古喻今、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在此过程中,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缘事而发”的目的,使文章充满了诗情意趣。这种表现手法也为后世许多诗人借鉴利用。另外,《赤壁赋》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不仅能给人们提供欣赏美的机会,还能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

二、《赤壁赋》对宋代的经典化影响

苏轼的身上寄托着无数文人骚客的美好理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他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描写,不但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达出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之情,这些都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古代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源。《赤壁賦》对宋初乃至整个宋朝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苏轼诗歌和诗词理论之间存在一种紧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轼是中国古典诗文发展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苏轼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拓展了诗歌创作的范围,尤其是他把绘画艺术引入文学领域,并取得了很大成就,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创作,《赤壁赋》就是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作为一篇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杰作,它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有着很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赤壁赋》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从写作背景来看,主要集中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后期,他的人生经历与当时社会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他的作品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其题材广泛,手法多样,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抒情咏怀,都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赤壁赋》以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华美篇章。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将诗歌之美推向一个新境界。

《赤壁赋》对宋代的经典化影响表现在两点。

第一,促进了宋人的审美意识发生改变,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加重视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注重“言志”的同时,还要求作品必须做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诗歌与画面的和谐统一。这不但提高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还使其达到了一种完美统一的高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诗歌语言过于单调的局面,让人们领略到诗歌的诗情画意。同时,《赤壁赋》中所蕴含的意境美,也大大提升了作品本身的美学品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形式,并推动了古典诗词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因此,《赤壁赋》被称为“千古绝唱”,使得《赤壁赋》成为后世诗歌的典范之作。它既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又体现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扩大了读者的知识面。由于《赤壁赋》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环境及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制约,而这些因素都对诗歌的艺术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诗人除了要有高超的技巧之外,还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语言的锤炼。例如,“赋体”这一文体,虽然不像小说那样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但它是一种富于抒情意味的文学体裁。其语言特点就是简洁明快、含蓄蕴藉、言简意赅;
同时,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性著称于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此外,《赤壁赋》也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构思。在《赤壁赋》中,作者不但用精练的语言文字来叙述故事情节的进展,而且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例如,在《赤壁赋》中有许多优美动人的词句,而且作者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引用典故、比喻、排比等等。这些写作手法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印象,激发想象,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另外,在情感抒发上,作者更是大胆使用夸张的笔法,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增加意境。

三、《赤壁赋》的经典化审美

(一)《赤壁赋》的诗意语言

苏轼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赤壁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先,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着真情实感。其次,“赤壁诗风”的产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第一,北宋时期的政治环境为它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氛围。第二,苏轼本人也受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的广泛推崇。他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用樸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同时,他又善于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体验融入其中,这些都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此外,“赤壁诗风”还反映了宋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由崇尚自然转向追求理想人格。因此,可以说“赤壁诗风”是宋人审美心理的产物,而这种审美意识正是源于苏轼个人独特的经历和性格。“赤壁诗风”实际上就是一种带有浓重个人化倾向的审美追求。再次,“赤壁诗风”的形成离不开苏洵的影响。最后,“赤壁诗风”所表现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这些既与他的政治抱负有关,也与当时复杂的社会背景分不开。总之,“赤壁诗风”不但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苏东坡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二)《赤壁赋》的经典化韵味

通过对《赤壁赋》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赤壁诗风”是在苏轼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而成的一种美学风格。苏轼把文学同现实结合起来,赋予了“赤壁诗风”新的时代意义:第一,“赤壁诗风”以强烈的抒情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赤壁诗风”是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第二,“赤壁诗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总之,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说,“赤壁诗风”都堪称一座丰碑。同时,它也体现了苏轼的美学精神:一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二是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三是对宇宙万物的观照。这三者有机地统一于其创作之中,构成了完整的“赤壁诗风”美的体系。

(三)《赤壁赋》的美学效果

苏轼《赤壁赋》能获得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震撼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原则,如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意逆志”的表现手法,刚健豪迈的艺术风格,等等。他借鉴和吸收了西方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和创作经验。“以文为诗”“以情感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等手法为苏轼提供了强大的写作方法和想象空间。正是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使得他能够创造出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文学作品。此外,他还积极地投身当时的社会政治斗争,参与各种政治势力之间的较量和冲突。这一切不但使他的作品充满着浓郁的悲剧色彩,而且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所以说,苏轼的《赤壁赋》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其次,他创造性地运用了西方现代的美学理论来阐释诗歌这一特殊文体。他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诗学观念—“意先于言”,认为诗歌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和深刻的寓意才能打动读者;
“诗缘情而绮靡”,强调诗应该抒发人的情感和心灵感受
“兴观群怨”,认为诗歌要善于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感时忧国”,主张用真挚质朴的感情表达爱国之情。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研究古代诗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苏轼的《赤壁赋》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更多的艺术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赤壁赋》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散文佳作,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体现出极强的现实主义创作特征,以至于其文学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猜你喜欢诗风赤壁赋赤壁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草堂(2022年6期)2022-07-19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新世纪智能(高一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8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中华诗词(2020年2期)2020-09-21苏东坡《前赤壁赋》中华书画家(2018年11期)2018-11-29鏖战赤壁(下)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8年7期)2018-09-10鏖战赤壁(上)小哥白尼(军事科学)(2018年6期)2018-09-10学苑诗风散文诗世界(2016年5期)2016-06-18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4期)2014-03-11《赤壁赋》用典赏析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9期)2014-02-28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船山学刊(2004年4期)2004-02-23

推荐访问:北宋 苏轼 试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22/657738.html

  • 相关内容
  • 09-22 水怪

    向立成一“听说没有,黑泽湖出现了水怪。”“啥,水怪?就像尼斯湖水怪一样?”“尼斯湖水怪是啥?”“尼斯

  • 09-22 不必(外二首)

    朱秋月不必东奔西走刻意寻找一种意义不如就这样 站着什么也不做让阳光爬上你的鼻尖钻进你的发梢让微风轻抚

  • 09-22 自厦门泛海登鼓浪屿有感

    [晚清近代]陈去病西风落日晚天晴,列岛遥看战一枰。番舶正连鹅鹳阵,怒涛如振鼓鼙声。凭高独揽沧溟远,斫

  • 09-22 汪鸽来:诗二题

    汪鸽来雨中茉莉日照江南雨骤涟,初秋潋滟苜蓿园。楼台肃立承瑶露,茉莉清馨笑境缘。上水滂沱天恣意,小荷綺

  • 09-22 史烨:诗二题

    史烨雪思瘦枝疏影向晴空,萬点幽香冰雪中。亭上折梅何处寄,原来驿使是东风。吟忘忧谷群英河畔起高楼,山谷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