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孙莎莎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机构,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安全,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借助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单位能够有效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推动各项工作的高效实施。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控环境建设不到位、监督评价有待强化、评价流程不科学等,需要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

内部控制有效性指单位构建和实施内部控制,并且对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所能够提供的有效保障的程度,包含了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内部控制有效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内控目标实现的程度,一方面,强调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与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具备较高的效率。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界定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设计的有效性,要求在对内控制度进行设计时,能够梳理好不同内部控制要素的相互关系,确保相关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循内控制度的要求,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功能切实发挥出来,推动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单位应该做好对于权责利的优化配置,强化风险管控以及监督激励,将内控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内控目标的顺利实现。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主要目标,是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找出内部控制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推动内控结构体系的持续优化和完善。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做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1]。

内部控制具备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其会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发生相应变化,继而带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改变。想要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需要通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内控评价,找出现有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对内控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帮助单位改善内部管理,消除潜在问题,从而推动单位的健康发展。第一,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可以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在单位内部营造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第二,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能够加深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运行情况的了解,确保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三,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能够为内部制度的贯彻实施提供良好支撑,发挥出一定的约束和威慑作用,督促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法和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第四,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相关信息需要交给上级部门进行检查,帮助上级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判,也可以为信息使用者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明确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性。事业单位内控评价体系建设中,应该实现对于单位各个层次的全面覆盖,要求评价指标能够同时包含整体性指标和流程性指标,各层级指标应该具备良好的逻辑关系,体现内部控制的全员性、全程性和全面性,形成完整且层次清晰的评价体系。二是科学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建设中,应该结合相应的科学理论,保障指标设置的科学性,确定好指标权重以及相应的处理数据,从单位机构设置以及经济业务实施情况着眼,推动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以此来保障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三是可行性。事业单位在实施内控评价工作时,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对照内部控制的目标,设置具备良好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将单位内部控制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2]。

(二)完善内控环境

一是应该做好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的优化。事业单位应该高度重视内控评价工作,设置专门的领导小组,单位负责人担任组长,从各部门中选拔具备内控知识的人员担任小组成员。单位应该依照相关财务制度以及管理规定,对内控制度进行及时更新。二是应该强化内控意识,引导全体职工树立起全面内控意识,领导则应该发挥出引领作用,定期在单位中组织内控主体评价活动,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应该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完善,推动岗位轮换制度的贯彻落实,强化职工对于其他岗位的认知,规避定岗定职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和问题。三是应该做好对于职工综合素质的培训及考核工作,具体内容应该包含资金结构、会计处理等,将培训与考核纳入职工工作能力评价中,若其综合能力不达标,需要暂停现有工作,开展强化培训,在培训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

(三)健全内控制度

事业单位在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推动内控制度的完善。具体来讲,一是要求领导层在自身管理领域,做好内部建设工作,设置主要负责人负责内控制度建设及应用的有效性。领导层应该将自身的职能切实发挥出来,对内控制度、工作报告等进行审议,组织内部文化宣传等相关工作,推动内控建设的常态化。二是应该在部门中设置好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由内部审计机构牵头,做好风险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记录。风险评估的内容应该包括内控组织、内控机制以及内控队伍的建设情况。事业单位在对内控制度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好内部管理机构的分工以及制约关系,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离,要求岗位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三是在业务层面,内控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对资金收入问题的处理,必须在相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优化预算管理制度,推动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规避舞弊行为[3]。

(四)强化监督评价

事业单位需要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如内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有效的监督控制能够为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提供良好支撑,不仅可以对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也可以对内控制度建设和应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实践角度,需要对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进行明确,设置规范化的流程,确保监督工作能够实现对单位关键部门及岗位的全面覆盖。考虑到事业单位本身的性质比较特殊,内控评价的落实需要考虑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内控设计和内控运行两个方面,落实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内控制度和机制的执行情况、业务活动是否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实施等。单位方面应该赋予内控人员相应的权限,提升内控监督的有效性,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管控,规避重大风险和差错。应该对内控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增加风险评价指标、评价依据、风险整改等相关内容。另外,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将内控评价报告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在完成报告的汇总整理后,形成部门内控评价报告,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应该做好评价监督机制的优化,找出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改正工作。

(五)提高人员素质

想要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就要做好人员管理,切实提高人员素质。新常态下,内部控制人员应该积极学习最新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树立起创新观念,依照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战略的优化调整。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应该及时转变发展观念,在职工培训中增加岗位交流的内容,推动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对于能力提升迅速的职工,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职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在落实教育培训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历高就不参加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实现专业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各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因此在人员培训中,也应该加强对职工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4]。

(六)优化评价流程

在确定具体内控评价内容和评价体系后,需要做好评价流程的优化工作,以科学的评价流程保障评价活动的贯彻实施。具体来讲,一是应该立足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好内部控制关键点以及高危区域,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帮助管理层掌握好业务活动的实施情况,优化评价结果应用。二是应该设置专业的评价人员,对评价人员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考核,确认考核结果达标的情况下,才能从事内控评价工作。三是应该对内部控制的流程、目标等进行明确,合理分配人员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内控评价环节出现矛盾冲突。

(七)设置信息系统

一是应该在单位内部设置相应的内网办公系统,确保部门之间可以实现对于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高效传递,提高内部沟通的效率。二是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设置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做好关键业务流程的审批工作,推动审批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切实提高财务数据传输和应用的效率及效果。三是应该设置相应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借助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在内控一体化管理系统与单位业务活动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四是应该落实好外部沟通工作,设置好相应的信息公开机制,拓展信息传输渠道,提高单位办公效率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某事业单位负责所处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绿化造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工作,成立于1970年,归属于地方政府管辖。2020年,该单位开展了相应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设置了专门的内部控制实施机构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针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分工进行了明确,开展了考核工作,为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提供了良好支撑。

笔者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分成了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是优秀(90—100 分)、良好(80—90 分)、及格(60—80 分)、较差(40—60 分)以及差(0—40 分),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在单位管理层进行发放,主要问卷对象是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人事部门中工作时间超过3年的人员,一共发放问卷40 份,回收问卷38 份,有效问卷36 份,有效率达到90%。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中,设置有一级指标五个,分别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互动、信息与沟通、评价与监督;
设置有二级指标19 个,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赋予指标权重。从保障内控有效性评价结果直观性的角度,设计的评价得分总分为100 分,内控单位层面评价指标和业务层面评价指标分别为60 分和40 分。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单位内控评价分值为80.36,依照预先设置好的等级可以明确,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等级属于“良好”的范畴,说明内部控制措施相对有效。结合单位内控评价结果分析,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得分分别是78.52 和83.13,前者处于“及格”等级,后者处于“良好”等级。对二级指标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方面相对薄弱,需要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必要的风险防范工作,及时对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进行弥补。业务层面得分最高的指标为资产控制、合同控制和政府采购业务控制,单位应该继续做好对于经济业务的管控工作,推动相关管理措施的持续优化和完善,以此来实现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5]。

总而言之,新常态下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可以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确保其履行好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从事业单位角度分析,其应该从多个方面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规范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做好内部运营风险的防控工作,打造出科学的内部制约机制,促进单位服务效能的提高。■

猜你喜欢设置事业单位有效性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少先队活动(2021年4期)2021-07-23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大众投资指南(2020年10期)2020-07-24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本刊栏目设置说明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年1期)2015-12-27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15年3期)2015-12-01

推荐访问: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 评价体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23/65817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