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正虚痰瘀,相致为患,交结难解”探析

【www.zhangdahai.com--其他范文】

王玉清 张华东 陈锐 江梦瑶 梅晴晴

【摘 要】 通过对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正虚痰瘀,相致为患,交结难解”的探析,掌握正虚、痰瘀致痹的动态病机机理,即“虚生痰瘀,痰瘀致虚,虚痰瘀互为因果”的演变规律,分析正虚和痰瘀之间的互生关系,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痹病;
虚邪瘀;
正虚痰瘀;
相致为患;
娄多峰

全国名老中医娄多峰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娄多峰教授从事痹病临床研究、治疗70余载,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完整的中医风湿病理论体系——“虚、邪、瘀”治痹理论体系。其学术经验被国内外科技文献频繁引用、传播,治痹理论被收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写的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1]。

张华东师承娄多峰教授,继承和发展其学术思想,长期专研其“虚、邪、瘀”理论体系,结合临床实践,从深层次剖析“虚”“邪”“瘀”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痹病的病因非独风、寒、湿三邪,亦可因正气亏虚、痰浊、瘀血等非外感因素所致,正虚、痰瘀互为因果,相互为患,正虚可致痰瘀,痰瘀亦可致正虚,最后均可致痹,痹久之后又可反之致正虚、痰瘀。虚、痰、瘀相生相成,如不能阻断此交恶,痹病必进难愈,变证丛生,故张华东通过对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正虚痰瘀,相致为患,交结难解”的探析,掌握正虚、痰瘀致痹的动态病机机理,即“虚生痰瘀,痰瘀致虚,虚痰瘀互为因果”的演变规律,分析正虚和痰瘀之间的互生关系,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将其整理之,现总结如下。

1 因虚致痹,痹久正虚

娄多峰教授提出:“痹病或因虚所致,或因痹久正虛,正虚是必然的。”表明正虚是贯穿痹病发生发展的始终,亦对痹病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痹病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先存在“正虚”的状态,认为虚是发生痹病的内在因素,张景岳认为:“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是正气不足导致气滞血瘀、脏腑虚损,使痰瘀等病理产物形成,痰瘀交结阻滞经脉,发为痹病。其次,正虚为痹病日久的最终结果,久痹者,本有六淫外邪伤正,又有痰瘀为患使正更虚,叶天士也曾说过:“凡痹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为败瘀浊痰,混处经络。”由此可见,痹久之下无完气,气损及血,气血虚弱,必会出现脏腑虚损,正气不足之象。

纵观痹病的发病过程,除外邪以外,气血阴阳亏虚会致“痰瘀”,“痰瘀”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交结日久,则又可伤及气血阴阳、脏腑。综上所述,痹证的产生是以正虚为首要条件,而痹久的最终结果定会导致正气不足,正虚贯穿痹病始终,故正虚在痹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为先虚而后痹,久痹而重虚,虚之虚者为甚虚。

2 阴阳脏亏,虚生痰瘀

气血阴阳亏虚是痰瘀生成的基础,脏腑功能失调是痰瘀生成之本[2]。痰瘀同属阴邪,为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凡禀赋不足、气血化生乏源、劳逸失度、病后产后等,均可导致人体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痰瘀,故痰瘀产生的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其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2.1 气血阴阳,虚生痰瘀 娄多峰教授认为:“正虚生痰瘀。”即气血阴阳不足而痰瘀成。气血阴阳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之间,存在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密切关系,具体地说,可概括为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4个方面。在生理状态下,气有赖血生,血借气行,气血能相互依存,相互化生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在气血失调的病理状态下,气与血又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而形成痰瘀[3];
如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就可导致瘀血,或气虚无力化生血液成血虚,血虚是脉管血少,血黏行缓而致瘀血,反之可加重气虚而致瘀血;
血虚者,气亦易衰,气少则行血无力而致血瘀,或气虚摄血功能衰弱,逸出脉外而成离经之血。气与津液,生理状态下气能生津,亦能行津,津液需依赖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输布全身,而发挥濡养全身的作用,而在病理状态下,气虚则津不得布,津液停留,聚而成痰。阳虚是人体元阳亏耗而出现的一种虚证,阳气的温煦、推动、化生等作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明·张介宾在《类经图翼·大宝论》中强调:“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
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阳气充足,则津血得到温煦和推动,输布全身,津血得布则痰瘀难生;
若阳气亏虚,无力温煦和推动津血的运行,以致津血运行迟缓,而成痰瘀。阴虚是机体阴液亏耗,阴不制阳的病理状态,阴液具有滋润人体和制约阳气过度这两个作用,《医匾》曰:“痰本吾身之津液,随气运营。气若和平,津液流布,百骸受其润泽,何致成痰为病。苟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津液受火煎熬,转为稠浊。”《金匮要略》认为:“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究其因,乃阴虚则内热,煎熬津液为痰,或煎熬本已亏虚之津液,致津枯血燥化而为瘀。

2.2 脏腑失调,内生痰瘀 痰瘀是津血不归正化的病理产物,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常均有密切关系。娄多峰教授认为,痹病的发病机理主要责之肝、脾、肾三脏功能衰弱[4],而痰瘀的形成亦可主因肝、脾、肾三脏功能衰弱而致,其中肾亏为主要病因,肝虚乃关键因素,脾虚是重要病因。肝主藏血,若肝血亏虚,血虚阴不维阳,虚火灼烧津血,同时,肝体阴而用阳,肝血不足,势必使肝疏泄功能障碍,使气机运行不利,使血之行涩,水之流止,壅遏于骨节及周围而化痰、留瘀。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亦是生痰之源,若脾气虚弱,或脾阳不足,运化之职不行,则水谷不化,聚湿成痰;
血化生于脾,又统摄于脾,若脾气虚弱,不仅使脾乏统摄血运之职,且不能将饮食精微化生为血,血失脾统则难循经而溢于脉外成

瘀[5]。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为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根本,为先天之本;
肾藏精,主骨生髓,精化血,血之源头在于肾,若精充则血旺,精血同源互化,若肾精不足,化生之气虚弱,气血化生不足,气虚则血运无力而不畅,可渐成瘀血;
肾阳的温煦功能是津血保持常温,不致因寒而滞的重要保证,若命门火衰,阳气亏虚,温煦鼓动无力,则津血运行无力而不畅形成痰瘀[5]。因而,脏腑功能失调是痰瘀生成之本,痰瘀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活动密切相关。

3 痰浊伤正,瘀血损正

娄多峰教授认为,痰瘀亦可致正虚。痰瘀是痹病日久津血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历代医家倡“百病兼痰”“久病必瘀”之说,故痹证日久,则痰瘀必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诸痛》曰:“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清·林佩琴《类证治裁·痹症》称久痹:“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这些均说明痹久入络可形成痰瘀,系为有形之邪,这些病理产物一旦形成之后,不仅失去了正常津血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阻于经络、脏腑,使气血阴阳虚损及脏腑功能失调。娄多峰教授言:“前人有‘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之说,张机创大黄䗪虫丸治久病蓄血、肌肤甲错等,都说明了痰瘀可以导致正虚。”痰为阴邪,易伤阳气,痰浊流注经脉,则壅塞脉络,阻碍气机运行,导致气滞血瘀,则形成痰挟瘀血致正虚;
瘀血亦属阴邪,易伤阳气,且瘀血停留人体日久,可暗耗气血,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气不布津而生痰浊,则形成瘀挟痰浊致正虚。综上,痰阻则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日久而成痰瘀互结,进一步损伤气血阴阳及肝脾肾三脏的功能,从而形成痰瘀致虚。

4 虚痰瘀结,相致成痹

娄多峰教授认为,痹病的发展机制是虚生痰瘀,痰瘀致虚,虚、痰、瘀互为因果。人之病,本于阴阳失衡,虚实易错,先天禀赋不足,或气血化生乏源,或劳逸失度,或病久、产后体弱,患者生理功能被损、被遏,其气血阴阳均有不足,其病理产物痰瘀则生,痰瘀之邪阻于经络、脏腑,则气血津液及脏腑功能更损,此病机发展过程亦可谓虚致实,实致虚,虚则更虚[6],故痹病病机发展过程亦是此种机理,因元气亏损,气血不足,运行无力则气血津液流行迟缓,而致痰瘀,痰瘀又可阻滞人体经脉,而耗损气血,使虚者更虚。因此,人体阴阳失衡,正气虚弱则津血运行不畅,或津血虚少而黏稠,形成痰瘀;
痰瘀日久不去,干着某处,又加重虚损,即是痹病形成的内在机制,这就形成了“虚生痰瘀,痰瘀致虚,虚痰瘀互为因果”的病机特点。可见,正气的盛衰和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痹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正虚、痰瘀是导致痹病的关键因素。

5 小 结

痰瘀的产生是因虚而致,痰瘀形成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耗伤正气,使脏腑质亏形损、功能代谢不利,正虚痰瘀错杂,交结难解[7]。本文在娄多峰教授“虚邪瘀”治痹理论的指导下,张华东通过对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正虚痰瘀,相致为患,交结难解”的探析,掌握正虚、痰瘀致痹的动态病机机理,即“虚生痰瘀,痰瘀致虚,虚痰瘀互为因果”的演变规律,分析正虚和痰瘀之间的互生关系,指导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婁多峰教授生平简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7):封二封三.

[2] 李圣耀,徐浩,史大卓.刍议冠心病的气血津液辨治[J].中医杂志,2017,58(4):300-302.

[3] 郭晓峰,赵延龙,张瑞卿,等.从气血理论浅谈“虚瘀致衰”与“虚瘀致瘤”[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21-223.

[4] 娄高峰,娄玉钤,娄万峰.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311-316.

[5] 于俊生.论痰瘀与五脏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8):340-343.

[6] 王玉清,张华东,陈锐,等.娄多峰教授痹病发展机制——“邪正交争,虚因邪生,痹痿并见”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4):44-45,48.

[7] 张秉新,穆怀萍,张池金,等.硬皮病与虚、滞、痰、瘀的关系思考[J].中医杂志,2016,57(17):1519-1521.

收稿日期:2022-04-30;
修回日期:2022-06-05

作者单位: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32;
3.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通信作者:张华东 北京市西城区北线阁5号,zhanghuadong111888@163.com

推荐访问:交结 为患 探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qitafanwen/2023/0923/65823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