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心包积液病因及误诊分析:心包少量积液要不要紧

【www.zhangdahai.com--慰问信】

  【摘 要】目的:探讨性分析心包积液的病因及误诊原因。方法:随机抽取近一年来我院就诊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心包积液病因依次是结核性5例,肿瘤性4例,心力衰竭性,结缔组织病2例,其他病因及诊断不明的3例。误诊2例。结论:不同时期心包积液病因构成不同,肿瘤成为当前心包积液的首位病因。
  【关键词】心包积液;病因;误诊
  
  心包积液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病因较多,临床特异性表现较少。其明确诊断受检查条件、检查手段、诊断思路等影响较大,误诊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诊断治疗技术进步。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医院,病因差异较大,尤其是大量心包积液,本文就近一年来我院就诊的16例心包积液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岁~73岁,平均年龄56.3岁。并根据心脏超声检查显示液性暗区<15 mm、15~30 mm和>30 mm将心包积液的积液量分为小、中、大量。
  1.2检查方法取坐位或半卧位30°,暴露前胸及上腹部, B超床旁定位测定最佳进路、深度,选择剑突下径路或心尖部, 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一般取剑突与左肋弓夹角,穿刺针与腹壁30°~45°。
  2结果
  16例心包积液患者经检查后,病因依次是结核性5例,肿瘤性4例,心力衰竭性,结缔组织病2例,其他病因及诊断不明的3例。误诊2例。
  3讨论
  心包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病因诊断有时困难极大。且心包积液的病因随着时间推移有所变化,如吴金义等[1]及张文等[2]早期报道的结核性占首位。其原因为:①生活水平、环境的改善及普及预防免疫使得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下降;②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致使心包转移或原发肿瘤增多;③临床检测手段和技术的提高。心包积液的病因很多,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等因素的影响。尤其老年人常合并有多种疾病,感觉迟钝,表达能力差,易被其他系统疾病或原发病所掩盖,导致诊治延误。心包积液的诊断主要依据为:(1)发热、盗汗、乏力、消瘦;(2)心包以外组织器官(肺、腹腔、淋巴结等)存在活动性结核病灶;(3)血沉明显增快;(4)心包积液为渗出液或血性;(5)抗结核治疗有效。心包穿刺置管术可以达到多种目的,首先直接解除心脏压塞,省去了反复穿刺导致组织损伤,减少心包穿刺的直接风险,也有利于反复抽出心包积液或直接充分引流,更有利于肿瘤病人心包腔内应用抗肿瘤药物[3]。心力衰竭性是前几位的病因之一。心脏病引发的心力衰竭性心包积液的不断上升与人口的老龄化有关,但是由于心包积液一般为少量和中等量,其临床症状往往不重,所以所占比例较低。上述改变考虑与以下原因有关,MRI、ECT等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提高了肿瘤的诊断率;掌握熟悉的心包穿剌技术提高了心包穿剌率,利于心包液肿瘤细胞检查;各种致癌因素的增多使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
  本组误诊中,主要是肿瘤性心包积液误诊为其他病因,本组2例误诊中,1例为未常规心包穿刺查肿瘤脱落细胞,心包积液检查项目不足,未能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1例为临床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不全面、细致。肿瘤性心包积液明显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①各种致癌因素增多;②肿瘤标记物及kjhkt[4],流式细胞术行DNA倍体分析[5]等方法。结核性在城市人群中明显减少,随年龄增长,甲减也是一个常见原因。心包积液的性质也与病因有关系,14例血性心包积液中,12例为肿瘤,2例为结核,提示血性心包积液以肿瘤多见,主要与瘤细胞广泛转移侵害。
  根据心包积液中脱落细胞检查和胸片、CT等检查证实,肿瘤性心包积液大多数为转移癌,原发性病灶以肺癌最多。此与国内外文献报导一致。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大多为血性[2],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广泛转移扩散。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其并发症越来越多,其发生与导管直接穿破冠状动脉,使用抗凝剂导致出血性心包炎有关。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技术日臻成熟,其发生率会越来越低。心包穿刺置管术可以达到多种目的,首先直接解除心脏压塞,省去了反复穿刺导致组织损伤,减少心包穿刺的直接风险,同时又便于明确诊断,也有利于反复抽出心包积液或直接充分引流。而在常见误诊原因如下:①心包穿刺未做或做得次数太少,以致细胞学检查不能进行。②分析病例不全面,只考虑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③多种疾病病因并存时,诊断较困难,慎用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综上所述,要提高心包积液病因诊断的正确率,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体格检查,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对于暂时无法确定病因的患者应尽可能及时随访,复查相应检查项目以提高确诊率,切忌主观臆断。
  
  
  参考文献
  [1] 吴金义,陈玉华,麻薇,等.689例心包积液及误诊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1998,13(3):152-154.
  [2] 张文,严晓伟,付向东,等.心包积液原因待查的病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1,6(2):89-92.
  [3] 刘昕,刘炜,张帆,等.结核性心包炎36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6,28(2):80-82.
  [4] 屠莉莉,郭德祥.383例心包积液病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5] 张继文,靳艳,郑勇.恶性心包积液20例临床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2,12(12):697.

推荐访问:心包 误诊 病因 积液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weiwenxin/2019/0328/419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