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例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www.zhangdahai.com--先进事迹材料】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鳝鱼血;牵正散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4―0088―01
  
  笔者自2007年12月以来运用中药内服结合针刺,鳝鱼血外涂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13岁;病程2~7d,所有患者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起病突然;②患侧眼裂增大,上下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皱眉试验阳性;③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并向健侧偏斜,吹气鼓腮试验阳性;④病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露齿。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牵正散加味:小白附子10g,僵蚕15g,全蝎10g,黄芪20g。羌活10g,细辛5g(后下),川芎10g,白芷10g,防风10g,桂枝10g,红花5g,甘草10g,蜈蚣3条。天麻15g,钩藤10g,蝉蜕10g,白芍10g。上方小白附子开水先煎1h,纳诸药,3天1剂,每日服3次,连服2周。
  2.2 鳝鱼血外用每晚睡前将鳝鱼血涂患侧面部,以鼻梁上至额头,下至人中沟为界,次日早上洗净,连用2周以上。
  2.3 针刺治疗取穴:太阳、攒竹、颊车、地仓、翳风、四白、迎香、双侧合谷、曲池、阳白、开始时宜浅刺,1周后斜剌,每天1次,1周为1个疗程,连刺2周以上。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皱眉与闭目正常,鼓腮时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留食物残渣,谈话和笑时口角无歪斜,病侧面部板滞、麻木、松驰等症状消除;有效: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诸症明显减轻;无效:经过治疗后,诸症未减轻,或减轻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16例,有效2例。
  
  4 体会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属祖国医学“外风”、“口眼斜”范畴,本病春秋两季为多见,不分年龄,大多为20~45岁,男性偏多,中医认为本病的原因,多因络脉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入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治疗以解表散寒,祛风通络,补气活血,方中羌活、细辛、白芷、祛风,散寒通络,小白附子散寒逐风较佳,专治口眼喁斜,桂枝温经通阳,川芎、红花行气活血,全蝎、僵蚕祛风镇痉,黄芪益气增强正气以祛邪,蜈蚣、天麻祛风通络止痉,防风、钩藤、蝉蜕,有疏风之用,白芍、甘草有缓急之用,诸药合用,解表散寒,祛风通络。本病为风寒侵入阳明,少阳脉络,故取翳风、地仓、颊车,疏散风邪,颊车、地仓同属阳明,以推动经气,阳白属少阳,与足阳明经交会,专治口眼涡斜。合谷、曲池善治头面诸疾,针刺取面部俞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补气行血、濡养经筋,祛邪通络,配合中药起到协同作用,使患者机体内在功能被激活,而鳝鱼血有较强的通络作用,又有养血祛风,调和气血之效。

推荐访问:面神经 麻痹 疗法治疗 综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xianjinshijicailiao/2019/0423/9045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