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半命题作文400字 [半命题作文写作备考策略]

【www.zhangdahai.com--证明范本】

  【考点趋势】    半命题作文是介于话题作文与全命题作文之间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据笔者统计,2011年全国132道中考作文题中,半命题作文43道,约占题型百分比的32.5%,与2009年的22%、2010年的25.9%相比,有了很大增幅,成为中考作文命题中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半命题作文仍有可能继续“升温”,因此,同学们要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并着重掌握以下备考策略。
  
  【题型特点】
   在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半命题作文主要有三种呈现方式:其一,无提示补充型。即文题中没有任何明显的限制语与修饰语,命题人只给了题目的一半,另一半需要考生根据已给出的部分分析题目需要补充的内容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中搜索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以此确定主题。主题确定后,再根据这个主题选择恰当的词语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其二,供选补充型。该类文题在题干中给出了可供填充的词句,让考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素材筛选适合自己表达的相关内容填写在空白处,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需要说明的是,所给的备选词句都只是提示性的,数量也是不确定的,考生在选择的时候,可以从备选词句中选取,也可以根据已命出部分所指的意向以及备选词句的样式,按照自己的构思另行补充。此类文题与前类文题相比,考生只需选择所供词语填补完整题目即可,审题难度明显下降。但因限制了写作的范围与内容,题目有供选词句,会导致不少考生作文标题雷同。因此要想脱颖而出,同学们就得读出文题背后深层的立意导向。其三,材料补充型。就是指在题目的前面或后面给出一段文字材料,同学们在写作时要依据材料提供的主要信息,按照题目已命出部分所表达的意向,提炼或选择合适的词句将题目补充完整。文题中所给的材料可从多个维度为同学们打开写作思路,有立意上的启发,还有选材上的帮助,易唤醒同学们的写作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灵感。相比前两种文题,材料补充型文题显然增加了审题难度,也就是说,需要同学们首先理解材料,然后分析材料,提炼出适合自己写作的词语来补充完整题目。
  
  【方法指津】
   从形式上看,半命题作文题是全命题作文题的“半成品”。因此,我们可以说,半命题作文的应考技巧之一就是将半命题补题变为全命题的技巧,而补题之关键在于审题。
   一、仔细审题明要求。
   即在审读文题时,同学们要反复琢磨题目已命部分的含义,抓住关键信息,充分接收其中的有用信息,掌握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这个要求包括以下方面:一要明确文章体裁的要求。有些半命题文题,题目本身就带有文体倾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写作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但必须要在构思中努力突出选定的文体特征。二要明确选材、中心、感情色彩等要求。三要明确填词拟题的要求。此要求一般针对供选补充型文题,即在填补题目时,只能选用提供的词语作文。如2011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作文题“我们的快乐来自______”,规定补题只能从“成功”“坚持”“梦想”“爱心”这四个词语中选择,否则即被视为偏题。
   二、拓展思维巧补题。
   半命题作文的关键是补题,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同学们在补题时要运思在先、仔细斟酌,要以“我”为中心,以内容“熟”为重点,以立意“新”为前提,以切入点“小”为上策,扬长避短,补出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具体说来,运思过程中必须着重注意两点:
   1.多角度拓展思维来补题。同学们在半命题作文题的补题过程中,如果能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甚至采用逆向思维,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角度拓展思维补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①从立意角度补题。即在补题时,根据你在文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来填充题目。②从凸显材料的角度补题。③从点示范围角度补题,即补题时根据题目已命部分的提示范围填充题目。④综合诸因素补题。这种补题方法最为自由,因为它既能为同学们确定题材,又能为同学们凸显立意方向。当然,多角度拓展思维补题,必须严格遵循一个前提:符合要求、切中题旨。
   2.用心“过滤”求新颖。半命题作文题的补题环节是作文构思的预热与启动,补充一个字一个词,看似简单,但内中颇有奥妙。同学们要想获得独特精巧的补题内容,要循着一定的原则去拓展思维,要明确待补内容所体现的目标,扬长避短,迅速在脑海中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物或事理。补题时,可能会想起好几个词语,这时你需要把想出来的都迅速在脑子里“过滤”一遍,选填上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最能写出新意的词语。譬如201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怀念______的日子”,如何补好这个题目呢?除了紧扣以上要求外,同学们还要注意下面三点:①补充你最想说的内容。最想说,才会有话说,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和激情,才有望做到“下笔如有神”。有位考生,最疼爱她的奶奶去世了,这激发了她的写作灵感,她将题目补充为“怀念奶奶的日子”,心中的情思和想对奶奶说的话,一时间像泉水一般涌出来,于是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中考佳作。②补上令你心动的文字。面对“怀念______的日子”这一文题,大多数考生都补写成“怀念初中三年的日子”,叙述对初中生活的留恋以及和同学老师在一起的欢乐等。这样写的人太多,造成了内容的雷同,使阅卷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因此结果只能是与高分无缘了。其实,同学们可以另辟蹊径,如将上面的题目补成“怀念微笑的日子”“怀念沐浴在伊甸园的日子”“怀念缕缕书香的日子”等,这样就能更好地拨动阅卷老师与你情感共鸣的心弦。③补填令你感到新奇的事物。每个人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希望先睹为快。同学们补充题目时,应该好好在大脑中搜索一下,找一找令自己感到新奇、激动而又富有积极意义的材料。虽然大家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这点上却是一样的。如有一考生将上面文题补填为“怀念父母团聚的日子”,文章叙述了父母外出打工后“我”从寂寞的日子里找到安慰的心路历程,抒发了自己青春成长中对“寂寞”的独特感受。
  
  【误区警示】
   最后还要提醒同学们,笔者在今年中考阅卷时发现,有些考生在补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中“自我命一半题”的有利条件,仅仅着眼于内容是否“好写”,是否“耳熟能详”,而不是怎样能“写得好”,怎样能“出新”。这种功利和短见,势必导致自己拟的题目反“将”了自己的“军”,进入下列误区:1.补题俗套,选材雷同。这种问题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写出的作文“撞车机率”也相当高。譬如2011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作文题“藏在______的秘密”,不少考生由于思维闭塞、缺乏创新,按照传统的思路把题目拟为“藏在心中的秘密”,这样一个毫无特点的题目很难写出新意。2.拟题宽泛,难以下笔。譬如201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作文题“______如此美丽”,很多考生不知深浅,补题为“大自然如此美丽”“人生如此美丽”等。显然,拟出这样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要写深写透很难,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脱离文题,我行我素。有些考生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譬如2011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作文要求以“因为有______,我更______”为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为“因为有个性,我更美丽”。这本来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文题,但考生在文章里却大谈一些名人的个性,这显然与所拟文题相距甚远,造成失分。前车之鉴,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重视。
  
  素材拾贝
  
  成功的因素
   积累前言:成功,每个人都期待,可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而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调整好心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首要因素。成功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执著、奋斗、创新、信念等。有了这些因素作为基础,那么我们离成功的距离就会很近了。
  做一只跟不上队伍的毛毛虫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他选择的毛毛虫有很强的跟随习性,它们总是盲目地跟随前面的毛毛虫爬行。
   法伯把若干只这种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
   毛毛虫们开始爬行了。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一圈接一圈地爬,心安理得,趾高气扬,谁都不肯落后。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不停地转圈,一连7天7夜。终于,毛毛虫们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为什么要一味跟随前面的毛毛虫爬行呢?大概是因为“怕”了吧?这些可怜的、身微命贱的毛毛虫,总是怕掉队,总是怕落伍,于是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可是如果能够另辟蹊径,不受生物习性的影响,做一只跟不上队伍的毛毛虫,那么就可以吃在松针丛里,睡在松针丛里,看看天,望望月,赏赏风景,慢条斯理地度过幸福的一生。
  运用解读
   我们不能被潮流牵着鼻子走。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个时候就需要大胆创新,不做徒劳的奋斗。适当地改变一下思维和观念,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没准等待我们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地。
  适用话题
   奋斗与目标 传统与固守 个性与创新
  腔棘鱼的成功之道
   腔棘鱼又称“空棘鱼”,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和进化,其中的一支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其余分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了。
   这个安静的角落就是11000米深的海底。众所周知,人类入海比登天还要难。首先是巨大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1个大气压。在11000米深的海底,压力将高达1100个大气压,在这样的高压下,别说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普通的钢铁构件也会被压得粉碎。还有海底的恶劣环境:黑暗、寒冷!太阳光进入海中很快被吸收。10米处的光能只及海洋表面的18%,100米深处则只有1%了。光线稀少,热量自然难留,水下的寒冷、黑暗可想而知。然而,腔棘鱼通常生活在非常深的海底,并把自己隐藏在海底礁石的洞穴里。在恶劣的海底世界,它们以生存为目标,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在自己创造的历史里痛并快乐地生存着,超乎想象地存在了4亿年!
  运用解读
   生活中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奋进的动力。正如腔棘鱼一样,我们如果每天给自己一点压力,就能学会适应压力,便不会被困难吓倒。学会这样一点一点地磨炼,一点一点地忍受,学会坚持,就可以创造奇迹。所以,我们不要回避压力,而应当乐观地拥抱压力。压力是一笔财富。
  适用话题
   压力与动力 困境与成功 坚持与适应
  【闫景新/供稿】

推荐访问:作文 备考 命题 策略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zhengmingfanben/2019/0317/1958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