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针法治疗面瘫17例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www.zhangdahai.com--自查自纠报告】

  指导:管遵惠   关键词:双侧取穴;管氏针法;面瘫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2―0031-02
  吾师管遵惠主任医师,云南省名中医,幼承庭训,尽得管氏针灸之精髓。笔者运用管氏针法治疗面瘫17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7例均为2005年12月~2006年9月在昭通市中医院康复中心治疗的病人,1例为住院病人,其余为门诊病人。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5例、Ⅳ型2例、Ⅴ型2例。
  1.2分型 Ⅰ:起病突然,部分患者于发病前数天,在耳廓后及患侧头面部有轻度疼痛;Ⅱ:不能作鼓腮、吹哨动作;Ⅲ:因面颊肌麻痹,食物易滞留于患侧齿颊间;Ⅳ:患侧鼻唇沟平坦变浅,口角下垂,口涎外流;Ⅴ:泪液外溢,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眼裂扩大[1]。
  
  2治疗方法
  
  2.1取穴 双侧取穴,主穴:双太阳、双地仓、双下关、双迎香;辅穴:人中、承浆,患侧阳白、四白、太阳、下关。
  2.2针刺手法 太阳、下关、迎香为双手进针,余穴为单手进针,轻针浅刺,顺施手法,圆柔和缓,补泻在手。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统计疗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鼓腮、吹哨动作正常,双侧鼻唇沟、额纹正常,闭眼对称,说话、嬉笑无异常;缓解:鼓腮、吹哨动作正常,额纹恢复不完全或鼻唇沟恢复不对称;无效:鼓腮透气、吹口哨不响,口眼歪斜。
  3.2治疗结果 痊愈8例(I型4例、Ⅱ型3例、Ⅲ型1例);缓解6例(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1例、Ⅴ型1例);无效3例(Ⅲ型1例、Ⅳ型1例、Ⅴ型1例);总有效率82.4%。
  
  4讨论
  
  面神经麻痹是指面神经在进入面神经管到乳突孔之前这一段发生了非特异性炎症,从而引起面神经功能丧失[2]。
  本病在中医属“面瘫”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内邪乘虚人中脉络,气血痹阻而致。管老在针治面瘫时,取穴重阴阳,调平衡,无论是面瘫初起,还是中、后期及后遗症,均取双侧穴位,以循经辨证为纲,如手阳明经地仓穴、下关穴、颊车穴,手太阳经颧�穴,手少阳经翳风穴等进行局部取穴,以十二经病候为纬,如手阳明经病候突出则取合谷或足三里,手少阳经病候突出则取中诸或下关,注重整体调节,平衡气血阴阳是治疗的关键,人体是对称体,面部经络也是对称分布的,蕴含阴阳平衡之理,针刺同名经络或穴位就能加强疏调该经络的经气,改善其功能,促进局部病灶的恢复,达到借健侧以补患侧,疗效倍于单侧取穴的功效,双地仓尤能避免“倒借现象”的发生。
  管老针刺面瘫,均让病人取坐位,管老正坐于对面,双手进针(地仓穴采用拿捏进针),轻针浅刺,顺施手法,管老特别强调针身必须与取穴的局部平面垂直,做到针立(针)身正,不偏不倚,进针手法和缓,针感柔而持中,补泻由心,应之在手,壮阳祛寒数九,养阴润燥数六,或一度,或二、三度,总以凤凰理羽收功,致达阴阳冲和。力拒面部针穴过多,手法过大,针感过重,刺激过量,导致后遗症较重而不能痊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针法 治疗面瘫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iyongfanwen/zichazijiubaogao/2019/0423/913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