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安全有效性分析|丙种球蛋白新生儿溶血

【www.zhangdahai.com--教师述职报告】

  【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病;人血丙种球蛋白;安全有效性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胎儿A型或B型,其他血型极少见。本病是由于胎儿接受了母体的(通过胎盘)同族免疫抗体而发病,其发病条件是母体曾接受异种抗原刺激,产生相应的免疫抗体,母体所产生的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胎儿对此抗体具有免疫敏感性而得病。我院采用光照疗法常规药物治疗和光照疗法常规药物加用丙种球蛋白1 g/(kg・d)单剂量冲击治疗的方法,进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现就我院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安全有效性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共收治58例新生儿ABO溶血病,分成两组,进行对照治疗,结果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冲击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安全有效性。
  1.2 方法 本院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病例58份。其中给予光照疗法常规药物治疗的23例(以下称之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1 g/(kg・d)单剂量冲击治疗的35例(以下称之治疗组)。
  1.3 统计分析 从血清胆红素值、平均光疗时间、换血人数比率、平均住院日、晚期贫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分析丙种球蛋白冲击量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安全有效性。
  2 结果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表
  
  2.1 血清胆红素值 统计结果,治疗组35人平均最高血清胆红素值302.24 μmol/L,对照组23人平均最高血清胆红素值324.42 μmol/L。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2.2 平均光疗时间 治疗组平均光疗时间28.4 h,对照组平均光疗时间41.2 h。治疗组较对照组光疗时间明显缩短。
  2.3 换血人数比率 治疗组35人均未给予换血治疗,而对照组23人中2人给予换血治疗,换血率为8.7%。治疗组换血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4 平均住院时间 治疗组平均住院日7.4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9.6 d。治疗组较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2.5 晚期贫血发生率 两组患者均无发生晚期贫血,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6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在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作者单位:138000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儿科(马平);吉林市吉化总医院一院(马方)
  过程中均未发生包括发热、心率呼吸加快、过敏反应、容量负荷过重、溶血反应等不良反应。
  对于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在给予常规光照疗法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1 g/(kg・d)单剂量冲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最高值,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及光疗时间,减少换血次数甚至避免换血,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备临床使用安全有效性。
  3 讨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指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是新生儿溶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发生于母亲为O型而胎儿为A型或B型血时,胎儿由父亲遗传获得母亲所不具有的血型抗原,在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后,该血型抗原即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IgG血型抗体,当这种抗体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胎儿血管外溶血。主要表现新生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等,而胆红素脑病可引起近半数患儿死亡,幸存者常遗留手足徐动、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溶血性黄疸,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也是患儿家属的殷切希望。通常临床上通过波长为427~475 nm蓝光间断照射,即光照疗法;AB型血浆和O性红细胞混合血换血疗法;白蛋白、碳酸氢钠、肝酶诱导剂等药物疗法来降低血清胆红素。虽然换血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免疫抗体及降低血清胆红素,是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有效疗法之一,但是换血过程较为复杂,有发生其他合并症的危险,严重病例需要多次换血,增加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风险。所以,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丙种球蛋白冲击量治疗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即人血丙种球蛋白1 g/(kg・d)单剂量冲击治疗,因其可以阻断Fc受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溶血反应[1]。但丙种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使用时应慎重,且价格相对昂贵。也有研究表明人血丙种球蛋白对于减少部分RH及ABO血型不合溶血患儿的换血次数效果不明显。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产生的抗胎儿红细胞抗原的免疫抗体(IgG)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的红细胞被致敏,致敏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被清除而致溶血反应,这一作用要依赖网状内皮系统含免疫活性片段受体(FC受体)的巨噬细胞介导作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从大量人体血浆中分离提取出的免疫球蛋白,含有90%以上完整IgG及IgG亚型,它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增强双重免疫作用。大量丙种球蛋白进入人体内,可与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通过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而发挥作用,从而阻断溶血过程,减少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产生减少[2]。也有学者认为溶血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作用而发生的,K细胞的FC段IgG受体与致敏红细胞IgG抗体结合而导致红细胞死亡及溶血,丙种球蛋白利用FC段的补体结合点,干扰补体与免疫复合物结合,促进免疫复合物与激活补体的解离,抑制补体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最终阻止了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从而阻止ADCC导致的溶血。此外丙种球蛋白的半衰期与患儿体内抗A(B)生理半衰期大致相等,因此,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应用丙种球蛋白时应大剂量、短疗程、冲击治疗[3]。本组资料中使用静脉人血丙种球蛋白无任何包括发热、心率呼吸加快、过敏反应、容量负荷过重、溶血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从胆红素最高值、光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分析,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一般剂量0.4 g/(kg・d)3 d疗法药物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足够强度免疫封闭作用,所以采用丙种球蛋白1 g/(kg・d)单剂静脉滴注冲击治疗,同时配合光照疗法和药物治疗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亦可弥补无条件换血不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Naseri F, Mamouri GA,Babaei H. Intawenous immunoglobulin in ABO and Rh hemolytic diseases of newborn. Saudi Med J,2006,27:1827-1830.
  [2] 李冬梅,刘晋华,蔡大伟,等.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在儿科临床应用进展.儿科药学杂志,2004,10(1):14.
  [3] 苏营.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观察.中国小儿血液杂志,2003,8(3):126-127.

推荐访问:溶血 球蛋白 新生儿 用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shuzhibaogao/jiaoshishuzhibaogao/2019/0415/7607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