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护理 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www.zhangdahai.com--党员心得体会】

  脊柱结核是骨科的常见病,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脊柱结核中腰椎发病率最高,胸椎次之。因骨质破坏、椎体塌陷、肉芽组织形成使脊髓受压,甚至发生椎体病理性骨折、截瘫,对人体危害很大,而且治疗时间长,护理难度大。我院自2005年至今共收治胸腰椎结核患者30例,采用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中男 19 例,女11 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78岁,均经过X线、CT或MRI及术后病理诊断明确为胸腰椎结核。病灶椎体:胸椎20例,腰椎10例,2个及以上椎体21例,伴不全瘫3例,本组病例均经正规化疗2~4周后行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取骨均为自体髂骨。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本组除有1例因出院后漏服异烟肼后病灶复发行再次手术后痊愈,其余患者恢复良好,胸腰背部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X线示植骨块均骨性融合,无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生活自理。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胸腰椎结核患者大多病程长,病情影响生活和工作,又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迫切想解除病痛,对手术期望值较高,对疾病和手术知识缺乏,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主动关心患者,向其说明保持良好的心情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和修复能力,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的病例以增强患者接受治疗与手术的信心。
  2.1.2卧位护理
  胸腰椎结核患者因局部骨质破坏,脊柱缺乏稳定,术前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利于病灶的局限,且预防病变椎体承重引起椎体塌陷、畸形甚至发生脊髓受压造成截瘫,需向患者耐心讲解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
  2.1.3饮食护理
  胸腰椎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 长期低热、盗汗,尤其是并发寒性脓肿,机体消耗增加,而且手术创伤大。因此,术前对营养低下者应纠正营养不良状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耐心解释饮食的重要性,多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1.4药物应用观察与护理
  胸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前,除常规的术前准备,还应使用抗结核药物至少2~4周至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红细胞沉降率好转,应向患者讲解使用抗结核药物的必要性,告知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反应,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和询问用药的反应,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由于手术的创伤较大,患者大多体弱,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使用持续心电监护,每30min测Bp、P、R、SP02 1次并记录,连续6次后改2小时1次至平稳。严密观察双下肢肌力、感觉、运动功能并与术前做对比,如有肢体麻木、感觉减弱或消失应及时报告医生。
  2.2.2体位护理
  全麻未清醒者取头侧卧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清醒后平卧6h,即可减轻切口张力又可起到压迫止血的效果,以后每2小时轴型翻身1次,尤其是植骨的病人,尽可能向健侧翻身40~60°为宜,以防止植骨块脱落。
  2.2.3引流管的观察
  要注意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并定时由内向外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块阻塞引流管导致切口内形成血肿压迫脊髓。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如在短时间时内引出大量鲜红色的血性液,患者又出现BP下降、P增快、全身发冷等症状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每日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引流量

推荐访问:病灶 腰椎 结核 融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dangyuanxindetihui/2019/0314/1349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