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脂肪性肝病因素与中医治疗]非饮酒性脂肪肝病的发生与哪些因素

【www.zhangdahai.com--个人整改措施】

  【摘要】 脂肪性肝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综合征。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促进肝脏脂质代谢和加速肝内脂肪转运,清除过量脂肪(主要为甘油三酯)在肝内沉积,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脂肪肝;肝硬化;辨证论治
  
  脂肪肝的三种基本治法。目前一般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五种。从脾、肝、肾三脏着手,确立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活血为论活本病大法。立法依据:1.脾主运化、脾主散精;2.脂肪肝病位在肝;3.肾主水、主气化,中医肾对机体能量代谢有调节作用。在明确脂肪肝诊断以后,运用中医学整体观方法,从调控脏俯气血入手,确定辨病论治基本治法,再根据病机演变情况,结合辨证……随症化裁,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1脂肪肝的致病因素
  脂肪肝是常见的肝病之一。对于脂肪肝的认识,很多患者只知其一并不知其二。北京京华友好医院肝病科专家指出,脂肪肝的致病因素有化学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代谢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等。
  1.1化学性致病因素:包括化学毒物(黄磷、砷、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药物(甲氨蝶呤、四环素、胺碘酮、糖皮质激素等)、酒精等,嗜酒一直是欧美脂肪肝和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2.营养因素饮食过多、体重超重造成的肥胖是近年来引起脂肪肝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蛋白质及热量缺乏是脂肪肝的另一重要原因。营养不良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主要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根据原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1.1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因食物蛋白质和能量供给或摄入不足,长期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所致,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落后地区。
  1.1.2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由其他疾病所诱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年长儿童和成年人中发生的营养不良以继发性为多,常见于吸收不良综合征、慢性感染与炎症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消耗性疾病。食物中缺乏蛋白质,即使热量足够也可引起脂肪肝。营养不良引起的脂肪肝主要见于儿童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其中以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与脂肪肝的关系最为密切。
  1.2辨证施治法
  目前认为,痰、湿、瘀、积等病理产物是脂肪肝形成的条件,各种外来因素(病毒、酒精、不合理膳食等)所致的肝损伤则是脂肪肝形成的基础。因此,疏肝理气,健脾消导,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法是脂肪肝的基本治法。常见证型有以下五种。
  1.2.1脾虚痰阻临床表现:倦怠乏力,脘腹痞闷,头身沉重,面部虚浮,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细或濡缓。治法方剂: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方用胃苓汤加减。
  1.2.2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肝区胀满或胀痛,胸闷纳少,嗳气,心情不畅时诸症加重,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2.3湿热内蕴证临床表现:口腻而干,渴不欲饮,脘胀痞闷,大便干或溏黏而恶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法:清热利湿。方用温胆汤加减。
  1.2.4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口干,消瘦,腰膝酸软,肢体麻木,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法:滋养肝肾。方用一贯煎合二至丸加减。
  1.2.5瘀血阻络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甚或刺痛,肋下可及明显肿大的肝脏,并有触痛,舌质暗或暗紫,脉细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消积。方用复元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加减。
  2辨病论治法
  临床所见,多数脂肪肝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得根据脂肪肝的病理特征,理化检查情况及其中医基本病机进行辨病论治。
  2.1基本治法血脂为饮食物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其吸收、输布及代谢依赖于脏腑的协同作用。从脾、肝、肾三脏着手,确立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化痰活血为论治本病大法。
  2.2立法依据(1)脾主运化,脾主散精。《内经》指出:“脾为胃行其津液”,“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提示脾与物质代谢有关。人体所需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以及合成、分解与排泄,主要由胃纳,脾运来完成。倘若脾失健运,脾不散精,清浊不分,脂膏不化,痰浊易生。况且肝病日久,必累及于脾。因此,脾气亏虚,脾阳不振,或脾为湿困,不仅是本病的始动环节,而且影响本病的全过程。健运、消导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2)脂肪肝病位在肝,痰湿瘀血积聚于肝,以致肝失疏泄,肝气郁滞,是本病常见的病机改变。肝主疏泄,人体气机畅达、津液输布、血液流行,全赖肝疏泄功能调节。若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日久,肺、脾、肾等脏腑气化失职,津液输布失常,可酿生痰湿;气滞可引起血瘀,终成痰湿瘀血胶结而成�积。因此,疏肝解郁是治疗本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研究资料表明,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均具有抑制脂肪在肝内蓄积的作用,逍遥散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及退行性变,促使肝细胞再生,说明疏肝解郁,调理肝脾作用的方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脂肪肝作用,便是佐证。(3)肾主水,主气化,主持和调节人体津液的代谢。肾内藏元阴元阳,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推动、激发作用,提示中医肾对机体能量代谢有调节作用。若肾中精气亏虚,气化无力,就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此外,如前所述,脂肪肝的病理基础是“痰湿”,而痰湿乃浊阴之邪,补肾助阳,可以鼓动肝脾的疏运功能,促进津液的代谢和痰瘀的消散。
  2.3基本方药柴胡、郁金、苍术、泽泻、莱菔子、仙灵脾、菟丝子、丹参,泽兰。以柴胡、郁金疏肝解郁,苍术、泽泻、莱菔子健脾祛湿化痰,丹参、泽兰活血化瘀,仙灵脾、菟丝子益肾助阳。若无明显阴虚内热征象,可合附子理中丸或肾气丸加减组方。在上方基础上,适当选加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降脂作用及抗脂肪肝作用的药物,如:何首乌、决明子、山楂、葛根、灵芝、绞股兰、姜黄、大黄、枸杞子等。若谷丙转氨酶升高,选加茵陈、山栀、大黄、白花蛇舌草、垂盆草等。若见肝硬化,选加北沙参、枸杞子、玄参、穿山甲、炙鳖甲、牡蛎等柔肝活血,软坚散结之品。
  

推荐访问:浅谈 肝病 中医治疗 脂肪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gerenzhenggaicuoshi/2019/0328/4185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