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MRI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www.zhangdahai.com--个人整改措施】

  【摘要】目的 评价MRI对脊柱转移瘤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方法 对本组53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对所有病例行SE序列T1WI和FSE序列T2WI扫描,其中41例行增强扫描,5例行GRE序列T2* WI扫描,9例行STIR序列扫描。结果 本组53例病例中,单纯颈椎受累2例,胸椎受累11例,腰椎受累9例,骶椎受累3例,颈胸段受累2例,胸腰段受累16例,腰骶段受累5例,颈胸腰段受累1例,胸腰骶段受累3例,全脊柱受累1例,其中单个椎体受累11例(含单纯附件受累1例),42例多个椎体受累。 结论 MRI对脊柱转移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脊柱转移瘤
  
  脊柱恶性肿瘤70%以上是转移性肿瘤,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累及的部位[1]。X线平片多在转移瘤的中晚期才能做出诊断。核素、CT虽较X 线敏感,但也要到骨破坏发生后才能显示。而MRI作为一种崭新的技术,较放射性核素扫描更敏感[2],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具有高敏感性,正常骨髓内脂肪浸润,脂肪信号为肿瘤信号所代替,可较早显示骨转移,且无假阳性,近年来已成为脊柱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3-4]。本组病例追踪随访了我院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间检查的53例脊柱转移瘤病例,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MRI在脊柱转移瘤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及时检查脊柱转移瘤存在与否、侵犯的范围及程度,对临床医师制定和实施治疗方案极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病例,其中男32例(占60.4%),女21例(39.6%),男女比1.52∶1,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平均52.4岁。所有病例均行MRI检查,其中11例曾行普通X线检查,7例曾行CT检查,无原发病症状的有8例,后经进一步检查找到原发灶,其中1例较为特殊,经多方检查才确诊为肾上腺癌转移。
  1.2MRI成像方法 MRI扫描采用以色列Elscint型0.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体部线圈,所有病例全部采用SE序列矢状位T1WI(TR/TE 500 ms/20 ms)、FSE序列T2WI(TR/TE 4000 ms/156 ms),横断面T2WI(TR/TE 4200 ms/156 ms)、STIR(2400 ms/110 ms/18 ms)。其中41例行增强扫描,Gd-DTPA剂量为0.2 ml/kg。
   2结果
   2.1受累椎体信号变化T1WI表现为低信号41例,混杂信号7例,等信号5例。T2WI表现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16个,高信号34例,其中5例行GRE序列扫描均呈高信号,9例STIR序列扫扫描描病例中有8例呈高信号,1例黑色素瘤转移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41例行增强扫描的病例,增强后受累椎体明显强化的 28例,中等强化的7例,轻度强化的5例,仅1例增强后SE序列 T1WI可见转移瘤与正常骨髓信号相同,难以诊断[5]。
  2.2椎体结构及周围变化 11例单个椎体受累病例中,仅2例椎体明显变扁,1例稍呈楔形改变,其余仅仅信号异常。42例多椎体受累病例中,13例椎体明显变扁,4例稍呈楔形改变,其余33例受累椎体形态无改变,仅仅椎体信号异常而已。4例椎体变扁向后突入椎管,局部脊髓受压,造成椎管狭窄,10例合并有附件破坏,7例伴椎旁软组织肿块影,5例伴胸腔积液,1例椎间盘受累。 2.3转移瘤的部位 本组53例病例中,MRI检查单纯一个椎体受累病例10例,单纯附件受累的1例,其余42例均为多椎体受累,其中仅颈椎受累2例,胸椎受累11例,腰椎受累9例,骶椎受累3例,颈胸段受累2例,胸腰段受累16例,腰骶段受累5例,颈胸腰段受累1例,胸腰骶段受累3例,全脊柱受累1例。
  3讨论
  3.1脊柱转移瘤的临床分型 转移瘤的主要症状为疼痛,早期为间歇性,晚期为持续性。碱性磷酸酶可明显提高。X线分型为:(1)溶骨型:骨破坏呈多发性,鼠咬状或虫蚀状,不规则,无硬化。类似原发骨肿瘤的溶骨型,可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但无骨膜反应。(2)成骨型:转移灶呈斑片状或结节状硬化影,多发,骨外形多无变化。(3)混合型:兼有成骨型与溶骨型的特点。(4)囊状扩张型:少见,呈囊状扩张性骨破坏,多见于长骨,形成颇似原发骨肿瘤(如巨细胞瘤、动脉瘤样骨囊肿)。 3.2脊柱转移瘤的好发部位 骨转移瘤的好发部位,与骨髓的造血功能密切相关,多集中发生在躯干骨,两肘以下的骨质内很少有转移灶发生。而脊柱含大量红骨髓,血运丰富,肿瘤栓子可自由通过各微小毛细血管网选择其适宜的部位生长,故脊柱是肿瘤转移好发部
  位[6,7],脊柱转移瘤好发于老年人的胸段脊柱,尤以T4~11常见。早期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3.3脊柱转移瘤的MRI特点 由于MRI具有三维成像、高软组织分辨率和敏感性高等特点,能够对脊柱整体情况观察,准确显示肿瘤转移发生部位,对骨髓信号的早期变化能够做出诊断。受累椎体出现异常信号,T1WI正常骨髓为较高信号,而转移病灶多为境界清楚的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有异常对比增强。约有20%椎体转移瘤在T2WI仍表现为低信号。脂肪抑制能较好显示椎体中转移灶信号。矢状位扫描有利于显示多椎体转移,转移常侵入硬膜外而造成肿瘤性硬膜外炎,MRI表现为病变椎体后部有异常软组织信号,其脊髓侧限于一线条状低信号,后者为硬脊膜。有人提议采用Gd―DTPA增强MRI扫描以确定肿瘤性硬膜外炎的范围以及同椎体的关系,在检查时,矢状位仍不失为显示硬膜外转移的检查体位。此外,T2WI有利于确定转移所造成的脑脊液梗阻平面及程度。本组病例多为中老年人,其中60岁以上25例,占47.2%;50岁以上39例,占 73.6%。综上所述,本组病例MRI表现具有以下特点:(1)好发于老年人胸、腰段,疼痛为首发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可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可出现病理性压缩性骨折;(2)受累椎体正常骨髓高信号被肿瘤异常信号所替代,病变椎体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转移瘤有明显强化;(3)椎间盘回避现象,即椎间盘不受侵犯,但本实验组有1例受累;(4)脊柱转移瘤经常多发呈跳跃性;(5)附件易受累是转移瘤的特点之一。有学者认为椎体破坏并附件破坏,约 83%是转移瘤引起,而91%的椎体破坏伴有附件破坏。当椎弓根有异常信号的同时伴有软组织肿块时,应高度怀疑是恶性转移瘤。因此附件破坏对鉴别脊柱肿瘤有很大帮助;(6)椎旁软组织肿块多呈分叶状并与椎体相连,其信号和椎体内转移灶信号一致,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呈明显不规则强化。对于单个椎体转移与原发肿瘤的鉴别诊断较困难,了解有无原发肿瘤,有助于诊断,如本组中1例虽诊断为脊柱转移瘤,但经多方检查才最终确定其原发肿瘤为肾上腺癌。
  3.4MRI在脊柱肿瘤诊断中的优势 在本组病例中,做普通X线检查的11例,诊断为脊柱转移瘤的3例,诊断符合率仅为27.3%;误诊病例中,4例诊断未见异常,有1例诊断退行性变,2例诊断为脊柱结核,1例诊断为压缩性骨折。在普通X线正确诊断病例中,受累椎体的破坏程度都较严重,且为多椎体受累。在4例诊断未见异常病例中,椎体形态未见异常,椎间隙和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MRI检查显示椎体内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做CT检查的7例,其中5例诊断为转移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71.4%;2例误诊,1例诊断为椎体结核,1例为骨髓瘤。在检出的5例中,全部为多椎体受累,且椎体骨质破坏较多,大多有椎旁软组织肿块。一般认为椎体转移病变存在两个阶段,即早期的代谢改变和后期的形态结构改变阶 段[8-9],MRI对骨髓变化非常敏感,所以对这两期改变均可充分显示,普通X线、CT只能显示形态结构改变阶段,而对早期的代谢阶段无法显示。在普通X线、CT诊断的转移瘤病例中,病变累及椎体都较重,对于椎体内无骨质吸收破坏,椎旁软组织未见异常的病例中,要普通X线、CT做出诊断是困难的,MRI能显示较小病灶的转移瘤信号,所以临床怀疑脊柱转移或有肿瘤病史、腰背痛的患者,MRI检查应列为首选检查之一,尤其是STIR序列最为敏感[10]。
  3.5 MRI对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评价作用 MRI能准确判定转移肿瘤的部位,能清晰显示椎体受累程度,邻近组织受累情况和椎体后突压迫椎管程度,并可准确显示椎管受压和附件破坏情况,这是其他检查难以比拟的。增强扫描对确定软组织肿块的范围很有帮助。横断位在T2WI及增强T1WI对椎间孔受累有无神经压迫可清晰显示,并有利于确定转移所造成的脑脊液梗阻平面及程度,这是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定预后的重要参考依据。
   总之,X线平片对早期脊柱转移肿瘤诊断受到限制,CT横断扫描对脊柱整体情况判定具有局限性,而MRI不但能早期诊断脊柱转移瘤,检出普通X线、核素与CT不易检出的病变,并能勾划出转移灶的分布、数目、大小及是否侵犯邻近组织,为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信息。
  
  参考文献
  [1]何志义.脊柱•脊髓MRI.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1.
  [2]Avrahami E, Tadmor R, Dally O, et al. Early MRDem-onstration of spinal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radiographs and CT and radionuclide bone scans. J Comput AssistTomogr, 1989,13:598-602.[3]高元桂,蔡幼铨,蔡祖龙.磁共振成像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58.
   [4]汪胜平,赵英明,曾飞雁.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转移瘤的评价.安徽医学出版社,2003,24(6):15-17.
  [5]Miller GM, Forbes, GS, Onofrio BM.Magnetic imagingof the spine. Mayo Clin Proc, 1989,64:986-1004. [6]李明华,陈君彦,詹松华,等。188例脊柱转移瘤磁共振成像分析.中国肿瘤,1999,8(4):184-186.
  [7]付克广,肖江喜,徐馥梅,等。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与评价.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5):378-380.
  [8]Li MH,Holtas S,Larsson EM. MRI of extradural spinaltumors at 0.3T. Neuroradiology,1993,35:370-374.
  [9]彭培立,王炳彦,栗安刚,等.脊柱转移瘤的MRI分析.医学影像学杂志,1997,7(1):2-5.
  [10] 许乙凯.磁共振造影剂及临床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624.

推荐访问:脊柱 临床应用 转移 MRI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gerenzhenggaicuoshi/2019/0406/5936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