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对策【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www.zhangdahai.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摘 要: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层次,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强省,重点和难点在与农村,实现全省现代化,关键在县域经济。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作为突破口,全省经济总量才能快速跃升。
   关键词:县域经济 创新 突破口
  
   1.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地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和敢于创新原则
   各个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一是观念创新。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观念。二是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三是领导方法和方法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变直接干预为提供服务,便忙于应酬为超前筹谋,做到心中有数,追求实效。
   1.2走开放带动和城乡互动原则
   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鼓励农民进县城,聚集镇,走出去,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并推出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城乡互动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之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富裕。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抓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增强县域创新能力
   第一,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化程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首先,应扩大交流、博采众长,树立开放的观念;其次,应除旧布新,具备不大胆进取的精神,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树立创新的观念;再次,应勇于挑战,树立竞争的观念;最后,讲求实效,树立效率的观念。
   第二,创新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县域内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高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2县域三大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县,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在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努力形成以果业、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经济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果。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新活力。
   第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健全和完善县、乡、村和民间农技组织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着力发展民营和劳务经济
   第一,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普遍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二,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4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乡村城市化道路
   根据区域空间发展的结构状况对发展不平衡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从而使大城市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充分发挥它们在区域中的辐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各类城市在功能上的互补形成城市化的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有机结合;再次还可以通过城镇体系发展区域经济,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特殊群体与发展县域经济[R].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6
  [2] 李松志,刘叶飚.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发展障碍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3] 孙柏军.内蒙古宁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作者简介:
   吴春静(1974-), 女,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专业(商务管理方向),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管理工程系教学助理,助理实验师职称。

推荐访问:陕西 对策 思路 县域经济发展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xindetihui/xuexipeixunxindetihui/2019/0322/2813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