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护理体会_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

【www.zhangdahai.com--爱国演讲稿】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护理; 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一种临床急症,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防止再出血的有效措施,围手术期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我科从2005年6月到2009年10月共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6例,通过做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工作,运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5年6月到2009年10月共收治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24~61岁,平均43.5岁,临床诊断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大脾功能亢进,其中有上消化道出血史2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乙肝DNA测定,B超或(和)CT等影像学检查,及上消化道造影和电子胃镜检查。电子胃镜检查示食道静脉曲张Ⅲ°18例,食道静脉Ⅱ°8例,均有红色征,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仍反复出血而急诊手术。本组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出血均得到良好控制,近期未在出血,伤口恢复顺利。�
  2 方法�
  2.1 提出问题 充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时与手术医生沟通,了解手术方式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通过循证方法确定主要护理问题为:腹腔出血、发热、顽固性腹水和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
  2.2 制定护理方案 查阅有关文献,查找相关证据,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2.3 针对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
  2.3.1 腹腔出血 ①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呼吸、尿量等,如出现躁动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血压进行性下降,应考虑发生了腹腔出血,及时协助处理;②保持腹腔引流管及胃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温度及量的变化,若颜色深红,为血性,浓稠,温度暖热,引流液大于100 ml/h或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的血液,应及时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2.3.2 发热 术后应严密监测体温变化,注意发热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及热型,及时与床位医生交流查找、分析发热原因,密切观察伴随的胸腹部症状和体征,注意有无咳嗽、咳痰,有无腹水增加及自发性腹膜炎发生,记录尿量变化,及时检查外周血WBC、PLT变化,判断有无静脉血栓形成。处理以物理降温为主,高热时可配合解热镇痛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要注意体温、血压、脉搏的变化,防止大量出汗。膈下脓肿是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引流不畅局部积血或引流管拔除过早均易导致膈下脓肿发生,术后要保持引流管通畅,每隔4~6 h要挤压1次,发现引流不畅用生理盐水30~50 ml冲洗,仍不能通畅引流要及时协助处理。�
  2.3.3 顽固性腹水 肝病患者肝功能常受损,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下,术后易发生腹水,应遵医嘱及时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鼓励患者早进食,一般术后24~48 h肠蠕动恢复后即可进食。及时正确采集血标本检查血清电解质,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3.4 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 脾切除后外周PLT升高比较普遍,血液呈高凝状态,加之手术导致的脾静脉损伤,常发生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应动态观察PLT变化,隔日一次检查PLT和出凝血时间,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等,PLT计数高于350×10�9/L可遵医嘱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双密达莫,并注意出血倾向,并注意嘱患者多活动下肢,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结果�
  本组16例术后未发生腹腔出血,引流管保持通畅,仅有少量血清样渗液流出,7例手术次日的引流量小于400 ml,至术后第4天基本无液体流出,均在术后6 d内拔管,最短者3 d拔管,恢复顺利。术后第1~2天引流液颜色多为血性,此后转为淡黄色,常规检查符合渗出液变化,无大量血性引流液。3例术后10 d以上拔管,最长者28 d拔管,手术次日引流量在400~800 ml之间,平均550 ml,至术后第4天引流液仍在200 ml以上,其中1例术后14 d引流液仍有100 ml,以后逐渐减少,第28天拔管。本组19例术后发热,占73%,多发生在术后3~7 d,持续1~4 d,体温在37.7~39.0℃,热型不规则,经物理降温均恢复正常。物理降温不能奏效者加用消炎痛栓,也可用复方氨基匹林注射,配合适当的抗生素应用,患者恢复顺利。3例术后发热达2~3周,其中1例为膈下感染经再次穿刺引流体温降至正常。另外2例经查找无其他原因后给予激素地塞米松三天后体温正常,术后血小板计数均迅速回高。�
  3 讨论�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因曲张食管静脉破裂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较高,达37%,内科治疗如不及时止血,极易威胁患者生命,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对于内科止血措施不能奏效的患者及时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挽救患者生命有一定价值,但患者体质较差,多伴有凝血机制异常,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保障患者顺利康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循征护理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与临床专业知识、护理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注重终末评价和质量保证,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肝炎后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多数病史较长,肝功能不同程度损坏,凝血机制障碍,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根据本组患者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文献,找出了4个最常见的病症:腹腔出血、发热、顽固性腹水和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作为护理问题,逐条分析评价,制定了最佳的护理方案,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①腹腔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由于肿大的脾脏与膈肌粘连,有丰富的侧枝循环形成,手术分离时必须切断这些侧枝,如侧枝血管结扎不彻底,凝血障碍严重,肝功能过差,均容易导致术后腹腔出血,在明确原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意识、血压、心率、尿量的观察,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本组16例均未发生腹腔出血;②发热:脾切除术后低热较为常见,本组19例有不同程度发热,其中3例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表现,可能与呼吸道感染有关。3例术后发热达2-3周,其中1例为膈下感染经穿刺引流治愈,2例为单纯性脾热经用激素地塞米松热退治愈;③顽固性腹水:本组3例引流时间较长,引流液多,可能与腹水有关。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多伴有血清白蛋白下降,是造成腹水的主要原因,腹水感染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促进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足量输注血浆和白蛋白,保肝利尿药物应用与限制钠水摄入是控制腹水的主要措施;④外周血小板计数升高: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PLT和WBC常偏低,脾切除后脾功能亢进解除,外周PLT和WBC迅速升高,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术前预案,术后及时检测外周PLT计数,注意观察有无腹痛、腹胀、黄疸加深,询问并观察有无双下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及颜色、温度变化,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做床上运动,经积极的护理干预,未发生各部位血栓,护理效果满意。�
  总之,循征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护理问题,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施有效的护理实践,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陈彩凤.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后的并发症的循征护理.家庭护士,2006,4(10B):32-33.�
  [2] �正秋.肝硬化常见并发症的处理.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521.�
  [3] 梁红霞,蔡学联.腹腔镜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循征护理.护理研究,2008,22(6C):1638-1639.�
  [4] 侯利民,姜洪池,乔海泉.脾切除术后并发症.腹部外科,2003,16(5):270-271.�

推荐访问:贲门 血管 临床 护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aiguoyanjianggao/2019/0413/7225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