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发育【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分析】

【www.zhangdahai.com--护士节演讲稿】

  [摘要]目的:对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采用按年龄组距要求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城、郊及男、女各22个年龄组,共调查16106名7岁以下健康儿童体格发育的5项指标(体重、身高、头围、坐高、胸围)进行城郊比较,并与1985年、1995年我国九市标准及2006年WHO推荐标准比较。结果:体重、身高随年龄增长其增长速度呈下降的趋势。第1年增长最快,3月龄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1倍,出生第2年体重增加仅为2.5~3.0kg。身高第1年增长25~28cm,第2年增长12~13cm,学龄前期平均每年增长7cm。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城郊各年龄组各项指标差异各不相同,主要表现为城区儿童体格生长超过郊区;儿童体格发育指标显著超出1995年九市标准,且大多已超过2006年WHO标准。结论: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呈快速增长趋势,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儿童保健的工作重心应相应作出调整,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儿童的营养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儿童;体格发育;生长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62(2010)06-0576-05
  
  2005年南京市参与了由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组织的我国第4次大规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作者对此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使调查资料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本次调查选点与前几次调查一致。抽取南京市7个城郊区的初生(3d内)到不满7周岁的汉族常住健康儿童为调查对象,共测查16106名儿童,分为22个年龄组,各年龄组人数在197~245人。
  
  1.2 方法
  按照《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要求进行,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3岁以下以居民委员会为单位,3~6岁以幼儿同为单位整群抽样。采用统一购置的测量工具,对被调查儿童体重、身高、头围、坐高、胸围5项指标进行测量。通过随机复测进行质量把关,测量方法和质控要求详见实施方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t检验将各性别各年龄段体格发育指标分别与1995年我国九市标准及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标准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体格发育现状
  2.1.1 增长规律:男女儿童的各阶段体重与身高的平均增长速度规律基本一致,呈现随年龄增长其增长速度下降的趋势。第1年增长最快,出生第1年体重增长6~7kg,身高增长25~28cm;第2年体重增长2.5~3.0kg,身高增长12~13cm;学龄前期平均每年体重增长约2kg,身高增长约7cm(表1)。3月龄的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1倍,1岁时达到出生体重的3倍以上,2岁时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表2)。
  
  
  
  2.1.2 性别差异:5项体格发育指标均存在性别差异,且均为男童大于女童(表3)。以初生组为例,体重相差120(郊区)~140g(城区),身长相差0.8(郊区)~0.9cm(城区),头围相差0.4(郊区)~0.5cm(城区);6~7岁组体重相差0.54(城区)~1.03kg(郊区),身高相差0.9(城区)~1.5cm(郊区),胸围相差1.6(城区)~1.8cm(郊区)。22组平均差值分别为:体重相差0.59(城区)~0.60kg(郊区),身高相差1.33(郊区)~1.35cm(城区),坐高相差0.88(城区)~0.92cm(郊区),头围相差1.02(郊区)~1.06cm(城区),胸围相差1.12(郊区)~1.14cm(城区)。
  2.1.3 城郊差异:城郊各年龄组各项指标差异各不相同,具体表现如下。体重:初生男女童城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郊区>城区;1~3月龄城郊男女童体重均无差异;自4月龄起的每个年龄组,城区男女童体重均显著大于郊区男女童体重。身高(长):初生郊区男女童身长大于城区,从1月龄起城区各年龄段男女童身长均大于郊区,除2月龄时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年龄段均有显著差异。头围:男女童城郊差别表现不同,男童除出生时城郊无差异外,自1月龄起的各年龄段均表现出城区显著大于郊区的特点;而女童头围在15月龄前城郊间无显著差异,从18月龄起的各年龄段两者均呈现显著差异。坐高与胸围:除少数几个年龄段城郊间无差异外,多个年龄段均呈现城区指标明显大于郊区指标。见表4。
  
  
  
  2.2 近10年的变化及1985~2005年前后20年体格增长的比较
  2.2.1 1995~2005年10年间儿童体格发育指标的变化除少部分指标(如初生时的体重、身长,郊区女童2~10月龄的坐高等)与1995年九市标准相比变化不大外,其他各年龄段的5个发育指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各指标平均增长值见表5。
  2.2.2 1985~2005年前后20年体格增长的比较对20年间儿童体重及身高的增长率进行比较(表6、7)发现,无论是男童还是女童,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各年龄组后10年(1995~2005年)体重与身高的增长率均高于前10年,提示近10年体格发育指标的增长程度显著高于前10年,近10年的体格发育指标显示较快的增长趋势。
  
  
  
  2.3 与2006年WHO标准比较
  体重:城区男女童初生体重与WHO标准无差异,其余各年龄段均显著大于WHO的体重标准;郊区男童5~6岁的体重与WHO标准无差异,其余各年龄段亦显著大于WHO的男童体重标准;郊区女童4~7岁的体重与WHO标准无差异,其余各年龄段均显著大于WHO的女童体重标准。身高(长):除郊区女童3.5~5岁的身高与WHO标准无差异外,其余各年龄段各性别的0~7岁儿童的身高(长)均超出WHO标准。头围:与2006年WHO0~5岁儿童头围相比,城区儿童除男性初生时头围与WHO标准无差别外,其余各年龄段各性别头围均显著超出WHO标准;郊区儿童不仅初生时头围与WHO标准无差别,无论是男童还是女童3~5岁头围均与WHO标准相比无差别,而1月龄~3岁间郊区男女童的头围显著超出WHO标准。
  
  3. 讨论
  
  3.1 南京市儿童近10年间体格指标有明显增长
  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往往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儿童的营养及健康水平。自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南京市0~7岁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有了明显增长,无论是城区还是郊区儿童各项体格发育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最能反映营养水平的指标体重与身长自初生开始的各个年龄段均有大幅度增长。虽然体格生长规律亘古不变,但目前儿 童的体格生长速度已远远超过以往的数据资料,尤其是3个月内的体重增长,在城区男童已接近既往资料的2倍。而1995~2005年间7岁以下儿童的体格发育的增长幅度较前10年(1985~1995年)有明显提高,近10年各年龄段体重、身高增长率显著高于前10年,10年间体格生长发生的明显变化亦反映出生命早期(婴幼儿时期)的体格发育更易受到营养、疾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小。
  
  3.2 城郊差别仍然存在
  从总体看,南京儿童体格生长水平城区超过郊区,差异性自4月龄开始呈现并随年龄增加而渐趋明显,分析原因可能与郊区儿童辅食添加不够合理,幼儿时期后饮食安排不甚理想有关,提醒广大儿保工作者应加强郊区、农村的儿童保健T作,加大宣传力度,指导郊区家长合理喂养,缩小城郊差别。
  
  3.3 体格生长标准选择
  体格生长评价是儿童保健工作的最基本内容,临床工作中应选用适当的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对儿童体格发育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标准应能反映近期本地区儿童的生长方式,10年来南京儿童体格生长又有明显增长,在临床工作中对儿童体格发育进行评价和指导时应选用新的2005年标准。虽然新的2006年WHO儿童生长标准确认,在全世界任何地方出生并给予生命最佳开端的儿童有潜力生长至相同的身高和体重幅度内,但由于WHO标准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儿童生长状况研究,且通过与其比较发现南京市城市儿童目前的体格发育水平已超过此标准,郊区儿童体格发育水平3岁前超过此标准、3岁后达到此标准,因此WHO标准不适用于对南京市个体儿童的发育评价。
  综上所述,通过2005年南京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发现,南京市儿童目前的保健水平、营养状况均已处于较高水平,但城乡差异依然存在,儿童保健的工作重心应相应作出调整,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儿童的营养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超重、肥胖儿童的监测和管理,着重宣传儿童的合理膳食,注意防治儿童营养过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首都儿科研究所,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8.
  [2]WHO Multicentre Growth Reference Study Gmup,WHO ChildGrowth Standards based On length/height,weight and age[J],Acta Paediatr Suppl,2006,450:76-85.
  [3]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司,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2-55.
  [5]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0.
  [6]李辉,重视儿童生长评价与生长监测[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3):180-182.

推荐访问:南京市 体格 发育 儿童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yanjianggao/hushijieyanjianggao/2019/0328/4050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