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应激性心理反应的沟通与病人的满意度|怎样加强医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

【www.zhangdahai.com--常用文书】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1873-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病人满意度是指病人在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是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直接体验和亲身感受[1]。了解因车祸、暴力等意外事故导致人体骨折后的应激性心理反应,及时有效地与病人沟通,以解除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积极主动地配合抢救、治疗与护理,促进机体功能早日康复,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问卷调查:2004年1~12月骨折后住院400例的满意度,其中男262例,女138例,年龄18~91岁;2005年1~12月450例的满意度,其中男298例,女152例,年龄18~93岁;2006年1~12月480例的满意度,其中男317例,女163例,年龄18~89岁。护理部每季度随机进行。
  1.2 骨折病人应激性心理反应:(1)疼痛:创伤、血管神经损伤、骨折固定不确切、手术切口、组织缺血、伤口感染等都会引起疼痛。(2)焦虑与恐惧:突然意外创伤、剧烈的疼痛刺激、躯体移动障碍、肢体感觉异常、活动受限或缺失、昂贵的医疗费用、损伤肢体功能的恢复等致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变化。(3)陌生感:特殊的医疗环境、陌生的病友和医务人员、社会角色的改变、疾病知识的缺乏等使病人处于陌生的茫然状态。(4)自我形象紊乱:被迫性体位、石膏夹板颈托等外固定、牵引治疗、肢体功能障碍或缺失、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生活方式的改变等使病人自我形象受损。(5)疾病预后的担忧:缺乏疾病康复的相关知识、不良病例的恶性刺激等使病人对治疗缺乏信心,担心发生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6)失落感:骨折住院致使病人被迫离开昔日的同事、家人、工作环境和家庭,强迫性的治疗,医疗费用的支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与生活,致使病人不良情绪。
  
  2 沟通
  
  2.1 沟通的方法:(1)接待者负责稳妥的安置病人于病床,负责做好病人的病情评估,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止血、包扎、固定等抢救工作。遵医嘱用药,并做好相关记录。病情稳定后,向病人及家属做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详细交代相关的注意事项。(2)专业护士负责采集病人资料,包括神志、瞳孔、生命体征、伤处情况、肢体感觉运动、大小便、家庭状况、医疗费的支付、生活习惯及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及健康需求。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性的沟通计划并组织实施。(3)护士长利用晨交班、上下午查房时,了解计划的实施情况,并及时给予修订与补充,确保沟通计划的完成。
  2.2 沟通的内容:减轻疼痛:(1)区分疼痛的性质与临床表现:手术伤口的疼痛于术后1~3天剧烈,逐日缓解;创伤骨折引起的疼痛在整复固定后明显减轻,随肿胀消退而缓解;开放性损伤合并感染多发生在创伤2~4天后,疼痛进行性加重或呈搏动性疼痛;缺血性疼痛为外固定物包扎过紧或患肢严重肿胀所致,为受压组织或肢体运动剧烈,疼痛伴麻木,温度降低。(2)针对引起的原因对症处理:创伤骨折后,及时清创整复,有感染者,遵医嘱按时使用抗生素;缺血性疼痛,及时解除外固定,抬高患肢,保持患肢于功能位,如已发生压疮行压疮护理;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手术,切开减压。(3)诊断明确者,遵医嘱使用镇痛药。(4)移动病人时,先取得病人配合,对损伤部位托扶保护,争取一次性移到舒适体位。(5)断肢再植术后肢体疼痛,查明原因,有效镇痛,防止因疼痛刺激收缩血管影响再植肢体成活。(6)截肢术后患肢疼痛,不须使用镇痛药物,随时间长短疼痛自行消失。(7)非侵袭性疼痛,加强与病人沟通,嘱病人听音乐、看书或电视,分散和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必要时行热敷、理疗、按摩,效果较好。
  2.3 改变病人的不良情绪:(1)及时止血、包扎、固定和有效牵引,遵医嘱运用镇痛药,必要时做好手术准备,减少恶性刺激,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2)用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微的服务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3)家属的陪伴,亲朋好友、同事的探视。(4)请同种病例的康复者现身说教,以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护理。(5)合理检查、用药、收费,以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6)避免在病房谈论不利于病人治疗、康复的语言,减少不良刺激,稳定病人情绪。
  2.4 建立和谐的关系,消除陌生感:(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面带笑容,耐心细致为病人和家属作自我介绍及环境介绍。(2)介绍同室病友、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促进他们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3)介绍科室开展的专业技术及专业水平。(4)介绍疾病的检查、手术、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其陌生感。
  2.5 重塑人生价值观:(1)关心体贴同情病人,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以了解病人的思想变化,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2)截肢病人要面对现实,以健康的心理面对未来的人生。加强残肢功能锻炼,装配假肢,以良好的心境充分发挥存留肢体及假肢的功能,生活自食其力。(3)讲解牵引、石膏夹板外固定等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主动的配合治疗。(4)以理解、体谅、宽容的态度,主动与瘫痪病人接近与沟通,消除病人种种顾虑,及时发现生活所需,并给予帮助。告诉病人力所不及的事不要勉强去做,以免引起骨折端的不稳定,影响骨折愈合;力所能及的事要尽量自己完成。嘱留伴1~2人,协助病人日常生活及功能锻炼,促进机体功能恢复。(5)为病人提供发挥才能的环境,以实现人生价值。
  2.6 科学的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并发症:(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功能锻炼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其重要性,主动的配合运动与锻炼。(2)适当抬高患肢,保持患肢于功能位,如股骨颈部骨折的病人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3)根据病人的全身状况,骨折愈合进度,制订和修改锻炼计划,增减锻炼的内容。(4)功能锻炼由小到大,次数由少渐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逐渐增强。骨折早期:伤后1~2周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如前臂骨折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动,股骨骨折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原则上下关节不活动。骨折中期:除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运动外,在医务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逐步行骨折上下关节的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伤后5~6个月,骨折部有足够骨痂时,可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骨折后期:即骨折临床愈合后,行患肢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负重锻炼,使各关节迅速恢复正常的活动范围和肢体正常力量。(5)功能锻炼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以恢复肢体的固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要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重点在训练负重行走功能,功能锻炼不能干扰骨折的固定。肢体永久性丧失者,加强其他肢体功能的代偿训练。(6)卧床病人,保持床单、被服、皮肤清洁干净,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受压部位给以按摩,防止发生压疮。练习深呼吸、定时大小便,防止呼吸道感染和便秘发生。(7)瘫痪的肢体行按摩、理疗、针灸、被动活动,防止发生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畸形等废用综合征[2]。
  2.7 尊重病人,维护病人的权利:(1)尊重病人人格,维护病人的权利。(2)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3)不泄漏病人秘密,保护病人的隐私。(4)尊重病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5)不干扰病人的私人空间,为病人提供发挥才能的环境。(6)截肢、瘫痪等遗有严重残疾者,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病人面对现实,承认残疾,树立勇气战胜伤残。
  
  3 结果
  
  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2004年抽查400例,满意381例,满意度95.25%;2005年抽查450例,满意441例,满意度98%;2006年抽查480例,满意473例,满意度98.54%。
  
  4 讨论
  
  意外的伤害,瞬间改变了病人的生活规律。病人活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大降低,甚至丧失,几乎所有病人都有焦虑、恐惧、失落、抑郁、孤独、绝望等严重心理反应[3]。(1)加强对骨折病人的护患沟通,及时了解病人应激性心理反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及时给予止血、包扎、固定等抢救治疗。必要时遵医嘱注射镇痛药,做好术前准备,以挽救生命,减轻病人痛苦。(2)加强护患沟通,为骨折病人提供发挥才能的环境。随着病情好转,病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期望肢体功能早日恢复。及时了解此时病人的心理反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个体性的沟通计划;帮助病人正确的认识疾病,为病人提供一个整洁、舒适、安全、温馨、和谐的治疗康复环境,以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3)加强护患沟通,协助病人分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并发症及废用综合征的发生。(4)加强瘫痪病人的护患沟通,鼓励病人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坦然地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机体及肢体功能的最大恢复。(5)加强截肢病人的护患沟通,嘱病人安装假肢,加强残存肢体及假肢的功能锻炼,以发挥残存肢体和假肢的最大功能,重新融入社会和家庭[4]。提高生活质量,及时了解骨折病人应激性心理反应,加强护患沟通,改善病人不良的心理反应,排除病人生理、心理及社会问题[5];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功能锻炼,以促进机体功能早日康复;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黎巧玲.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0(21):60.
  [2]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3):525.
  [3] 吕晓春.截瘫患者心理障碍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00,16:418.
  [4] 杜 克.骨科护理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1):714.
  [5]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7.86.
  收稿日期:2008-01-30

推荐访问:病人 应激 骨折 满意度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changyongwenshu/2019/0303/243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