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命教育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

【www.zhangdahai.com--个人简历】

  摘 要:传统教育的功利化使得中学教育缺少了人文关怀,缺少了生命教育的渗透,或者生命教育只是浮光掠影,流于表面,因此生命教育势在必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与生命教育特别的亲缘关系,决定着它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作用。本文着重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可能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命;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88-1
  
  生命是人的载体,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基础教育所应关注的问题当然必须是人的问题,是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价值的问题。
  然而由于科学理性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重外物而轻视生命本体,生命意义的丧失和缺乏使得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训练活动,成为一种知识中心主义的课堂。“它把语文教育丰富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都统一到知识性这一层面”, 这种课堂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一些关于中学生存在着生命焦虑、情感缺失、行为失范等的报道让人触目惊心。他们漠视亲情、心理脆弱、孤独抑郁;他们不相信崇高、不易被感动、审美趣味低俗;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理解、有暴力倾向……这些事件和现象的发生,除了因为青少年心理脆弱外,还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中至今都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或者是没有足够重视“生命教育”有关,而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更是难辞其咎!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常州的“生命教育”正在逐渐走向正轨,特别是2006年9月《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意见》出台,常州市在江苏省内率先启动“生命教育”。那么,在新的课改背景下,我们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呢?
  一、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凸显发展生命
  人的知识是教育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教育与人的关系也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教育的本体应该坚持以“人”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教育不能仅仅把受教育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来培养,而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的提升过程。只有从生命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生命价值以及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才算是真正把握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内蕴。
  二、通过情感领悟而重视生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以我们熟悉的“友情”为主题的文章为例,无论是屠格涅夫笔下闪耀着母性光辉的麻雀,还是朱自清笔下苦涩而凝重的父亲的背影,虽然都是经典名篇,但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母亲,爱的主题从来都被不同时空的人在丰富地演绎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可以辨别、体验到这种感情的存在,父亲的沉默是爱,母亲的唠叨也是爱,牺牲是爱,放弃也是爱,文本的意义不是把爱模式化,而是把爱引向更丰富的体验中,这也是生命教育中最为核心的意义,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回馈生命。
  三、通过欣赏生命意象欣赏生命
  通过阅读教学,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者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是这类主题的作品,是揭示生命意义的典型例子。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能够承认并欣赏别人的美是一种豁达。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许并不是平等的,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谁也无法替代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有了他们各不相同的个性,世界也因为他们而变得丰富多彩。学会欣赏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开放的心灵,是使自己拥有无限可能的前提条件,进而也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比如以此为主题的课文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第一次真好》、《行道树》、《春》、《花的话》、《绿色帼帼》、《山中访友》等,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的落实,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推荐访问:浅谈 中学语文 渗透 生命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gerenjianli/2019/0321/2622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