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产后护理要点

【www.zhangdahai.com--求职自荐信】

  产后出血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而异,其预后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产后的康复,故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尤为重要[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05年4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分娩的产妇2307例,按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诊断标准[2],共发生产后出血29例,年龄19~42岁,平均26岁;产后2 h以内发生27例,24 h内2例。
  1.2 病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熟悉出血的原因,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常见的原因有:①产后宫缩乏力:如产程过长、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膀胱充盈、使用镇静剂、精神因素等;②胎盘因素:胎盘滞留、粘连、植入及剥离不全等;③软产道损伤:急产、子宫收缩过强造成的宫颈裂伤和阴道撕裂等;④凝血功能障碍;死胎、羊水栓塞,重症病毒性肝炎等。本组病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7例)、胎盘因素(8例)、软产道损伤(2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
  
  2 观察及护理
  
  2.1 密切观察
  2.1.1 正常分娩在产房监护2 h,因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 h内,稳定后由助产士送入病房;剖宫分娩后应由麻醉师护送入监护病房,由专人用生命仪监护至术后6 h。
  2.1.2 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应重点监护产妇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观察会阴后斜切开缝合处有无血肿。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及胎盘因素所致出血者,子宫轮廓不清,触不到宫底,按摩后子宫收缩变硬;因软产道裂伤或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腹部检查宫缩较好,轮廓清晰;血液积存或胎盘已剥离而滞留于子宫内者,宫底可升高。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1.3 对产后出血倾向较大的产妇应及早做好准备工作,做好输液、备血及抢救药品的准备,观察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出血量。
  2.2 护理
  2.2.1 产后出血处理第一步是明确原因。胎盘娩出后立即触摸子宫,以明确有无宫缩乏力,如子宫收缩好,仍有出血则应考虑生殖道裂伤,要检查阴道及宫颈。如静脉穿刺处出血,往往提示有凝血功能障碍。
  2.2.2 抢救中护理人员一定要镇定,在采取保暖、吸氧、积极促子宫复旧的同时报告医师,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妇取平卧位,及时给予吸氧、保暖,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通道,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遵医嘱输液、输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2.2.3 抢救产后出血主要是止血和迅速补充血容量。 宫缩乏力给予静脉点滴催产素,也可宫颈注射麦角新碱0.2 mg、催产素10 U加强宫缩。及时按摩子宫,也可用双拳经腹压迫腹主动脉减少出血。宫腔填塞纱条或结扎盆腔血管达到止血。如膀胱充盈或疑宫腔积血时,先行导尿排空膀胱,徒手进宫腔取出血块,以便恢复宫缩。如软产道裂伤立即行缝合术。如疑为子宫破裂应及时剖腹探查;胎盘植入或经多项处理仍出血不止,可行手术切除子宫拯救生命。
  2.2.4 消除产妇紧张情绪,耐心安慰产妇,倾听其诉说不适感,认真做好产妇及家属的解释工作,使产妇保持安静配合治疗。
  2.2.5 后期治疗及护理因产后出血使产妇抵抗力降低易致感染,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清洁,同时更应注意外阴部卫生。加强营养和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的饮食。24 h内继续观察产妇全身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定时检查宫底高度。
  
  3 讨论
  
  通过对29例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到为了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和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应该加强责任心,切实做到产前、产时、产后三个步骤预防。从孕期开始,要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及时治疗贫血及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疾病,不适宜妊娠者要及时终止妊娠。指导孕妇合理营养,积极防治妊娠并发症。营造良好的待产环境,关心体贴孕产妇的休息、饮食与活动情况,避免体力过度消耗,使孕产妇有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利于顺利分娩。分娩时应密切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产程,尽早处理。产后应严密观察产妇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并压迫宫底按摩子宫,迫使宫内积血排出;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不能排空应予导尿;提倡母乳喂养早吸吮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总之,助产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及避免因产后出血导致的产妇死亡。
  
  参 考 文 献
  [1]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4-249.
  [2] 苏应宽.临床产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56.

推荐访问:产后 出血 护理 观察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qiuzhizijianxin/2019/0409/6488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