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自我疗法 中西医结合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的研究

【www.zhangdahai.com--入党自传】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理疗三位一体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氨曲南、庆大霉素静脉滴注,配合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甲苯磺酸妥舒沙星口服;试验组(60例)在对照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和电离子导入治疗。10日一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1]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月经不规则等,妇检有宫颈举痛、子宫或双附件压痛,可扪及有压痛性包块。B超检查提示有盆腔炎性包块或盆腔积液,化验可有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可伴有C反应蛋白升高或血沉快。
  1.3治疗方法
  试验组采用中西药配合物理治疗。(1)中药分为两型:①湿热淤积型:证见少腹隐痛或腹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带下增多,色粘或臭秽;口干不欲饮,尿赤便秘;舌黯滞,苔黄腻,脉弦数。选用自拟慢盆汤1号方加减(丹皮15克,栀子15克,柴胡15克,白芍30克,枳壳15克,木香15克,郁金15克,厚朴15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茵陈30克,蒲公英30克,生地15克,地丁20克,酒军10克,车前仁15克,泽泻15克,山药30克)。②气滞血瘀型:证见少腹胀痛或刺痛,经行痛甚,经血量多有块,血块排出时痛减,经前乳胀,情志抑郁,带下增多,婚久不孕,舌质黯滞有淤点或瘀班,苔薄,脉弦涩。选用慢盆汤2号加减(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3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枳壳15克,元胡10克,五灵脂10克,丹皮10克,香附10克,甘草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带下量多色黄加薏苡仁30克,山药30克,芡实20克,黄柏15克,栀子12克,车前仁12克,泽泻12克。两日一剂,一日三次,饭前服用。(2)西药:口服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0.5g,一日三次,甲苯磺酸妥舒沙星0.15g,一日两次,饭后服用。(3)电离子导入治疗,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时。对照组采用纯西医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一般常用氨曲南2.0g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庆大霉素注射液16万单位加入3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静滴三天后,改为口服同试验组西药药物。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记录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和程度;B超检查附件、包块、盆腔积液情况。
  1.5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2]痊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积分0分。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积分降低2/3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所好转,积分降低1/3以上。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推荐访问:理疗 中西医结合 盆腔炎 配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rudangzichuan/2019/0401/4920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