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地质学实习目意义3篇

【www.zhangdahai.com--实习报告】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1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地质学实习目意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地质学实习目意义3篇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1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 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 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 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阅读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1)

——地质学实习心得3篇

地质学实习心得1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共五天:

  5月9号——老师在教室给我们先容了我们本次实习的地点、实习目的及实习时应留意的事项,并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5月10号——我们在莲花洞实习,在这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5月11号——我们来到了京娘湖,熟悉并鉴别沉积岩的层理、层面结构,老师并先容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和河谷的形成。

  5月12号——到达古武当山,我们了解了片麻岩等岩石的结构、及构造特征和各种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

  5月13号——回到学校,把自己做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写完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前的预备:

  5月9号,老师告诉我们要往武安实习,实习地点有三个:莲花洞、京娘湖、古武当山。要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已让我们有目的的实习。实习时留意安全,不能掉队,一切活动应集体行动。

  接着老师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2﹚莲花洞

  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水洞之内一汪甘泉清澈见底,汩汩不尽。登山的过程回看到溶洞,山上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3﹚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进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宏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船进谷,仰看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船从地窟行之感。

  ﹙4﹚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异,五峰相看,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

  2、古武当山实习:

  古武当山四周的主要岩性:

  地层自老致新依次为震旦系、冷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震旦系、三叠系地层分布面积小,出露不全。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地层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有零星露头出露。其他各时代地层出露良好。

  片麻言定变质言订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言定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进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土壤状。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很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红色变为玄色):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终极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1)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_-形的共轭节理。在京娘湖南侧、漳河北岸,可见到不同外形的节理构造。构造

  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碰到。

  ②断层:

  假如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

  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尖灭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沿,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3.京娘湖实习:

  ﹙1﹚京娘湖四周的主要岩性

  长城系大红峪组: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言冬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冷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匀厚度为18m。

  ﹙2﹚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腐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进海、进湖和支流进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轻易被再次腐蚀和搬运。

  ①腐蚀作用:河流的腐蚀作用包括机械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河流腐蚀一方面向下冲洗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腐蚀,而河流化学腐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腐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活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腐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洗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4﹚河谷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洼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腐蚀循环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2、莲花洞实习:

  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

  蚀,以及坍陷等机械腐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1﹚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喀斯特景观。

  (2)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猎冬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很多奇异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腐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

  ⅱ、从莲花洞出来,我们爬上山顶,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岩

  鲕状灰言定oolitic limestone)又称鲕粒灰言冬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言冬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言冬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冷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属冷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腐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洗、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样子容貌。

  火成言定闪长玢言订: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言冬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黑云母、辉石及石英。呈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常为灰色,如有次生变化,则多为灰绿色,块状构造。常以岩脉或在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5、书写实习报告:

  我回到学校,我们小组把做的笔记进行了分类、整理。仔细分析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分析了把自己找的照片和自己我们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习报告写完。

  四、实*结:

  1、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2、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纵能力。实习中有很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纵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纵,锻炼自己的实践操纵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3、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的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把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进步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固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地质学实习心得2

  一、 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与任务

  地质地貌实习是深刻认识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体会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此次肇庆地质地貌实习,使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特别是加深了对岩溶地貌的理解,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野外地质地貌实习,让我们提前体验了自己今后将要做的工作,特别是作为一名城市的规划人员,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判定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素质,只有对某一区域的地形具有一定的观察和洞悉能力,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规划。 2、 实习地点: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地质公园

  3、 实习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4、 实习时间:20xx年9月7日——20xx年9月9日 5、 指导老师:刘希林老师及三位博士生助教 6、 实习简介:

  本次实习从9月7日下午开始,我们一行人从南校区出发,傍晚时分到达肇庆市,整顿休息一晚后,9月8日开始进入肇庆市七星岩公园进行考察,主要考察了岩溶地貌的表现,如峰群、孤峰、石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等地貌类型,爬上了天柱岩后,还看到了从南向北的冲积*原,同时还有其他地貌类型。9月9日早晨,吃完早饭返回中山大学南校区,结束了三天的地质地貌课程考察实习。7、 实习目的地简介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方公里。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二、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 实习路线

  9月8日早晨,从入住宾馆出来后,我们乘车经过星湖中心开辟的湖心路一路驶至七星岩公园西门,从西门出发,进入七星岩公园,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其次是阿坡岩,然后沿湖线返回,攀爬天柱岩,最后在龙岩

  洞进行洞内参观游览。下面在(2)中按地貌类型具体叙述行程。 2、 肇庆七星岩公园主要地貌类型 (1) 喀斯特地貌 a. 洞穴

  喀斯特地貌中的洞穴,即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当地下水流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较小裂隙和孔道流动,其运动速度很慢,这是只能进行溶蚀作用,随着裂隙的不断扩大,地下水除继续进行溶蚀作用外,还产生机械侵蚀作用,使孔道迅速扩大为洞穴。

  七星岩公园中有许多因为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如双源洞、龙岩洞等。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双源洞,由于双源洞地下水位过高,船只无法进入,因此没能进入洞内观察,只能在洞外观测。双源洞是一段喀斯特地下河,发育在阿坡岩中,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双源洞有两个洞口,两个洞口上方

  均刻有历代名家在上留下的名迹。在由一个洞口前往另一个洞口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到路边石壁上悬挂着的残留石钟乳奇观,通过钙化作用,这些石钟乳都是地下河流顶板坍塌后出露地表的。

  详细观察的溶洞为龙岩洞,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洞穴,景物最多。以水洞为主洞,洞内低于洞外,经过改造,洪水期再不淹洞,冬季保持水位。洞内有地下水面溶蚀和侵蚀形成的边槽两层,呈明显的石床状;洞顶有一条沿岩面裂缝溶蚀的凹坑,呈天沟状。龙岩洞顶高达30多米,下为湖水,

  向东直通黑岩,东南紧连副黑岩,西北为斗光室,上石蹬为旋玑台。旋玑台为洞顶崩落的巨石。台底高出洞底6~7米,*台顶豁然开朗,坐落于洞北口,高宽开敞。龙岩洞上方有许多石钟乳,构成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物品和人物,使人浮想联翩。其中在洞的北边,向上还可以通过落水洞看到天空。 b. 地下河

  双源洞和龙岩洞内的水流均为地下河,地下河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地下河的水流主要由地表降水沿岩层渗流或由地表河流经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少数地下河水流由深源和远源地下水补给。通过观察可以

  明显知道,双源洞的地下河上游的地表河源于北岭山地,穿越阿坡岩流向星湖,形成地下河。 c. 落水洞

  经过双源洞继续向前走,可以看到阿坡岩,登上阿坡岩前面的山坡,在山坡的一侧树丛的掩映下,可以隐约见到一个落水洞,落水洞是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由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溶蚀并伴随塌陷而成。落水洞常分布在溶蚀洼地和岩溶沟谷内,也有在斜坡上。 d. 漏斗

  七星岩公园内的喀斯特漏斗位于阿坡岩不远的马栏岗上,漏斗是岩溶化地面上的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深十几米至数百米。

  马栏岗位于背斜的轴部,因岩层为抗侵蚀能力差的测水组砂页岩,这里呈现“背斜成谷”的倒置地形景观。

  背斜轴部节理发育,再加上马栏岗位于测水组砂页岩与壶天群灰岩交界,是喀斯特水溶是作用特别旺盛的地方。因此,地表水汇集处形成一巨大的喀斯特漏斗,下面有暗流与西江相通,形成这里流水的一个出口。除了溶蚀、侵蚀作用外,主要还有重力作用。落水洞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裂隙状的,一种是井状的。在这里看到的是井状的,其深度和宽度都比较大。 e. 峰林、峰丛

  七星岩就是喀斯特丘陵,原来的许多喀斯特峰林都被后来的流水冲积作用破坏了,现在仅仅残余下七座石灰岩石峰。

  这七座喀斯特石峰是阆风岩(峰顶高程103.3m)、玉屏岩(99.8m)、石室岩(89.8m)、天柱岩(108.0m)、蟾蜍岩(89.9m)、仙掌岩(61.8m)和阿坡岩(119.6m)。

  我们考察经过的石峰有蟾蜍岩、阿坡岩和天柱岩。

  峰林是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相对高度100m~200m,坡度较陡,分散或成群出现在*地上,形似树林。山峰的表面发育石芽和溶沟,构成峰林*原。峰丛洼地是由连座的山峰和其间的洼地组成,山峰形似锥形,洼地的*面形状为多边形,山峰之间洼地有落水洞或溶洞,形成峰丛洼地。

  峰林地貌的发育,通常用地貌循环理

  论来解释,即峰丛是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所以峰洼之间的

  相对高度较小,山峰下部尚有未溶蚀的基座相连。峰林是由峰丛进一步演化而成。当峰丛之间进一步溶蚀向深处发展,直到水*循环带,这是地下河可能出露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基座被切开,山峰相互分离成为峰林。

  在七星岩公园内,既有处于壮年期的峰林,也有处于衰老期的孤峰。 f. 溶蚀洼地

  七星岩公园中还有很多由溶蚀洼地形成的湖泊。溶蚀洼地的形成是由多个溶斗逐渐扩大融合而成。因此,地壳相对稳定时期越长,溶蚀洼地面积越大。有时溶蚀洼地积水,可形成湖,称岩溶湖。如七星岩公园内的星湖(包括波海湖、青莲湖、中心湖、红莲湖、里

  湖),就是溶蚀洼地积水所成的岩溶湖。它们四周多被峰林围绕,山水缠绕形成了秀丽迷人的风景。

  (2) 河流地貌:洪积扇

  在攀爬到天柱岩的顶端后,可以明显观察到位于七星岩公园东部的北岭,北岭山前是典型的洪积扇。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面成扇形,成为洪积扇。

  在七星岩公园北面

  山地的麓部谷口发育着洪冲积阶地和洪冲积扇,在地貌形态上看,从北到南是由北岭侵蚀中山向洪积扇过度再向冲积*原过度,侵蚀风化剥蚀产物被山区沟谷携带至山麓地带发生堆积,形成洪积扇。 三、七星岩与桂林山水

  经过考察得知,肇庆七星岩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景区内的峰林丛立,星湖荡漾,树木环绕,景色优美。*另外一处以喀斯特地貌作为景区的地点就是桂林,所谓桂林山水甲天下,之所以这么壮观,就是因为桂林的喀斯特地貌处于壮年期,峰丛和峰林都发育的极为蓬勃。下面从几个方面简单对比七星岩与桂林山水喀斯特地貌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 1. 发育时期

  七星岩的峰丛峰林和溶洞大多数处于壮年期甚至幼年期,部分发育比较壮阔,而少数山峰还在发育中,溶蚀作用还没有深入或者大规模进行,所以未显得十分壮阔,少数

  孤峰已经步入老年期。

  桂林山水的峰丛峰林和溶洞90%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有大规模的高高耸立的峰林峰丛,还有桀骜独立的孤峰,与漓江结合在一起,*地拔起,千姿百态,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十分优美。

  总体来说,两个景区的峰丛峰林和

  溶洞大部分处于壮年期,因为七星岩范围较小,所以没有桂林山水表现的壮阔。 2. 形成原因

  七星岩和桂林山水都是喀斯特地貌,不管是峰林、峰丛还是地下溶洞,形成原因主要都是溶蚀作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化合)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和堆积),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在七星岩和桂林地区,具备了溶蚀作用的因素,如气候适宜,温度较高,降水较多,气压较高,水的溶蚀性大,碳酸钙溶解度大,同时两地区又存在了大量的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等,因此溶蚀作用大规模发生,产生了一系列岩溶形态,形成七星岩和桂林山水。

  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星岩景区的形成大部分原因是溶蚀作用,而桂林山水除了溶蚀作用,还有崩塌作用,林石山地形是以一座座石山拔地而起,四坡壁立峭峻为特征。石山四周峭峻,是由于石灰岩体多被溶蚀而成向下透的通路。因此,石山坡面是以崩塌为主。一部分景区也是由于崩塌作用而形成的。 四、对喀斯特地貌发育的认识

  通过以上实践并结合课本知识,总结喀斯特地貌发育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 岩石必须是可溶的,如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

  2. 岩石必须是透水的,岩石的透水性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度。

  3. 水具有侵蚀性,CO溶解在水里面,生成HCO3-离子,HCO3-离子可以溶解CaCO3,使

  CaCO3形成Ca(HCO3)2,Ca(HCO3)2溶解度大于CaCO3。

  4. 地下水必须是流动的,流动的水具有增加溶蚀力的作用。因为停滞的水,很快会使

  溶液达到饱和而失去溶蚀力。

  五、结语

  三天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都期望着实习能够再长一点,我们可以学到多一点的野外实习知识。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地貌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地貌学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理,并且学会了一定的考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 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习中。这次实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而且也引到了我们对将来工作在地质地貌方面的认识作用,在城市规划之前进行地质地貌的考察,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六、参考文献 a. 专著

地质学实习心得3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当地的地质演变历史。

  二、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共五天:

  5月9号——老师在教室给我们先容了我们本次实习的地点、实习目的及实习时应留意的事项,并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5月10号——我们在莲花洞实习,在这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5月11号——我们来到了京娘湖,熟悉并鉴别沉积岩的层理、层面结构,老师并先容了河流的地质作用和河谷的形成。

  5月12号——到达古武当山,我们了解了片麻岩等岩石的结构、及构造特征和各种地质构造:褶皱构造、断层构造。

  5月13号——回到学校,把自己做的笔记进行了整理,写完实习报告。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前的预备:

  5月9号,老师告诉我们要往武安实习,实习地点有三个:莲花洞、京娘湖、古武当山。要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比如:片麻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等岩石的熟悉,识别节理、断层,层理、层面构造,河谷发育及形成等。已让我们有目的的实习。实习时留意安全,不能掉队,一切活动应集体行动。

  接着老师先容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各地区的自然地理,让我们有个初步的了解,并让我们课下多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1﹚地形地貌

  区域位于太行山东麓南段,西连太行山地,东接华北*原,为太行山与华北*原过渡带。西部、西北部和中部鼓山为陡峻的断块山地,山峦起伏,向东逐渐过渡为丘陵、*原。总的地势是西北、西部高,东南、东部低。

  ﹙2﹚莲花洞

  莲花洞位于东太行山武安活水村向南,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这里的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加上降雨量比较丰富,形成了奇异的喀斯特的地貌。已开发出长约300多米的水旱二洞,旱洞有亿万年形成的钟石乳、石竹、石笋、石花、石幔、石瀑布,琳琅满目,包罗万象。水洞之内一汪甘泉清澈见底,汩汩不尽。登山的过程回看到溶洞,山上露的灰岩面上可见到溶蚀的沟槽,洞内可见石钟乳,石柱,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言冬在山下又有地下暗河。

  ﹙3﹚京娘湖

  京娘湖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部,距邯郸约60公里,现为aaa风景区。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这一带,故得此名。京娘湖亦称口上水库,位于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距武安城30公里,现凭借其中山川水色开辟成为旅游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这里层峦叠嶂,川谷深幽,其风景各具特色。有的为人工造就,气势宏伟,巧夺天工;有的受自然造化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同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相交融,赋情于景,使人触景生情。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此外,京娘湖水库大坝,大坝横阻于门道川与常社川进口处。为浆砌石重力坝,高81米,长185米,坝顶宽10.5米,水库容量3200万立方米,在溢流段上建有交通桥。一坝雄踞,宛如银壁,宏伟壮观。还有京娘峡,原名三层门,后因此处所传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而改称现名。这里峭壁高悬,若乘船进谷,仰看蓝天一线,俯视碧水一带,大有峰与天关接,船从地窟行之感。

  ﹙4﹚古武当山

  古武当山位于河北武安市西北处,距邯郸市70公里,是一座道教历史名山。山顶一唐代古碑上记载有古武当山字样,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方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他武当山。古武当山自然风光秀美,文物古迹众多,山势奇异,五峰相看,顶顶有庙,峰峰插天,杆被繁茂,满山葱郁。

  2、古武当山实习:

  古武当山四周的主要岩性:

  地层自老致新依次为震旦系、冷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其中震旦系、三叠系地层分布面积小,出露不全。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地层多被第四系地层覆盖,只有零星露头出露。其他各时代地层出露良好。

  片麻言定变质言订一般具片麻状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和各种暗色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等)组成。根据岩石的物质成分可分为富铝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碱长(二长)片麻岩和钙质片麻岩等。还可依所含矿物种类进一步分为角闪石斜长片麻岩、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其原岩类型比较复杂,可以是正常沉积言定粘土岩、粉砂岩等),也可以是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或各种侵进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由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

  页岩是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大部分有明显的薄层理,能沿层理分成薄片,这种特征也称作页理,风化后多成碎片状或土壤状。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很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即低温石英(a-石英),是石英族矿物中分布最广的一个矿物种。广义的石英还包括高温石英(b-石英)。石英块又名硅石,主要是生产石英砂(又称硅砂)的原料,也是石英耐火材料和烧制硅铁的原料。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红色变为玄色):

  岩石出露地表接受风化时,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风化(角部受三个方向的风化,棱边受两个方向的风化,而面上只受一个方向的风化),故棱角逐渐缩减,终极趋向球形。这样的风化过程称球状风化。

  (1)断裂构造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基本类型是节理和断层。

  ①节理裂隙:

  岩层发生了裂开但两盘岩石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变动。按其形成的力学性质,节理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和劈理。节理常成组出现,如_-形的共轭节理。在京娘湖南侧、漳河北岸,可见到不同外形的节理构造。构造

  理是各种裂隙中分布最广泛的裂隙,所有大型水电工程都会碰到。

  ②断层:

  假如断裂两侧的岩石已发生了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断层。

  在地质构造运动的过程中,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这

  种地质构造形态叫褶皱。褶皱中单个的弯曲也称褶曲。褶皱的面向上弯曲﹐两侧相背倾斜﹐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两侧相向倾斜﹐称为向形。如组成褶皱的各岩层间的时代顺序清楚﹐则较老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背斜﹔较新岩层位於核心的褶皱称为向斜。正常情况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皱的两种基本形式。单个褶皱大者可延伸数十公里﹐小者可见於手标本或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

  尖灭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沿,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3.京娘湖实习:

  ﹙1﹚京娘湖四周的主要岩性

  长城系大红峪组:为本地区最古老的地层。岩性为紫红或粉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及长石英砂言冬含铁质及海绿石。层面清楚,交错层里和波痕发育,与上覆冷武系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均匀厚度为18m。

  ﹙2﹚沉积岩层理构造及层面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外形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层理是沉积岩中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最主要标志。

  水*层理:是由*直且与层面*行的一系列细层组成的层理。它是在比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如河流的堤岸带、闭塞海湾、海和湖的深水带),从悬浮或溶液中缓慢沉积而成的。

  单斜层理:是由一系列与层面斜交的细层组成的层理。细层的层理向同一方向倾斜并大致*行。它与上下层面斜交,上下层面互相*行。它是由单向水流所造成的,多见于河床或滨海三角洲沉积中。

  交错层理:是由多组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错重叠而成的,是由水流的运动方向频繁发生变化所造成的,多见于河流沉积层中。

  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等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流痕等。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腐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进海、进湖和支流进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轻易被再次腐蚀和搬运。

  ①腐蚀作用:河流的腐蚀作用包括机械腐蚀和化学腐蚀两种。河流腐蚀一方面向下冲洗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腐蚀,而河流化学腐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腐蚀那么普遍。

  ②搬运作用:河水在活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腐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洗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③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4﹚河谷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洼地。河谷内包括了各种类型的河谷地貌。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部分。谷底包括河床、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从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展宽,发育河漫滩、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湾。

  一般河谷形态类型有:隘谷、峡谷、宽谷、复式河谷。与岩层产状关系可分为顺向河谷、次成谷、逆向谷、偶向谷。其他还有纵谷、横谷的地质构造分类,幼年谷、壮年谷、老年谷的腐蚀循环分类,以及古河谷、谷中谷等。

  2、莲花洞实习:

  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

  蚀,以及坍陷等机械腐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1﹚可溶性岩石可溶性岩石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主体。大量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和卤化盐岩在流水的不断溶蚀作用下,在地表和地下形成了各种奇异的喀斯特景观。

  (2)岩石透水性岩石具有一定的孔隙和裂隙,它们是活动水下渗的主要渠道。岩石裂隙越大,岩石的透水性越强,岩溶作用越明显。在溶洞中,岩溶作用愈强猎冬溶洞越大,地下管道越多,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完整,并且形成一个不断扩大的循网。

  地下岩溶

  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的裂隙溶蚀扩张而形成的的地下洞,规模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容纳千人以上;形态千奇百怪,溶洞中有很多奇异景观,如石笋、石柱、石钟乳、石幔等。小的连一个人都难以通过。溶洞是水的溶蚀作用、流水腐蚀以及重力作用的长期结果。

  ⅱ、从莲花洞出来,我们爬上山顶,在山顶可看到竹叶状灰石、鲕粒灰岩

  鲕状灰言定oolitic limestone)又称鲕粒灰言冬是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言冬它是一种良好的储油岩.它是兼具化学和机械成因的石灰言冬形成于碳酸钙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海、湖波浪活动地带或潮汐通道水流活动地带。

  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有砾石呈竹叶状。在我国华北地台上冷武统崮山组曾出现过大量的竹叶状灰岩现象。属冷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于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腐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接、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合成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洗、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样子容貌。

  火成言定闪长玢言订:闪长玢岩属中性浅成言冬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黑云母、辉石及石英。呈斑状结构,斑晶以斜长石和角闪石为主。常为灰色,如有次生变化,则多为灰绿色,块状构造。常以岩脉或在闪长岩体边部产出。

  5、书写实习报告:

  我回到学校,我们小组把做的笔记进行了分类、整理。仔细分析了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并分析了把自己找的照片和自己我们的笔记逐一对应,通过上网搜查资料,查各种文献,把实习报告写完。

  四、实*结:

  1、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2、通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纵能力。实习中有很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纵技术和应用理论。如何充分灵活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纵,锻炼自己的实践操纵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个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3、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但欣赏了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的秀美的自然景色,调查了解了地质地貌的类型和地质变化,而且学习并把握了野外地质地貌实习的一些调查研究方法,进步了我们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在野外实习的.过程中,固然非常的劳累,但看到如此的美丽的自然景色,实习后的成果心里还是非常愉悦。这次教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2)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1

  上午8:20到达望峰岗煤矿,之后在三楼会议室召开简单的介绍会,由地质科老总介绍本煤矿的概况。老总是987年从我们学校毕业的。此矿1986年第一次开采,1997年瓦斯爆炸,之后停工。20xx年重新建井,预计20xx年全面投产。主要开采-660米,-960米,-1200米三层的煤,目前已经开采到了-960米的煤层。

  1、该矿地址构造比较复杂,地层有倒转现象。瓦斯多,裂隙发育,易发生突水和瓦斯突出,如20xx年在建井过程中就发生了瓦斯和煤一起突出的事故,造成12人被埋,死亡。同时由于开采深度大,地压大,地温高,也造成了开采难度大。

  2、预计投产后每年产煤300万吨,由预计储量3亿吨可知能开采120xx年。次矿主要开采优质煤,主要用于化工和炼纲,成分是焦煤和肥煤。

  3、主要有五个井筒:1个主井,2个附井,2个风井。主井运输煤,附井运输器材和人员及煤矸石等,风井是通风作用的。

  4、在02#井停留了较长的时间,老总们介绍了此井的建设过程。早期采到-300米,即将采-960米的,最终采到-1030米。在建井中早期遇到的是粉红色砂岩,;裂隙发育,涌水多,需要打注浆孔注入水泥.水玻璃等,同时需要地质工作者计算涌水量,注浆压力.范围.深度。

  一般在建井过程中涌水不能太多,但也不能太少,否则灰尘太大,工人很难在井下工作。此井直径8米,依靠人工爆破挖掘,大约每22-27小时可以掘进4.5米,其过程如下:先用伞钻同时大十几个炮孔,放炮-——清理碎石——用护模支撑井筒壁,并在护模和井筒壁之间用水泥沙浆充填——固结后拆模——伞钻打炮眼——放炮,如此循环下去。

  5、在瓦斯井的钻探现场我们见到了超大型钻机,了解了超大型钻机的工作过程并与我们在学校实习的多功能钻机惊醒了比较,从而找出二者的不同。大型钻机的钻齿和牙轮的尖齿是合金纲制成的,硬度在8以上,牙轮主要起破碎作用。钻孔分三次才能完成,直径先是30厘米——65厘米——80厘米

  瓦斯抽出以后经过提纯可以发电,居民供暖做饭,或者供应激动车辆,如出租车。另外影响煤产量的因素有:采煤工作面的煤量供应情况,井下运输能力,主井提升能力,抽排瓦斯所需要的时间等。

  发现的本专业课程设置上的不足(学校有待改进的):

  1、校内实习(工程勘察生产实习)比较实用,但时间过短(只有几天),次数过少(只有一次),两个班配备两个指导老师,四年的大学学习中,学生在专业上的练习不足。学校应该更加务实,为学生的未来负责,每学期都应有二十天左右时间模拟整个工程勘察的操作过程。.发现专业上的不足(有待改善的)和优势:

  实践工程地质目前是大底部,明智者不是出逃,而是投入。特别是那些初入这个行业的毕业生,一定能够赶上工程地质的下一波牛市行情。虽然按预测,牛市行情还需等待5~7年,但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震荡的底部区间,充分理解这个专业的特色,静下心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博览众家之长,集聚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和智慧,从而在未来的牛工作生活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2.、工程地质是一个十分复杂又非常特殊的学科和专业,需要坚实的基础、广博的学识、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工程建设的理解、对地质学科的感悟,更需要一种浪漫的情趣和执着的精神。人是需要有精神的,有了精神,业务、知识、能力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补充和提升。如果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追求精神能够达到某种痴迷的程度,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地质工程师。

  3、能够从事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工作并不难,而要做好做精却不易。把从事这个学科专业当成谋生的手段和职业,这是我们普通地质师的选择。如果大家要想成为优秀的学者和专家,建议您把地质工作当成乐趣、兴趣、境界和事业去追求,这时我们还要,不辞辛劳,爬山钻洞在所不辞,受人嘲笑一笑了之。不迷信权威,不看人脸色,坚持真理,创新进取,我们才有可能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学者。

  4、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经验进行了对比,看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的差别,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没有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但是毕竟在现场目睹了钻探的实际操作过程,了解到许多在理论上成立,但是在实践中无法实现的生产过程,并了解到在实践中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理论方法的区别。

  5、通过生产实习,我们认识到实践经验的重要性,意识到地质实践工作的辛劳和地址工作的乐趣。地址工作是一个危险、刺激、有趣的工作,既需要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勇气也需要地质工作者在工作中谨慎细微地观察、记录,从而准确地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地质条件和减小危害的工程治理措施。

  6、有理想有目标,能够去做,但毅力和坚持不够,送给自己一句话:只付出一般的努力是实现不了理想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2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地质实习报告。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习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3)

——生产实习目的意义

生产实习目的意义1

  前言:在生产现场以工人、技术员、管理员等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工科各专业以及理科、农林、财经的多数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次或几次生产现场实习。

  生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习以生产实习为主,生产实习是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实习方式主要是请参观的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 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由带队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交流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和巩固实习和专题讲座内容。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生产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实习任务

  通过实习,着重了解基础工业工程、工效学、生产管理等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要求进行以下专题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和装配工艺过程分析;生产线的布局分析;计算机在控制、加工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分析;生产现场管理的改进、合理化建议;动作分析、作业测定等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现场的应用分析;人在各种操作环境中的工作成效分析以及对某一人-机-环境系统进行评价;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仓储规划、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组织、质量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

  三、实习心得体会

  经过三周的现场参观生产实习,使我对现代公司企业的现实生产状况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体会到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吃苦耐劳精神对我今后的生活工作是尤其重要的。

  本次生产实习,是在我们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在此之前,我们应经学习过一些机械、电子、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现在是大三下学期了,工业工程专业的学习也很快就要结束。这次实习,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像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ERP应用都是现代制造业企业大力发展的项目,也是我们以后很好的就业方向。这三周参观的企业各具特点,并且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芜湖造船厂、芜湖卷烟厂、芜湖杰诺瑞公司,都是同行业发展的典范。通过现场观察,我对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有了了解。实际生产跟我们课本上学习到的内容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别的。书本知识比较系统化、理想化,而实际生产因受工厂资金、政策法规、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影响,很难把专业的理论知识落实透彻。但是一旦运用,就会有很好的效益效果。比如芜湖卷烟厂的精益生产,它的推广带动了企业的发展步伐,步入了一个合理健康的品质循环。

  在剩下的一年多专业学习时间里,我决心要认真重点的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及早确定一到两个适应时代和自身兴趣的专业方向,做到有的放矢的学习。当然,工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引进学科,国外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同样要多加学习。非常感谢我们的专业老师对本次生产实习的指导,你们顶着烈日,在嘈杂的工厂车间里,依旧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现场。还有那些接待我们实习的单位工作人员,你们让我感到了无比的热情,实习的成功,离不开你们的支持,谢谢!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4)

——地质实习的目的3篇

地质实习的目的1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 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 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 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5、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四号),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5)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 (菁选3篇)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1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 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海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 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 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 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 实习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2

  实习目的

  通过对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地区和雨城区上里古镇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的地质地貌特征的实地观察,使我们对课本上的地学知识有了从理论到实际的认识。更加深入的巩固了我们的地学知识,也让我们认识到了该地区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灾害治理方面的成功和不足。为将来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

  20xx年11月4日

  实习地点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飞仙关——芦山县沿途地区和雨城区——碧峰峡镇——上里古镇——白马泉地区(由雨城区市区沿318国道至芦山县沿途地区:茶马古道、猪儿嘴、陆王沟、老君岗、龙门溶洞、龙门乡红星村,以及雨城区市区至上里古镇沿途地区:太*桥、太*电站、陇西大滑坡、白马泉、上里古镇二仙桥)四、实习内容1、地区概况雅安市位于川藏、川滇公路交会处,距成都120公里,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过渡地带、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的结合过渡地带,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北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与南为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面有成都、眉山、乐山3市,市域呈南北较长,东西较狭的不规则图形。概括起来讲,雅安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素有“川西咽喉”、“*门户”、“民族走廊”之称。[1]雅安市位于川西地槽区和川东地台之间,地壳运动剧烈。从震旦纪以来,历次构造运动为雅安地区遗留下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等多种走向的褶曲和断裂。在水*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压缩、剪切、弯曲、扭转等种类俱2全的岩石变形,构成歹字形、人字形、山字形等类型多样的构造体系。

  地下水资源白马泉白马泉是典型的虹吸泉,其形成是由于山体外部的破碎带形成的孔洞和裂隙中侵透水流出,其中含有大量气体,液体与气体产生的震荡发出“嗒嗒”之声,犹如骏马奔驰的声音,故人们将此泉水称之为“白马泉”。由于水在岩层中渗透时,矿物质对水有过滤作用,溶解有益物质,大量的溪沟对地下水有补给作用,同时由于岩层中的多层裂隙作用,控制着水量,地温相对于大气温度来说,相对稳定,冬天时低温高于气温,夏天时,低温低于气温。所以这里的水喝起来滋味很好,而且温度合适,冬温夏凉。因为岩层对水体的作用,使水温保持在十几度,冬天比人体温度高,夏天比人体温度低,所以喝起来很爽口,并且也不会因为干旱而枯竭。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相比于地表水有很多优越之处,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广,其流量一般不受季节的变化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供水作用尤为突出。在地下水入渗及渗流过程中,由于岩层过滤,水质都比较纯净不易受污染,但当地下水被污染后,比地表水更难于净化。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是一种数量有限的资源。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及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地下水的需求增加,首先是在一些缺乏地表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量而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很快引起区域性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资源枯竭的现实威胁时,人们才会意识到地下水是一种数量有限的珍贵资源,必须查明数量,有计划的开发利用。白马泉被科学的利用于旅游开发,是对地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不仅保护了白马泉的水资源,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

  地质构造与地貌

  单面山:猪儿嘴猪儿嘴是最为典型的单面山构造,是下第三系名山群地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易分化形成土壤。其顺向坡长而缓,地质条件稳定,水系发达,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农业开发利用。其逆坡土壤不稳定,易发生垮塌,其附件既不适合农业生产,亦不利于城建规划。在岩层中可以看见地下水出露,水流从逆坡流向顺坡,故在顺坡的底部容易找到地下水。

  飞来石:龙门乡红星村在龙门乡红星村,可以看到大量的砾岩,当地的耕地均在砾岩表面风化形成的很薄的土层上。很容易看到,在红星村的周围山体均为泥岩,而此处的出现的很多砾岩沉积,此处应为典型的“飞来石”奇观,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如此大范围的飞来石都是极其罕见的。据老师讲解,此区域内大量出现“飞来石”可能是因为数亿年前的造山运动时,地壳板块活动,使同一山体的两边向旁边挤压,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山体断裂产生的碎裂物质,在岩体断裂时弹射到当今红星村所处区域,散落到各地,形成现在所看到的“飞来石”奇观。这些砾岩大小不一,对于研究古代造陆、地质运动、地壳活动等有珍贵的科考价值。飞来石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零星分布的砾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使得原先较为*坦的地区变得混乱,无法形成成片的土地,而且,此处“飞来石”中的岩石均为钙质岩类,石灰岩含量高,碱性偏强,在雨水的作用下,钙质物逐渐与土壤混合,致使土壤碱性增强,影响作物生长,使得该地区极不利于农业耕作。而因其地形限制,使得土地的合理规划也存在巨大困难。

  地堑:陇西河太*桥地区两条大致*行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中间部分岩块下降,形成地堑。陇西河太*桥地区,岩层趋于水*,此处为龙泉院大石板断层和吴家山庙子岗断层的作用下形成的地堑地形。在桥下观察可以看出,该处岩层倾角较小,地质条件稳定,此处可以建造高速公路桥。稳定的地堑构造,也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得到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当地农田布设紧凑,具有稳定的农业耕作环境。太*桥地区四周高,中间低,使得农田、居民点的排水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农田的周围有很多的排水沟,水利设施比较健全,农业发展和土地规划的现状都很好。

  笔架山:上里古镇二仙桥站在上里古镇二仙桥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个并不太高的小山,其形成是由于软硬岩层相间产生的差别风化,软岩层更容易被风化,而应岩层残留下来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整个连绵的群山和高下不一的山谷与山峰,看起来像笔架,因此被称作“笔架山”。该地区是白垩纪贯口组地层,多砖红泥岩及钙质粉砂岩。这个区域的地质环境较好,位于一二级阶地之上,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四处高两头低的地形,适于高灌低排,农业生产很是便利。此地为与单面山的裂倾坡,本不适宜耕作及居住,但仍能看到许多居民点为于山脚。总体来说,是由于山体有大量的植物覆盖,对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得岩石不至于裸露在外,而且裂倾坡的坡度并不很大,相对比较缓。故居民点修建在山下能较好的调节室内环境,笔架山可以阻挡强烈的太阳光,减缓风的对流运动。于是,形成了非常有利于人们居住的“风水宝地”。

  实习心得

  近两天的实习,使我更加深刻的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知道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为人类造福。本次野外实习,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地质学与地貌学》与本专业的联系。这次地学野外实习丰富了我的眼界,看到了书本所讲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还学到了当面对实际问题时,必须考虑到人文、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在进行治理类似的地址灾害时,不仅仅是在治理,不顾其他诸如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是不能取得由效的成果的,要多方面的考察,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确保在保护水土流失的大前提下,更多的应该考虑到百姓的生活,争取到百姓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成绩,其措施才是长远的。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的运动,大自然在上百万年的运动中,或者悄无声息或者剧烈的运动之中,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活动,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也创造了非常多的奇观为世人惊叹。从山体的褶皱、山体的断层,以及遗留下来的风化沉积物,我似乎看到了过去此地的地理形态,我似乎能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我想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只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前进,否则只能自取灭亡。在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区域内,我们看到了多种地质构造,地质奇观及一些灾害治理的工程。学到了很多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知识,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以及灵活的处理问题,还学到了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在途中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本次野外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重要体验,对于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裨益。

地质学实习工作报告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习地点:

  土木工程学院楼 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6)

——机械实习目的和意义

机械实习目的和意义1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和控制智能的设计、维护、制造及开发基本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要有机械电子两方面的基础理论,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能力。通过毕业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以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设备,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加深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3、通过毕业实习接触认识社会,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品质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3篇(扩展7)

——构造地质实习目的

构造地质实习目的1

  一、 掌握地质填图技巧并完成湖山部分地区的地质填图

  二、 进一步巩固地质罗盘的运用

  三、 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实习点上的岩层进行分层, 测量产状,岩性描述

  四、 初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地质思维 能力以及编写地质实习报告的方法

  五、 培养学生野外综合观察能力、地质思维能力和野外地 质工作基本能力

  六、 提高野外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 练习定点及进行野外观察、记录作地质素描的方法

  八、 分析岩层剖面上看到地层的岩性变化

推荐访问:地质学 实习 意义 地质学实习目意义3篇 地质学实习目的意义1 地质学实训目的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shixibaogao/2023/0528/604331.html

  • 相关内容
  • 05-28 2023地铁服务培训心得体会3篇

    地铁服务培训心得体会1  为期45天的实习已经接近尾声了,我对南京地铁通信有了一定的了解;通信包括传输子系统、无线子系统、专用电话子系统、公务电话子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广播子系统、时钟子系统、

  • 05-28 2023年度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3篇【完整版】

    地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1  由于地质工程专业涉及国民经济建设的领域很广,目前的经济建设项目很多,发展的速度很快,为毕业生创造了很好的就业环境,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地质工程专业学

  • 05-28 关于成长唯美感言句子100句

    关于成长唯美感言句子100句  弱点和人性真面目,从中学习成长,体验来访此生的意义,也从付出的过程中,学习自我进步和感恩。以下是小编特意为各位读者准备的成长唯美感言句子,欢迎阅读与收藏。1、感谢有你

  • 05-28 2023年度高中物理教学设计【通用文档】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教

  • 05-28 地质实习工作报告3篇(范例推荐)

    地质实习工作报告1  一:目的  1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 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 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 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仪器  地质罗盘铁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