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荣:筑牢心血管疾病“生活防治”的“围墙” 张金荣

【www.zhangdahai.com--思想汇报】

  据权威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所有疾病中的发病率中排名第一。如何更好地防治心血管疾病,使人们远离心血管疾病的病痛折磨,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关于此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从医整整40载,熟练掌握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技巧,尤其对于疑难病例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心脏病的诊治方面有着很深造诣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金荣教授。
  
  接轨世界:预防为主的警钟重重敲响
  
  据张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在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但在20年以前发病率却很低。那时,安贞医院作为全国有名的以治疗心肺血管疾病为重点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天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人数非常少。进行冠脉造影的诊断每周只有两次,每次也只有五六个人。到了1994年至1995年,支架治疗术才在我国大陆缓慢开展。那时,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安贞医院进行冠脉支架介入治疗的次数也就随之上升为每周3-4次,每次大约10个人。
  张教授说,从这个数字来看,冠心病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近几年呈现出明显的急剧直线上升趋势,一批以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吕树铮教授为代表的冠心病介入专家现每天约进行90台支架植入术。而欧美国家则恰恰相反,呈现出直线下降趋势,可以说,我国在走欧美国家的老路子。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出现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趋势时,张教授不无感慨地说:“在我国,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做得不够,如今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了,人们对饮食却不注意,而且现在社会压力大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大幅度升高的一个原因;但在欧美国家,预防工作做得很好。
  张教授举例说:“比如,他们生活很有规律,饮食也很注意: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高维生素饮食;而且还要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美国一位著名业内专家对体育锻炼是这样总结的:‘循序渐进、有规律地进行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体育活动,锻炼后使自己感到身体舒服为原则,不要过于劳累,不要进行激烈的锻炼。”’
  张教授说:“使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对医生来说无非是采用两种方式,即预防与治疗,但是应该以预防为主。希望卫生部门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而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也应以预防为主地去检查和治疗病人。”
  据张教授介绍,关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我国跟国外相比很多方面是可以跟他们相媲美的,比如射频消融技术可以跟他们平起平坐,起搏器的安装技术也不亚于他们,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及药物治疗也都差不多。但预防工作却与人家差得很远。
  现在在我们国家主张“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于是出现了很多社区医务人员坐门诊,或走进各家各户为老人测血压等。张教授说,如果将这样的宣传改为“预防在社区,一般治疗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即在社区主要进行以预防为主的宣传,医务人员走进各家各户不再是单纯地诊疗病人,而更主要的是大力宣传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怎样做到生活防治,那么结果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意义重大。
  
  抵御心血管疾病:生活防治铸就不朽的围墙
  
  谈到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张教授反复强调:无论是预防还是治疗,生活防治比药物治疗还要重要。关于针对心血管疾病的生活防治,张教授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神、情绪的预防,如平时不要生气、着急、焦虑、过于激动、脾气暴躁等。张教授说,在北京地区70%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是由情绪诱发的。二是饮食方面,坚持“三高三低”的原则,即低脂、低糖、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饮食。而且一日三餐不能吃得太饱,道理很简单,吃得太多人容易发胖,体重增加。饮食的标准为摄取的营养够自身用,维持标准体重为宜。人们常说的“病从口人”通常指的是饮食不卫生,但现在从另一角度说,饮食不科学也是“病从口人”的重要原因。三是绝对不能抽烟,饮酒也要少量。四是保持大便不干燥。因为很多发生猝死的心血管事件往往是在大便用力时引起的。五是坚持锻炼。
  张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对于生活防治一般人都了解,关键在于对它的重要作用有没有真正地认知,有没有真正地去落实生活防治。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病人体重减少12磅,原发性高血压由二级转变为一级;再减少12磅,则由一级转变为正常。而且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一定要求患者必须进行生活防治。可以说,欧美国家的医生把生活防治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头等大事,但在我国却没有做到。”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张教授说,医生一定要明确告诉患者把生活治疗放在首位,一定要告诉患者必须坚持生活治疗,再配以药物治疗,而不是简简单单地给患者开一些药。如果只单纯地进行药物治疗而不真正贯彻落实生活治疗,疾病就很难治愈。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药物治疗时,不但要考虑冠心病本身的治疗,也要考虑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治疗,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对同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想方设法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据调查显示,有30%的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就很快进入冠心病阶段,而对于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要想办法使血脂、血糖降下来。关于高血糖,张教授说,其实糖病尿患者很少是由于单纯的糖尿病本身导致死亡,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亡的原因是并发心血管疾病。因为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最终全身血管硬化得很厉害,包括心脏血管、脑_血管、肾脏血管等。如果糖尿病本身治疗得好,那么发展成冠心病的速度就很慢。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就是张教授曾经为之治疗的一个患者。当时那位患者得糖尿病已经很多年了,但是一直进行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治疗,将糖尿病控制得很好,经冠脉造影显示,他的冠状动脉也一直处于较好的状态。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促进作用则不言而喻。
  关于疾病本身的治疗,采用的药物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波力维等。张教授说,据国外冠心病一级预防大样本权威研究资料显示,服用阿司匹林能使心血管事件降低20%,服用β-受体阻滞剂能使心血管事件降低25%,而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以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大约59%,所以降脂药物在防治冠心病方面意义重大。
  
  拯救生命:彰显医德的力量
  
  谈起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为擅长介入治疗的专家,张教授说,在心律失常领域,与药物治疗相比介入治疗显示出了极大的优势。如预激综合征引起的快速心律失常,采用射频消融治愈成功率为98%-99%;相反,理想的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较少,而且副作用较大。
  据张教授介绍,对于有室颤发作过的患者一般采用安装ICD的方法。国外研 究证明,安装ICD比不安装ICD猝死事件降低30%-50%。而对于危及生命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需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这方面美国做得较好,所以近几年美国的猝死率明显下降。美国2亿多人口,我国13亿人口。但我们所安装的起搏器是美国的五十分之一。我国心性猝死的人数每年为55-60万,所以预防猝死是非常重大的任务。
  而对冠心病的治疗,张教授一再强调,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治疗治的是标,而不是本;生活防治、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治疗、冠心病本身的药物治疗才是治本。所以作为心血管疾病医生一定要跟患者讲清楚这个问题。如果经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程度在70%以上可进行介入支架治疗,不能做介入治疗的多支病变可以考虑心脏外科搭桥治疗。
  作为心血管疾病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想办法治好他的病,而且本着治本的原则去治疗,这样的治疗成本也较低,但效果却非常明显。关于这一点,张教授非常感慨地说:“在我们医疗系统确实有少数医生需要加强医德建设,真正体现出‘医生的伟大’。”
  说到此,张教授想起了曾经治疗过的一名患者。这位患者当初在安贞医院接受冠脉造影检查时发现冠脉病变得非常严重,根本无法进行置入支架治疗,甚至连冠脉搭桥都不能进行了。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一般的治疗原则,患者已经是无法救治了,甚至很可能随时发生猝死。可是当初张教授就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理念,本着治本的原则,努力想拯救这位患者的生命。他为患者设计了一套治疗方案,就是生活治疗结合普通的药物治疗,告诉病人必须坚持,不要中断。大约3年后,那位患者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重新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只有冠脉前降支狭窄,只需要置入一个支架即可,其他部分良好。
  这样成功的实例也恰恰应验了美国某著名心血管专家的一句话:“冠心病不但能治好,而且能预防。”
  记者感悟:“看病难、看病贵”始终是医改的难题,也是一个全社会面临的很严峻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各种可行的渠道大力宣传,努力提高普通民众对“预防为主”和“生活防治”的全民认知度,从医院到社区,将“生活防治”放在首位,逐层落实,让群众花最少的钱治好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排名第一”会成为历史,这无疑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推荐访问:围墙 心血管疾病 防治 生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sixianghuibao/2019/0420/8458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