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病老年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发生于什么脉

【www.zhangdahai.com--现实表现材料】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老年患者脉压差(PP)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69 例EH 老年患者应用24 h 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脉压差(PP)水平,根据全天PP 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两组: PP 0. 9mm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 S) 靶器官损害的标志。大规模研究结果显示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 IMT) 增加是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的有效预测因子[4,5] 。本文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PP 与颈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9年2月-2011年2月于我科住院的年龄≥60 岁符合2005 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EH 患者69例 (男40 例,女29 例) , 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入选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均停药2 周以上。根据每位患者24 h PP 的平均值分为PP 0.05) 。
  1.2 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
  所有入选患者采用德国IEM公司MOBIL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 h 动态血压监测。受测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监测起止时间为8 :00 至次日8 :00 ,测量间隔设为白天(8 :00 至20 :00) 1 次/ 30 min ,夜间(20 : 00 至次日8 : 00) 1 次/ h ,每次均记录SBP、DBP、PP 及心率。测量有效数据超过所测数据90%入选。由有经验的医生将数据进行分析,对个别可信度较差的原始血压数据进行舍弃,舍弃标准如下:SBP>260 mmHg或150 mmHg或150 mmHg或 0、05) ,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IMT 水平
  两组的IMT 分别是(0.14 ±0.06) 、(0.17 ±0.05) c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3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PP 是老年人心血管意外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显示在老年EH 患者中,PP 与动脉硬化发生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对内膜损伤作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结果,其形成及发展是一慢性过程,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6 ]。而近年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差增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随着动脉硬化的进展,动脉壁弹性下降, 可以增加大动脉的阻力和脉搏的传导速度,引起SBP 升高,DBP 下降, PP增大。SBP和PP增加, 使血管壁所受压力增大,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管壁成分改变主要表现为弹力纤维减少,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外胶原成分增加,后二者正是颈动脉IMT 增厚的主要原因[7,8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脉压差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 P

推荐访问:脉压 原发性 高血压 相关性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xianshibiaoxiancailiao/2019/0327/3937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