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中的在三个误区】抗生素使用误区

【www.zhangdahai.com--征文稿】

  抗生素是应用最广泛的一大类药品,临床医生经常给病人配用抗生素,不少普通老百姓甚至还能非常熟悉地说出一些拗口的抗生素药名。然而,抗生素也是目前应用最乱、最滥的药品之一。造成这种局面,既有临床医生对滥用抗生素危害认识不足和疾病治疗经验有限等原因,也有广大老百姓对使用抗生素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观念等因素,如门诊病人不按医嘱随意更改抗生素治疗方案。另外,在我国抗生素虽为处方药,但是人们仍然可以在药店购买,无疑也为抗生素的滥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医生为避免医疗纠纷,在病人或家属的要求下,给病人小病大治或使用不必要的预防性抗生素。
  以下三个抗生素使用中的误区,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 抗生素是特效药,应该药到病除,用了一天抗生素病还不好,一定是药不对路,赶紧找医生换药。
  的确,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特效药。但是,与退热药、降压药或安眠药等不同,抗生素在体内发挥杀菌作用需要一定时间。对不同部位的感染或不同细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所需要的起效时间也不同。对多数感染,抗生素起效的时间为1~2天,但也可能很短或很长,如治疗霍乱,抗生素的起效时间短至数小时,治疗结核则长达1星期以上。因此,用药1天体温下不来,属于正常现象,病人不必着急。因为过频来院复诊,反而不利于病人休息和疾病恢复。对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感染,如果正规治疗超过48~72小时,仍未见效,则应复诊,以免感染扩散。
  * 不遵照医嘱规定的抗生素用药疗程。较普遍的一种是过早停药,病人认为,不发烧了、喉咙不痛了或黄痰没有了,说明毛病好了,就可停药。另一种是用药时间过长,这主要见于起初病情较重、或对所患疾病过分担忧的病人以及老年人。
  实际上,症状的消失只说明治疗方案有效,并不代表体内的病菌已被完全杀灭。因为每一种疾病均有规定的治疗疗程,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应该治疗至体温降为正常后3~5天;非淋菌性尿道炎为7天;急性肾盂肾炎为14天;结核病6个月。过早停药,体内病菌尚未杀尽,容易死灰复燃,轻者感染复发,重者细菌耐药、疾病迁延,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需要连续治疗10~14天,如过早停药,容易引起风湿热、肾小球肾炎或风湿性心脏病。延长用药时间也不会达到“巩固”疗效的目的,吃过多不必要的抗生素,非但不会增加疗效,反而会造成毫无意义的药费支出,甚至可引起肝、肾功能的损伤或菌群失调。
  * 用药不规范,随意增减用药剂量。有些病人凭感觉确定抗生素用药多少,咳嗽重了就多吃几粒抗生素,病情好转或胃不舒服时就来个“减量使用”。
  这种不经过医生同意或不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建议,随便增加或减少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其实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在拿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开玩笑。的确,有些药物,如止咳化痰药和部分解热镇痛药,增减用药剂量,也许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对于抗生素,其后果可能比常人想像的要严重得多。在不少情况下,抗生素的抗菌作用要么有要么无,减少抗生素用量,往往不是抗菌作用的减弱,而可能是完全丧失杀菌作用,从而给病原菌以喘息的机会,得以大量繁殖,其结果便是感染加重。另外,有些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剂量与毒性剂量十分接近,按医嘱常规剂量下使用是非常安全的,但增加用药量后,其毒性反应则显著增加。

推荐访问:抗生素 误区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hengwengao/2019/0425/9505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