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薄到厚重 拖布池单薄好还是厚重好

【www.zhangdahai.com--自我介绍】

  单元统整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单元教材的功能、结构、价值,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式、内容,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真正实现“用教材教”。在单元统整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研究单元教学目标怎样确立、内容如何统整、方法如何选择。下面结合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内容,谈谈自己的做法体会。
  一、立体观察,理清层次,统整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主题是“异域风情”,内容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其中课例有4个,精读课文两篇,分别是《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和《威尼斯的小艇》;略读课文两篇,分别是《与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在这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由“读读写写”、“读读记记”组成,不要求书写,《威尼斯的小艇》的后面安排了阅读链接。在备课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内容的目标要求在不同的学段表述形式和难易程度也不同,联系起来,那便是一个纵横交错、有主有次、循序渐进的立体目标体系。对于这样的单元内容,如何准确定位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1.找准通往单元教学目标的“路径”。
  在实践中,实现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的转化,是教学的起始点。这一转化不是简单的移植,必须经过一个科学的分解环节,即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适合具体班级和具体学生的学习目标。
  如教学本单元时,从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到课时目标,经历了这样7个环节,即: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主题目标、课时目标,这7个环节的目标构成了教学目标系统路径,上一环节的目标对下一环节的目标起指导作用,下环节的目标对上环节的目标起铺垫作用,这种指导和铺垫,是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建立在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
  2.唱响目标路上的“四部曲”。
  新课程标准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纯粹的“教教材”,在进行本单元统整教学时,我们可以采用“解”、“选”、“联”、“整”四步,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课时目标。
  “解”:首先是认真研读单元内容,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特点。其次是站在整个学科课程系统的高度去审视本单元教学内容,从而正确了解、把握本单元知识的地位、功能、价值。
  “选”:将单元内容中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的“重心”,即确立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在“选”的过程中发现,“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这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重心”。
  “联”:首先是根据“重心”,将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相联、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出来,以相同的内容丰富“重心”,以相似的内容区分“重心”,以相反的内容凸显“重心”,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其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教师的自身特点等“联”教学资源。
  “整”:即为统整,这里的统整,不仅是内容的统整,也应是教学资源的统整,更重要的是目标统整。我们可以沿着教学目标的路径,围绕“重心”,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这一板块不仅明确“教什么”,还应看出“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经过“解”、“选”、“联”、“整”四步,我们确立了如下的单元教学目标:(1)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目标;(2)结合词语盘点,解决生字词;(3)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概括主要内容,把握内容特点,品味语言表达;(4)回顾总结,领悟表达;(5)积累交流,训练表达;拓展阅读,组织实践活动,举办读书笔记、手抄报、习作展等。
  二、整体把握,前后联系,统整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仅仅是提供给师生对话的基本材料,而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可能是师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为了帮助学困生和学优生的补充材料。为此,教师应该对所要教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统整。
  1.整体把握,找准前后联系线。
  新的课程标准出台时,已经明确了各个学段、各学科的知识要点,因而,各种版本的新教材编写,都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的层次感、整体感,有的有明晰的知识、能力线,有的有可感的情感价值观线。
  如本单元的内容安排是希望能增长学生的认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多元文化。从写的角度安排训练的重点是“体会抓住景物、风情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而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四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走遍万水千山”已经做了安排。
  再如这一单元还有一个训练重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通过对中高学段教材内容的梳理排序,我们发现“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学生在三、四年级的时候都接触过: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提到了“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三年级下册中《路旁的橡树》等课文中也提出了“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的训练要求;在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导语中有“认真地读一读,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四组和第六组的导语中都有“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明确要求,以及第八组课文的导语中“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等,从这些目标和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训练重点是分5个阶段进行的,经历了“想想――思考――说说――抓住――把握”这样一个过程。从整个小学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与把握来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和起点,是一步步发展的。“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出现,不仅是对前面教材的升华和提升,也为以后到高年级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打下了基础。
  2.准确定位,瞄准核心知识点。
  在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了各个学段学习的核心知识点;在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中,编者也特别注重核心知识点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的层次感、整体感,凸出体现训练的重难点;有些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与这一单元的课文有很强的联系性……如本单元教材,《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德国的风景与风俗,而《威尼斯的小艇》则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了威尼斯独特的风情,《与象共舞》在饶有趣味的讲述中,让我们看到了泰国独特的风情文化,《彩色的非洲》一文让我们领略了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依据内容特点和课标学段目标要求,我们便发现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
  3.纵横链接,建立实践体验场。
  通过单元统整,对原有教材中呈现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活动形式、目标任务等进行了较大调整,一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另外,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可以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提供广阔的训练场。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统整时可进行如下设计:(1)依据专题内容,补充介绍其他异域风情,如选读课文《维也纳生活圆舞曲》。(2)根据内容特点,补充同一内容、不同描写的文章,如针对《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里乔治桑写的《威尼斯之夜》,还可阅读冰心和朱自清写过的关于威尼斯的文章。(3)依据表达特点,前后联系,进行比较,如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可与四年级下册第一个单元“走遍万水千山”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表达方法。(4)依据教师自身特长和学生实际、拥有资源等方面的情况,思考实践体验的方法和内容……将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而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学科课程,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断提高综合素养。
  三、综合权衡,把握关键,统整教学方法
  学科教学本无定法,重在得法,不同内容采用恰当的教法显得十分重要。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以下3个方面尤为要注意。
  1.以学生发展为终结点。
  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发展各不相同,同一年龄段发展也是千差万别,不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做单元统整、设计教法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现实起点),寻找一个提高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形式,选择教学的方法。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终结点,是单元统整时必须要做到的。
  2.以教材结构为切入点。
  单元教材中的内容讲课时切入点不同,带来的课堂效应也不一样;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不一样,整合时的内容、方法也应不同,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应该恰当地处理教材,以教材结构为切入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根据本单元的教材结构,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可抓住几个难理解的句子,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体会内容及表达方法。《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可把“阅读链接”里乔治桑写的《威尼斯之夜》、冰心和朱自清写过威尼斯的文章一起进行对比,体会描述同一个事物,作家的选材、选取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表达的效果也有所不同。《与象共舞》和《彩色的非洲》两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先概述后分述的表达特点。
  3.以疑难内容为突破点。
  教学中的疑难内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它们都处在学科知识系统各个有机部分的结合点上,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在进行单元统整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对可能出现的疑难内容做出准确判断,然后结合内容、资源等各方面因素,设计出合理突破预案,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如本单元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文中有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是难点,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激趣、感悟,结合上下文阅读理解,联系生活体会。《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难点,便可以多媒体图片或影视资料让学生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然后在多形式的反复朗读中想象,体会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

推荐访问:单薄 厚重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wendang/ziwojieshao/2019/0321/27095.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