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闭合整复治疗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背侧移位47例:桡尺骨

【www.zhangdahai.com--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沈云峰 刘世雄 尹家辉   儿童桡尺骨下段骨折临床多见,我们自1998年至2003年采用3人按提折顶整复手法,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7例,男32例,女15例龄6~13岁,平均9岁。右侧31例,左侧16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无合并其它部位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伤后就诊时间1小时至3天;x线表现为桡尺骨下段双骨折,骨折线在同一平面,桡骨骨折线前高后低,远折端向背侧移位,重叠程度0.5cm至2cm,尺骨多为青枝骨折,成角移位,部分下尺桡关节间隙增宽。
  
  2 治疗方法
  
  2.1 手法复位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以右侧为例),坐位时肩关节前屈,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位;仰卧位时肩关节外展适当角度,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位,无需麻醉。一助手握住手的大、小鱼际,另一助手握住肘部,先让两助手顺势持续牵引3min,尽量纠正桡骨重叠,术者站立在桡骨的桡侧,术者两手拇指置于桡骨骨折远端背侧,其余四指重叠抱于桡骨近折端掌侧,嘱两助手在整复过程保持牵引及牵引高度不要变化,术者先用双手拇指向下按压远折端,当感到两折端对顶时,近端四指将-近折端猛向上提,在提的过程中双手拇指保持向下,然后两助手继续保持牵引,触摸骨折端满意后行小夹板固定,桡骨复位满意,尺骨也随之复位。
  2.2 夹板固定维持牵引下用本院自制的外敷中草药理敷于骨折处,远端背侧放一压垫,下尺关节分离者,在腕尺侧再加一压垫,用前臂四块夹板固定。前臂中立位固定。复查x光片,如不满意,上述手法两次整复,伤后1周内,每天调整夹板,3~4天换药1次,早期抓空增力功能锻炼,颈前臂吊带悬于胸前。
  
  3 治疗结果
  
  本组病历1次复位成功36例,2次复位成功11例。解剖复位25例,近解剖复位10例,桡骨轴线正,对位超过一半者12例。骨折I临床愈合时间4~6周,夹板固定4~6周,经6个月至5年的随访,患肢无畸形,前臂旋转、腕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4 讨论
  
  桡尺骨下段骨折,多发于6~12岁儿童,并且移位有规律,均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有重叠移位,尺骨多为青枝骨折,移位不大,也属于儿童特有的经典骨折。其损伤及移位机制为,儿童跌倒时,前臂旋前,手掌先着地,手腕多处于伸直背伸位着地,在跌倒过程中,由于身体向下的重力及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集中于桡尺骨下段,导致桡尺骨下段骨折,又由于远端相对固定,近端受身体重力移位至远折端的掌侧,形成了远折端的背侧移位。尺骨视暴力大小,大部分青枝骨折,移位不明显。
  关于手法复位,报道较多,有的提倡回旋手法,有的提倡双人折顶手法。笔者早期曾尝试过这些手法,成功率非常低,从理论上分析,折顶手法是可行的,但为什么成功率低?原因是术者加大成角的同时不能稳住近折端,两断端没有强硬的支撑点,没有真正形成折顶的力学结构,所以无法达到复位目的;笔者采用的3人折顶法,两助手只负责对抗牵引,术者负责手法整复,双手拇指先按压远端,双手四指上提近端,术者站在患肢的侧方,与患者同向,右前臂站桡侧,左前臂站在尺侧;便于施力;侧方移位牵引时就会纠正,故闭合整复成功率高,并且复位后骨折端稳定,使用前壁小夹板固定可靠,管理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推荐访问:尺骨 整复 移位 闭合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hushi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30/4431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