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开创新局面

【www.zhangdahai.com--学生个人工作总结】

   一、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安排   根据中央精神和我区实际,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了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
  (一)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国家重点投资领域,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和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认真落实好国务院“新36条”和自治区的鼓励政策,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全年力争新增贷款1800亿元以上,通过资本市场融资250亿元,战略创新产业基金募资总规模200亿元。继续加大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抓好协议落实和项目落地工作,力争引进区外资金到位3300亿元。二是保持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工业投资对我区经济发展影响重大。针对传统产业投资增长趋缓、新兴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要努力克服路径依赖,把工作重点放在非资源型产业项目和资源型产业的延伸升级上来,把发展延伸加工作为扩大工业投资的新增长点来抓,努力突破审批瓶颈制约。三是认真做好与国家部委对接落实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就落实《意见》下发了分解方案,明确了140条重点任务,涉及40多个部委。目前,自治区已经和10多个部委和一些央企签订了具体协议。各方面要把已经明确的政策、项目、资金等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使《意见》的效应具体化、最大化。这项工作要作为2012年各地区、有关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实行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协调、亲自督促。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是认真做好“三农三牧” 工作。要把“三农三牧”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服务“三农三牧”水平。2012年全区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460亿斤左右,畜产品供应保持稳定。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40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面积力争达到180万亩以上。二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四大基地”建设,推动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向长链条、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扎实推进“双百亿工程”,力争再新增百亿元企业10个、园区6个。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自治区非资源型产业指导目录和配套政策,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加快推进沿黄沿线产业带建设,提高产业布局集中度,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多种形式的跨区域合作。做好中小企业政策落实和服务体系建设两项基础工作,重点培育好千户成长型中小企业,推动非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一体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2012年第三产业增长预期目标快于2011年,就是要引导各级切实抓好服务业发展,充分挖掘服务业的巨大潜力,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作更大贡献。各级要着力推动物流、旅游、金融、文化产业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提升。
  (三)全面加强保障能力建设。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建设力争完成投资550亿元,加快出区高速通道、旗县通一级公路和通村公路建设,全年新增700个通沥青水泥路嘎查村。认真落实自治区政府和铁道部签订的协议,加快推进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客运专线等客运通道和鄂尔多斯至曹妃甸、锡林浩特至曹妃甸等煤运通道建设,新开工铁路里程1300公里。新开工霍林郭勒机场、阿拉善通勤机场项目。力争开工建设锡盟至南京特高压送电通道,争取开展蒙西至长沙特高压通道前期工作,新开工500千伏线路4000公里以上。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落实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把该发给牧民的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推进阶段性禁牧、草畜平衡区放养牲畜的压减、生态移民等重点工作。继续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好京津风沙源二期、退牧还草二期、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等重点工程,争取国家启动沙漠沙地专项保护治理工程。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000万亩以上。三是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督促检查力度,强化责任目标落实。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全面加强用能管理,对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产品要实行“零增长”。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施行政单位人员第三阶段津补贴改革,提高艰苦地区津贴补助标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国家提高营业税起征点的政策,减轻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税费负担。加大各项惠农惠牧补贴力度,做好农牧民转移就业特别是东西部劳务对接工作,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扶贫标准,实施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移民扶贫三大工程,力争2012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贫困人口减少30万人。二是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制定引导、鼓励各类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要实现制度全覆盖。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27.77万套,完善分配管理制度,确保群众放心满意。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2012年要全面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提前一年完成目标。将高校生均经费定额从5500元提高到7400元。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实施乡镇苏木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和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工程试点。改革民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全面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好重点公共文化工程。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部署,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认真解决信访突出问题。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药安全。
  (五)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方面,重点是调整财政体制。经过认真研究,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自治区和盟市共享税的分成比例上做调整,提高增值税、资源税自治区分享比例,降低营业税自治区分享比例,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分享比例不变。这样调整的目的是,增强自治区本级调控能力,加大对薄弱环节和基础薄弱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国家不断出台的各项支出的配套能力、承担自治区本级为各盟市基础设施建设而负债并面临还债高峰的偿还任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定和要求。此外,要进一步完善煤炭资源配置政策,从严控制和规范资源配置。对外开放方面,要继续深化区域合作,跟踪落实与外省市达成的合作协议,继续拓展与其他省市的合作,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向北开放水平,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和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合作,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
  二、需要强调的几项具体工作
  (一)关于发展节水农业的问题。这些年我区粮食生产连续获得丰收,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05年的6500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8400万亩,从而在单产提高不快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增产。但从根本上看,粮食增产的基础并不稳固,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水资源制约。我区水资源先天不足,旱作农业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0%左右,水浇地比重不到30%,总体上还是靠天吃饭。同时,水资源总量不足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并存。灌溉区普遍采用大水漫灌,井灌区平均灌溉用水量超过农作物需水量的1倍以上,浪费很大。一些严重缺水地区主要靠打机井灌溉,机井越打越多、越打越深,地下水位下降得很厉害。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要说种粮就是种草也很困难,将对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二是扩大耕地制约。我区现有耕地1.07亿亩,总量已经不小了,再增加的空间不大,而且我们也不主张继续扩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保护生态。这些年由于种粮效益好、补贴多,个别旗县在比较利益驱动下,在草原上开垦种粮,造成草原生态恶化,对此自治区严令禁止。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粮食的持续稳定增产,不能走扩大耕地的路子,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这是今后我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高效节水农业的节水增产效果非常明显。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区节水灌溉面积已达3500万亩,但大多采取管灌和渠道防渗等传统措施,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面积比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节水效果和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下一步我们要把高效节水农业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全面加快推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国家从2012年开始到2015年,在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总规模3800万亩。其中,安排我区节水灌溉面积800万亩,国家投入48亿元,自治区各级配套一部分资金。我们要认真做好方案,组织抓好落实,把节水增粮行动纳入到 “四个千万亩”工程中,并作为示范先导工程来抓,带动全区节水农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资金整合的新路子。目前,涉及节水工程建设的资金有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土地整理、扶贫等十几项,涉及部门很多,建设标准不同。整合使用这些资金,统筹规划,集中连片建设,就能从整体上全面提高节水农业的建设效益。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资金整合、统筹使用的有效措施,集中力量办好节水农业这件大事。
  (二)关于发展建设型畜牧业的问题。在保护草原生态、实行禁牧和草畜平衡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畜牧业稳定发展、畜产品稳定供应和牧民稳定增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加快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广实施联户家庭牧场等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新模式;另一方面要走建设型畜牧业的路子,加强人工草场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只有在保障饲草充足供应的前提下,才能达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的目标,稳定实现生态好转、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
  根据我区的实际,人工草场建设的重点要放在推广苜蓿种植上。苜蓿种植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是支撑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美国苜蓿的贡献率与粮食作物不相上下,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大豆和小麦,是第四大作物,仅出售苜蓿干草一项,产值就超过75亿美元。我国十分重视苜蓿生产,2012年将启动“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我们要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广苜蓿种植。要抓紧研究制定自治区苜蓿发展规划,以苜蓿优生区为重点,以发展灌溉苜蓿为核心,针对各地条件,选择适应品种,推广良种良法,扩大种植规模。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区形成若干个苜蓿优势产区。这是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将为畜牧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关于地下水保护问题。我区水资源总量小,地表水稀缺且季节性明显,地下水是唯一稳定可靠的水源,95%的居民生活用水、66%的工业用水、47%的农业用水来自地下水。受气候变化影响,近10年全区地下水资源量减少了近7%,但供水量却增长了40%左右,占总供水量的近一半。目前,我区地下水超采问题已经十分突出。全区有35个超采区,超采面积5300平方公里,年超采量5亿立方米,其不利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在超采严重地区更为突出。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近五年全区平原区有近30%的面积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对人畜饮水及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导致地表沉陷、水质下降、地上植被破坏,形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和地质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再不重视这个问题,还继续无节制的抽采地下水,总有一天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地下水的保护。自治区已经出台了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各级要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工业用水的问题。
  自治区多次强调:严禁抽取地下水发展高耗水产业,并把这一要求写进了九次党代会报告。近年来我区新上了一批煤化工项目,投资很大,耗水量也很大。生产1吨煤化工产品平均耗水量在10吨以上,像烯烃、乙二醇的吨耗水量甚至在30吨以上。一个中等规模的煤化工项目,耗水动辄几百万方,甚至几千万方,如果靠抽取地下水生产的话,对地下水和地上植被的影响与破坏是相当大的。这种影响短期内可能还不明显,长远看将损害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确实有个别煤化工企业存在违规抽采地下水生产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坚决制止,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讲,今后安排煤化工产业必须把水作为首要前置条件,主要在地表水丰富、水煤组合条件好或者能够进行水权转换的地方布局。目前在地下水超采区和城市自来水覆盖区内的高耗水产业,要加快建设替代水源工程,限期置换出所用地下水。
  (四)关于缓解用地紧张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增多,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各地都在反映国家分配的土地指标不够用。自治区多次呼吁、积极争取国家增加用地指标,国土资源部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2011年下达我区用地计划指标总量达到4.9万公顷,同比增长58%,其中国家下达自治区指标1.28万公顷,使用国家指标0.95万公顷,增减挂钩和采矿临时用地指标2.65万公顷。同时,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支持内蒙古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先行用地、未利用地使用和增减挂钩试点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支持。2012年给我区的用地指标将在2011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总量预计将达到6.8万公顷。总的看,国家的支持力度很大,基本能够满足我区重点项目、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等用地需求。自治区还将和各盟市共同努力,争取更大支持。
  仔细分析用地紧张的原因,除了需求增加、供给不足外,我们在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重要因素。特别是前几年各地对违法用地严重性认识不足,未批地先开工的情况比较普遍。随着国家执法力度加大,各盟市违法用地报批数量明显增加,土地指标很多被用来消化违法用地,导致用地指标紧张。同时,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企业用地粗放、圈占土地、围而不建不开。因此,缓解土地紧张矛盾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力争增量,积极向国家汇报协调争取,落实好国土资源部的支持政策。二是要盘活存量,包括合理使用未利用地、对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措施。各盟市要加大清理闲置土地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供地率。
  (五)关于违规占用草牧场和乱开滥垦草原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作过明确要求和部署,开展过专项清理整顿。2006年,由自治区纪委、监察厅牵头,开展了对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占用草场的清理工作,共清退违规占用草场1600万亩。之后,几乎每年都要进行强调和检查,纠正了一批违规征占草牧场的问题。2011年为贯彻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退出占用的草牧场又提出明确纪律要求。对在草原上开荒种粮问题,自治区早就明令禁止,对发现的问题也都作了严肃处理。可以说是年年讲、年年查,但问题还是不断出现,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
  这些违法违规问题之所以久治不绝,表面上看有基础工作不扎实、草牧场权属不清、部门和地区协调不力、个别基层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等原因,但从根子上讲是纪律意识和宗旨意识不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不坚决、不彻底,忽视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此,各级要高度重视,发生问题的地区要进行深刻反思、抓紧整改,其他地区也要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一是要更加牢固地树立纪律意识和宗旨意识。坚决彻底、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真正树立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和生态长远利益的观念,并落实到工作中。二是深入彻底地开展清理整顿。自治区政府对此已经作出部署,各地要立即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梳理草牧场权属纠纷,及时发现化解隐患,逐一解决存在问题。对违法违规征占草牧场、与民争利损害农牧民利益、乱垦滥开破坏草原的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严肃追究。纪检监察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检查督办力度。三是全面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领导、管理和监督,提高基层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把工作做实,把隐患化解在事前。
  (六)关于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生产人命关天,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任何时候都要常抓不懈。从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看,除了极个别是天灾、难以预测和避免的,绝大多数是人祸,是责任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据统计,2011年1―10月份发生的非煤工矿商贸安全事故中,因违反操作规程、劳动纪律以及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引发的占65%。近两年发生的煤矿安全事故,绝大部分也是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和强度加大,水、火、瓦斯等隐患因素会明显增加;一些化工项目建设投产,操作流程非常复杂,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事故。如果不加强人员培训,更多更大的事故还会发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切实把培训教育这个关键环节抓好抓实。同时,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这不仅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地方政府也责无旁贷。不论企业的管理权限是否在地方、有什么特殊背景,各级政府都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起严格的监管责任。这不只是一项纪律要求,更是对企业负责、对人民群众利益负责。□
  (此文系巴特尔同志2011年12月27日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王 丹

推荐访问:我区 经济社会发展 新局面 扎实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erenzongjie/xueshenggerengongzuozongjie/2019/0319/2389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