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综合评价方法的探讨|实验室间比对

【www.zhangdahai.com--工会社团】

  开展实验室比对试验能不断提高和促进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并且能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从而能识别和缩小实验室之间检测结果的差异。但是在评价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持续能力时,通常采用的方法以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指标,而对其过程以及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较为少见。为此,我们就7家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过程和结果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设定比对单位
  参加此次比对试验的区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共7家,每家单位分别以代码表示。
  
  1.2 设定比对内容
  针对疾控中心检测机构的特点,选定微生物、理化检验为本次比对检测项目。具体内容为:细菌鉴定和水中硫酸盐(以硫酸根计)测定。
  
  1.3 比对试验的样品
  样品制备由其中2家实验室负责。细菌鉴定的样品为圣保罗沙门菌株转种于斜面半固体培养基;理化检验样品为150 mL水样。组织者按实验室的相应代码给每个样品编号。每个实验室的样品编号均不同。
  
  1.4 结果报告时限
  本次比对试验为期2周,要求各参加实验室将结果和原始记录在规定时间内报组织者。
  
  1.5 结果评价方法
  1.5.1 细菌鉴定 本次比对试验采用综合评价方法。要求参加比对试验的实验室写出完整的检测过程和提供原始记录。既评价检测结果,又对检测过程进行评价,尽量客观反映各参加实验室的真实检验水平。
  1.5.2 理化检验 水中硫酸盐测定中,实测值的范围在21.8 ~24.4 mg/L,均数为23.4 mg/L(与标准值相同),标准差为�0.88。计算出Z值,Z 值的大小反映实验室某一检验结果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根据Z值表来判断实验室检测结果是否满意。
  
  2 结果
  
  2.1 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
  7家参加实验室均提供了完整的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并且检验结果均为沙门菌,但在血清分型时出现了三种结果(本次比对试验的设计要求是鉴定出沙门菌就为合格,对于分型未作进一步要求)(表1)。
  
  2.2 理化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
  本次Z比分数[1]均小于2,理化比对试验的结果满意(Z比分数:|Z|≤2为结果满意; 2<|Z|<3为结果可疑;|Z|≥3为结果不满意)(表2)。
  
  代码水中硫酸盐(以SO�42-计,mg/L)标准值[]实测值x-00123.424.20.80.91满意23.422.8-0.6-0.68满意23.424.41.01.14满意23.423.40.00.00满意23.421.8-1.6-1.82满意23.423.2-0.2-0.23满意23.424.30.91.02满意
  
  2.3 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综合评价
  本次比对试验虽然微生物、理化检验的结果都为合格和满意,但在各类记录中仍存在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① 标准物质未写编号;② 未写使用仪器名称和编号;③ 引用技术依据不一致(名称不同、书写不一致);④ 原始记录或附页缺少唯一性标识(如报告编号或样品编号);⑤ 原始记录数据记录时未标明样品编号;⑥ 原始记录中未标明(以SO�42-计,mg/L);⑦ 没有对空白处进行标识;⑧ 引用检测依据书写不准确(如GB5750-85应写GB/T5750-1985);⑨ 修改处无校准章或签名;⑩ 未写明培养基或鉴定血清来源及有效期;�B11� 原始记录无技术依据。对这些问题采用计点[2]方法,计算出各实验室出现的问题所占问题总数的比例,然后与Z值的绝对值相加,得出综合评价值(表3),数值越小说明整体水平越高,反之则低。
  
  3 讨论
  
  通过本次比对试验,可以发现由于各参加实验室都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体系,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都能得到保障,因此,总体上成绩都较为满意。这次比对检验的项目是日常实验室检验工作中常见的,有助于更真实地反映各个参加实验室检测工作的水平,有利于考查持续质量监控的效果。
  对于比对试验的组织者而言,在样品的制备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样品准备及制备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各类干扰因素对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导致沙门菌菌型分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使用了不同生产单位出品的沙门菌凝集血清。不同来源的血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区别。② 由于沙门菌存在鞭毛丢失的现象,从而影响了沙门菌H相的凝集[3]。③ 由于此次选用的沙门菌菌种的H相不稳定,H相有差异,导致血清吸收的不同。④ 因为H抗原发生絮状松散的凝集,出现快,容易散 [4],因此操作人员的主观判断也可能影响结果的判定。建议沙门菌的血清凝集玻片试验中,O抗原和H抗原要做到�“++++”的强凝集。
  为了能够反映出参加本次比对试验实验室的整体水平,我们首次采用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但是微生物的检验结果未能加以量化,因此不能与实验过程相结合进行评价,这是缺陷之一。缺陷之二是综合评价值没有标准将其划分成优、良、中、差等几种等级,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和验证。
  
  4 参考文献
  
  [1]夏铮铮.能力验证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108.
  [2]全国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249.
  [3]刘锡光.现代诊断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4]何晓庆.卫生防疫细菌检验[M].南昌:新华出版社,1989.6.
  (收稿日期:2006-05-1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比对 综合评价 实验室 探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gonghuishetuan/2019/0329/42427.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