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运用举隅] 麻黄附子细辛汤

【www.zhangdahai.com--工会社团】

  关键词: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5-0052-01      麻黄细辛附予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少阴病见脉沉,系肾阳虚无力鼓动血脉运行所致,反发热者,为风寒邪气郁遏太阳经脉所致。临床表现或怕冷、或发热、或咳嗽、或哮喘,临证时应根据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病证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选方用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运用举隅如下。
  
  1 喘证
  
  杨某,女,47岁,于2007年7月20日初诊。患者曾于2007年5月因咳嗽、气喘住昭通某医院治疗30余天,病情无明显好转,随即转院到昆明某医院治疗,住院治疗20余天,病情明显好转而出院。5 d后因受凉而致病情复发。症见:气喘、咳嗽、痰少清稀、神疲乏力、恶风、口淡不渴、食少、大便稀、小便清、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辨证:喘证(阳虚外感风寒),治法:助阳解表,宣肺平喘。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并嘱其停服其他药物。制附片30g(另包开水先煎1 h)、麻黄15g,细辛10g,干姜30g,炙甘草30g,生姜15g,3剂,每天1剂。3次/d。7月23日,二诊。患者服用上方后,喘咳明显缓解,其他症状也较前好转。效不更方,继续服用上方加苏叶15g,6剂。后经随访,喘咳平息,未见发作,能正常工作。
  
  2 少阴阳虚证
  
  吴某,女,38岁,于2006年6月15日初诊。患者因反复感冒就诊。现症:恶风怕冷,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口渴少饮热开水即可,经期推后,量少色黯,二便尚可,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证属少阴阳虚外感风寒。治宜温经散寒,助阳解表。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制附片30g(另包开水先煎1 h),麻黄15g,细辛10g,桂枝15g,苏叶15g,防风10g,当归15g,甘草15g,生姜30g。3剂。每剂开水煎3次,药液混合(约900 mL),每天3次,每次150 mL温服。2006年6月21日复诊。患者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恶风怕冷、头身痛明显减轻,鼻腔通畅,已不流清涕,精神转好,手足转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药已见效,原方加减再进6剂。后经随访,曾经长期反复发作的“感冒”未再发作,进入冬季也能和正常人一样起居生活,抗寒能力明显增强。
  
  3 鼻鼽
  
  魏某,男,58岁,于2009年8月10日初诊。患者近年来常患“感冒”,以阴冷天多发或加重,经五官科检查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发作时需到医院输液治疗方可缓解。5天前因气候突变而诱发,予抗感染等治疗无缓解赴本院求治。病情有刻诊:鼻塞,流清涕,鼻腔发痒,嗅觉不灵敏,头闷痛,舌质淡苔薄白而滑,脉弦细。该病属中医“鼻鼽”范畴,即鼻塞不通之意。因患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受风寒邪气外袭,鼻窍闭塞不通所致。治当扶阳散寒,宣肺通窍。宜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治之:麻黄15g,细辛10g,制附片30g(另包开水先煎1 h)、辛夷10g(包煎),白芷10g,甘草30g,生姜30g。6剂,开水煎服。8月16日,9:鼻塞、头闷痛等症明显减轻,仍流清涕,微恶风寒,咳嗽痰清稀,舌脉同前。前方加干姜15g。6剂,煎服法同前。8月22日,三诊:服前方后,鼻塞头闷痛已不明显,鼻流清涕明显减少,仍有食欲不振,食后胃脘饱胀感,舌苔白厚而腻,脉细弱。前方效果明显,阳气渐复,风寒已散,然脾(胃)肾阳气尚虚,宜脾肾双扶,巩固疗效,前方加减再进。制附片30g(另包开水先煎1 h),干姜30g,苏叶15g,茯苓30g,白术15g,党参30g,陈皮15g,砂仁15g,甘草15g。6剂,开水煎服。8月28日,四诊:服完上方后,诸症消失,食欲正常,精神转佳,“过敏性鼻炎”病告痊愈。嘱其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保健康。10月30日随访,“旧病”未发,身体状况良好。

推荐访问:细辛 附子 麻黄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gonghuishetuan/2019/0423/9042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