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联系 [慢性胃溃疡癌变的临床病理分析]

【www.zhangdahai.com--共青团公文】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胃溃疡癌变的临床病理及诊断特点。方法:对198例慢性胃溃疡病人中确诊为慢性胃溃疡癌变35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中老年人慢性胃溃疡癌发病率较高,有5年以上慢性胃溃疡病史,好发部位胃窦区,以慢性胃溃疡边缘粘膜内高、中分化腺癌为多见。结论:年龄在50岁以上的慢性胃溃疡患者,疼痛性质发生改变、营养状态不佳、明显消瘦等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慢性;胃溃疡癌变;临床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88-01
  
  慢性胃溃疡癌变亦称胃溃疡癌(gastric-ulcer carcinoma)是慢性胃溃疡发生癌变后形成的癌,因起源于胃溃疡而得名[1]。文章收集了我院收集的198例慢性胃溃疡资料,除进行一般临床病理分析外,着重讨论慢性胃溃疡的癌变及癌变发生率等问题,为本地区胃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2月~2009年2月间19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8例中男性102例,女性96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9.7岁。尽可能由同一医师完成对全部病例的多次胃镜检查。常规在溃疡边缘和底部或相当部位(溃疡愈合后)多处活检。
  1.2慢性胃溃疡癌变的诊断标准采用全国胃溃疡癌变病理研究协作组1992年提出的标准[2]。将胃溃疡分为良性胃溃疡(BGU)和恶性胃溃疡(MGU),其标准为:①BGU:溃疡边缘和底部无癌存在。②MGUⅠ:具有慢性胃溃疡的典型结构;癌存在于溃疡边缘;溃疡底部有宽窄不等的无癌、无肌残留区。为慢性胃溃疡癌变。③MGUⅡ:溃疡边缘和底部均有癌存在,实为溃疡型胃癌。
  
  2结果
  
  2.1性别因素与胃溃疡的发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三种胃溃疡的年龄分布情况,胃溃疡癌变集中在40~60岁之间共有癌变33例,占所有癌变的63.46%,是最危险的年龄阶段。详见表1。
  
  2.2三种胃溃疡发生部位的情况胃窦部和胃窦小弯处发生癌占总75%,见表2。
  
  
  3讨论
  
  慢性胃溃疡是胃癌的前期病变,慢性胃溃疡的癌变大都是自溃疡边缘的黏膜表面上皮或再生腺管上皮细胞经异型性变转化为癌细胞而开始的。一般由早期发展到进展期胃癌大约需要2a~7a,平均3a左右[1]。近几年,国内外开始对GU周边伴随病变(背景病变)引起注意,并开始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良性GU可能经过恶性改变(恶变率为3.48%),恶化后的溃疡(恶性溃疡)与溃疡型胃癌不同,却与良性GU有许多相似处。在慢性胃病中,鉴别胃癌发展的高危险性,应该考虑形态学因素。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观察到,在胃粘膜活检中,常见溃疡或糜烂的再生粘膜出现再生型异型增生,曾在此种病灶内见有恶变现象。慢性胃溃疡癌变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许多报道随访癌变的时间多在8年左右,最快3年。本组资料研究显示慢性胃溃疡病程长,溃疡大,溃疡一旦形成,随着病程的延长,在溃疡灶扩大的同时伴发癌前病变的数量和癌变机会也越多,癌变检出率就高。胃镜检查是发现慢性胃清疡有无癌变的有效方法。胃镜取材时应少取溃疡底部,多取溃疡边缘特别是有隆起处要重点取材送病理科做病理检查。因为慢性胃溃疡癌变是由溃疡边缘上皮异型细胞增生引起。提高这些认识有助于提高慢性胃溃疡早期癌变的检出率。本组资料溃疡性胃癌16例,患者大都有长达数年的胃溃疡史,溃疡部位均位于幽门窦或近小弯侧。本组患者的病理诊断分别为低分化性腺癌及黏液腺癌,未见淋巴结发生转移。
  
  参考文献
  [1]邓仲瑞.外科病理学[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586-587.
  (收稿日期:2009.03.10)

推荐访问:癌变 胃溃疡 病理 临床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gongqingtuangongwen/2019/0330/4525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