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三大任务是_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www.zhangdahai.com--工商质监公文】

  摘 要: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后期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的跟踪调查与研究中发现,高校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了解大学生主流心理及其发展趋势外,还要不断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5-092-02
  
  21世纪,随着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社会观念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的复杂化,大学生心理状况也随之呈现出多种新的改变和新的发展趋势。掌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其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查阅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我校2004年级、2005年级、2006年级的728名医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状况的跟踪调查与研究。
  
  1 大学生主流心理及其发展趋势
  
  1.1 大学生主流心理
  我国当代在校大学生年龄分布处于17~23岁之间,本次被调查的728名医学生年龄处于17~21岁之间(占入学新生的98.53%)。这一阶段常常会出现许多心理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通过问卷及交流访问等的方式,发现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似乎不是现在大学生的专利,小学生、中学生都会有,这与我国目前的社会家庭结构有必然的联系。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自然而然在教育、引导不适当的情况下形成了今天的“小皇帝”、“小公主”性格,到了大学同样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通常表现为在教室、宿舍、校园等公共场所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能适应这个社会,故常常引发对社会的逆返心理,同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不能跟同学们和谐相处。
  (2)对现状的满足感。这些“天之骄子”们通过高考进入大学,虽说招生比例有所提高,跟早些年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比要轻松得多,但要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也是要付出勤奋的劳动和艰辛的汗水。一旦理想实现,他们在自己的目标上会暂时形成一个真空地带,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些想法常常会支配他们一年左右的时间。从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在第一年里有68%的人在跟同学、朋友的通信交流中都对自己的学校很满意,有28%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的学校还可以。只有4%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学校不满意。
  (3)对大学生活的不正确认识。通过十年寒窗才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过去十几年学习的辛苦,特别是高中这几年,使大多数同学有想放松自己的想法。再加之有的中学老师在“准大学生”们高考前给他们灌输“辛苦是暂时的,进入大学生活后,生活就是绚丽多彩”的思想,使有的同学误认为大学生生活就是怎么玩耍。因此,有些同学就放纵自己,上网打游戏、看小说甚至不去上课。还有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方面的能力,于是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一些社会活动,而忽视了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4)对就业前景的危机感。新生入学满足感逐渐消磨之后随之出现的便是对将来就业的危机感,由于我国从2000年以来,逐步开始实行扩招政策,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压力。
  1.2 大学生心理发展趋势
  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中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体现为:①对新生事物、外界事件的理解和辨别能力。②对外界环境影响心理发展时的协调、平衡能力。③对自身心理冲突的控制、和谐能力。大学生心理发展趋势是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完善的过程,从大一的满足自信到大二的郁闷渺茫,从大三的重振旗鼓到大四大五的拼搏和充满希望,这一历程反映了大学生的心理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他们加以引导和教育。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德才兼备、情智并重、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人。
  
  2 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提高的方法和途径
  
  2.1 新生入学的人格测试与心理素质调查
  (1)确定测试群体、组织测试。我们分别于2004年9月、2005年9月、2006年9月对医学各专业共728名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了测试,被测试者处于完全配合状态,测试结果见表1。
  
  (2)通过对本次测试结果分析,在校大学生各因子平均分低于国内常模。国内常模阳性项目数的平均分为27.45,本次测试阳性项目数的平均分为34.64。而阳性项目数是指有症状的项目数,它反映症状的广度,这一结果告诉我们本次测试虽然在心理健康程度上好于常模团体,但却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领域的问题和障碍。因此,我们必须针对个别对象确定个别培养方案。确定个别方案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①性格内向、孤僻的,在班级活动中重点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性格,使他们融入集体;②以自我为中心的,在学习生活中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之懂得大学生活很多方面是共同进步的,大家必须团结一致。一切以大局利益为重、团结协作,彻底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2.2 对在校大学生不断进行心理教育及辅导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我校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协会,并且每个班级还有一名心理健康联络员,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
  采取不同形式普及心理学知识,增强学生的个人自身体验。普及心理学知识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们采取以下四个方式来普及心理学知识:①开设心理学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有《医学心理学》、《心理学基础》,并结合实际在本科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穿插心理教育专题,开设《大学生心理》选修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一般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心理保健途径。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②经常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针对大一新生,我们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环境”、“确立人生新的奋斗目标”、“重新认识自我”、“如何做一个大家喜欢的人”等一系列主题讲座。同时请高年级的同学现身说法和请一些成功人士到场介绍经验;③心理咨询是释放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重要措施,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组织下,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我们在具体方法上灵活多变,如协会会员和其他同学之间采取“一帮一”的交流方式,这一方式解决了许多同学的心理障碍,起到了很好的效果;④个别心理问题交流,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采取的是从“面”到“线”,从“线”到“点”的方针,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通过测试和调查确定个别帮助的对象,然后安排有专业基础的老师或班主任跟他们结对子,实行“一对一”指导。在这几年的努力下,多名有心理障碍的同学通过跟老师的交流和大家的帮助消除了障碍。
  2.3 运用社会的心理导向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深入社区和各个阶层开展活动、交流,使他们得到实际心理体验。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锻炼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有着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社区、深入敬老院、深入基层单位等多种形式,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只有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
  
  3 对新途径的评价与分析
  
  通过对测试群体进校时与评估时的心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有明显改变。他们通过学习和锻炼,心理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在接触同学、老师以及其他人的时候比较和谐,同时,通过三年的跟踪走访与辅导,当时的个别阳性症状同学也有明显改善,已经融入了正常的学校学习和生活。
  在我们的跟踪调查与辅导中有些不足之处,比如对转学同学,病休同学等情况我们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做到跟踪调查。但我们一定会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期医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洪鸿,杨风池.影响医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2003,11(2):89~90.
  [2] 王军平,赵景宏,粟永萍,等.医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初步探讨[J].中华医学丛刊,2004,4(3):100~101.
  (责任编辑:万贤贤)

推荐访问:素质教育 探索 实践 心理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gongshangzhijiangongwen/2019/0318/2020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