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_环保意识

【www.zhangdahai.com--环保公文】

  摘 要: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发展、兴旺的问题。在环境遭受肆意破坏的今天,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从紧扣教材、体现主体、调查研究和专题讲座四方面入手,探讨了环保意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的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意识;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86-1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倡导“人与生物圈”的课程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当今环境形势不谋而合。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做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呢?笔者认为:
  一、紧扣教材,渗透环保意识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特别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环境教育因素,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是生物课环境保护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新的生物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有很多环境保护内容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如“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是空气和水污染的指示植物,青蛙的捕食等等都与环境有关。”教师可以紧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生物知识教学、环境知识教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有机统一。
  又如,在学习“空气质量与健康”时,首先,笔者通过展示沙尘暴图片要求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中质疑“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资料及课前搜索的资料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在学生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环境问题探究“怎么办?”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如以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严禁乱砍乱伐等方式提出解决办法。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关键是教师应做一个环境教育的有心人,不时地给学生以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
  二、体现主体,培养环保意识
  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生物教学中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应该落实到学生主体上,使学生不仅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更进一步增强自身责任感,认识到惟有以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环境问题才不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触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对具体环境问题引发思考,如藏羚羊的灭绝、河中的水不再能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询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三、调查研究,提高环境意识
  调查研究是学生参与程度极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从身边的环境问题中选择合适的课题,引导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活动,使学生亲身实践和努力获得环境知识,是提高环保意识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例如,开展初中生物的研究性课题“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当地治理环境污染的调查研究实践活动:(1)走访当地的环境部门,了解当地的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以及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利影响;(2)观察当地的池塘、河流等水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是否对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写调查报告,指出当地的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应当采取的防治措施,并向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提交一份该地区进一步防治环境污染的书面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在实践活动中获取资料,分析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专题讲座,强化环保意识
  为了引起学生对环境热点问题的关注,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如结合环境纪念日进行专题讲座,在“中国植树节”(3月1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中国爱鸟周”(每年的四五月份为期一周)、“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世界土地日”(6月25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清洁地球日”(9月第三个周末)、“荒漠化日”(6月17日)举行相应的专题讲座,进行相关的宣传活动,既教育别人,也教育自己;也可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座,在讲过“预防食物中毒”后可以“食物污染”为专题进行讲座;也可结合突发的重大生态事件进行专题讲座,如:2010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BP)钻井漏油事件,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污水池渗漏环保事故,2010年10月11日匈牙利有毒泥浆泄漏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会造成社会问题,这些都可及时向学生作“生态平衡不容破坏”的专题讲座,通过实例使学生学会从生态整体的角度思考,形成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
  总之,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着眼点。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正是为了促进学生了解环境问题,获得环境知识,并在直接或间接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行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建立环保新观念,从而让每个中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热情,最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

推荐访问:渗透 环保意识 初中生物 教学中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huanbaogongwen/2019/0321/2622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