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例围生期感染患者原因分析及对策】 患者身份识别的对策

【www.zhangdahai.com--环保公文】

  [中图分类号] R71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63-02      围生期感染可致先天性感染和生后持续感染,由于病原体不同,可致不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症状,可引起流产、死胎、早产、先天畸形和宫内发育迟缓等[1\]�。笔者分析2005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中确诊的围生期感染情况,发现妊娠合并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针对此现象,在妇产科门诊区设立孕妇教育学校,普及孕前健康教育知识,对于已感染的产妇进行孕期干预治疗,对个别疾病进行生后及时预防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12月~2008年12月,6053例住院分娩产妇中确诊的围生期感染病例396例产妇进行产前筛查,并对其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7岁,职业各异,文化程度从小学到大学不等。�
  1.2方法对来保健院生育的产妇从产科门诊均建立保健手册,并给予产前检查,发现有围生期感染情况,便进入管理档案,对其围生期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
  
  2005年12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中围生期感染情况分布见表1。
  
  
  3讨论�
  
  3.1围生期发病机制与感染途径孕前感染的病毒能完整地进入精细胞或卵细胞,与整个基因组合并转录,即先天性转录模式。某些病毒可直接损害发育中的胚胎各器官系统,使之发生畸形或病变。妊娠期盆腔外生殖器血供丰富,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增加,这些改变虽然保证了胎儿的正常生存,但也削弱了机体的抗病毒感染能力。�
  3.2不同病原体围生期感染的危害围生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危害。乙型肝炎病毒(HB)是由HB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对此,在妇产科门诊专设了孕前HB筛查,特别对双阳性者进行孕前积极治疗,使大三阳转成小三阳,对孕妇在孕23周、孕32周、孕36周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4 h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接种,从而更有利于阻断HB病毒的传播。本组资料显示,我院近3年来住院分娩产妇中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率分别是4.1%、4.9%、5.5%,与相关报道的全国孕妇HBSAg阳性率为0.2%~13.4%相一致[2\]�。另外,孕前要特别告诉夫妻双方有此病毒千万别隐瞒,隐瞒者如不能及时做干预治疗,则传染新生儿的机率大大增加。�
  3.3围生期梅毒感染的危害梅毒是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病原体是苍白密螺旋体,传染源是梅毒患者[3\]�。梅毒是人类的传染病,通过性行为感染者约占95%,极少数病人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密切的生活接触、输血、哺乳等途径染病的。近年来,电镜检查发现,细胞滋养层存在于整个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在妊娠任何时期均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发生流产、死胎或先天梅毒儿[4\]�。未经治疗的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播给胎儿,早期潜伏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达80%以上,未经治疗的晚期梅毒孕妇感染胎儿的可能性约为30%,晚期潜伏期梅毒孕妇,性接触已无传染性,但感染胎儿的可能性仍有10%[5\]�。梅毒不仅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其下一代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绝大多数为潜伏期梅毒[6\]�。本研究显示,梅毒感染呈上升趋势,分别是0.4%、0.7%、0.9%。先天性梅毒的预防主要是母亲使用足量的青霉素治愈后方可妊娠。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都能很快使它死亡。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2~3 min就能死亡,100℃时则即刻死亡。如将衣物放于阳光下曝晒,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储存,将用具煮沸消毒或用化学用品消毒,都能杀灭梅毒螺旋体,阻止它的传播。�
  3.4围生期合并尖锐湿疣的危害本组资料显示,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孕妇2006年10例、2007年17例、2008年25例,逐年上升,预防工作有待加强。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15~50岁的年龄人群,不论男女都要使其了解性病知识,了解性病传播途径、特点,了解性病对人类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避免高危性行为,要使他们了解随意性行为的安全性,改变性行为方式,从而减少患尖锐湿疣的危险。�
  对围生期感染患者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在门诊区设立孕产妇保健咨询门诊,开展孕前健康教育。从而降低围生期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母婴垂直传播,最终做到安全孕育,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 李方珠.围生期感染\[J\].现代家用医学,2001,13(4):151-154.�
  \[2\] 曹宏.妊娠合并乙型肝炎对孕妇影响的治疗病学研究进展\[J\].口岸卫生控制,2002,7:35-37.�
  \[3\]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6.�
  \[4\] 曹缵孙,苟文丽.现代围生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76-378.�
  \[5\] 陈涵强,杨斌,张尔泉.52例新生儿梅毒临床观察\[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2:255.�
  \[6\] 董悦.对围产期TORCH感染筛查的重新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725-726.�
  (收稿日期:2009-04-25)
  

推荐访问:对策 患者 感染 原因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huanbaogongwen/2019/0403/5259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