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输血的故事_输血的四大原则

【www.zhangdahai.com--交通运管公文】

   1492年,当意大利勇敢的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他的伙伴乘坐“圣玛丽”号航船横渡大西洋去探求大海的秘密的时候,在罗马,一位勇敢的医生正在寻找着血液的秘密。他把3个男孩的血液抽出来巧妙地输进年老体衰的教皇音诺八世的血管里。
   哥伦布经过两个月的艰苦航行,虽然没有实现去东印度的初衷,但却发现了新大陆――美洲;而罗马那位医生则使3个男孩和教皇一起丧了命。但是,把血液――这生命之火,输给垂死的人,来挽救生命的想法,却像磁石般吸引着医学先驱们的心,尽管在试验输血疗法的漫长岁月中,人们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1628年,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的秘密,为输血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英国人在那时曾做过从静脉输入啤酒、酒、牛奶的尝试。1666年,英国医生李查德・洛尔,用羽茎把一条狗的颈动脉和另一条狗的颈静脉相连接,首次在同种动物身上输血成功。第二年,法国医生丹尼斯,给一个十五六岁的小男孩输入小羊血250毫升,据说也获得成功。说来十分可笑,当时输动物血的论据之一,竟然是因为动物没有人类的贪欲、欺诈、不义等缺点。小羊温顺可爱,“思想单纯”,自然成了“理想的供血者”。可是,不管是输入人血或动物血,受血者每每死亡,社会舆论哗然。
   1670年1月12日,法国国会通过法律:除非经国家科学院批准,禁止一切输血。于是,输血成了江湖医生的黑市买卖。一个德国医生荒谬地宣称,夫妻不和睦可以用相互输血来治疗。这样的疗法,当然会使夫妻之间不再吵架,因为他(她)们常常在输血之后就见“上帝”去了。
   1819年,英国医生詹姆士・布伦达尔研制成功一种注射器,将一名健康人的血输给失血的产妇,获得惊人成功。输血事业放射出希望之光。但是,输血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人们不能回答。直到1901年,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病理学家、细菌学家卡尔・兰德斯坦拿才初步揭开了输血反应的秘密。
   兰德斯坦拿在20世纪初发现,正常人之间当某人的红细胞和另一个人的血液混合,可能发生凝集作用,输血的危险就在于凝集的红细胞团会阻塞病人的小血管。脑部或心脏的小血管一旦被阻塞,生命就会有危险。另一方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还会溶解,大量的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血红蛋白在肾小管中与酸性尿混合变成酸性高铁血红素而沉积于肾小管中,使肾的排尿功能受阻,病人可因尿毒症死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输血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许多新成就。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的输血中心,除了能提供各型血液外,还能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分别地提供给医院的临床使用。但是,真正令人惊叹的成就是“血代”的研制成功。
   1966年,美国科学家利兰・克拉克发现,偶然掉进盛有氟碳化合物溶液容器内的老鼠,竟然未被淹死,他大为惊讶。经研究才发现,这种氟碳化合物含氧能力为水的15~20倍。日本医生内藤良一等专门去美国访问了克拉克,回国后就劲头十足地展开了血代的研究。经过艰苦努力,于1978年获得成功。他和他的伙伴们以自己的身体做试验,证明这种叫做Fluosolda的乳白色液体是无毒的,而且不溶血,不凝固,不受血型限制,不引起排斥反应。这种血代虽然只部分代替红细胞的输氧及二氧化碳的功能,不能为人们提供蛋白质等营养品,而且只能在体内停留60个小时左右,但是,作为急救用品,血代的宝贵价值已是无可怀疑的了。我国的化学家和医学家经过5年的研究,也成功地制成了血代。1980年6月19日,在上海中山医院首次输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血代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人类输血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新视角》 作者:彭子京 等)

推荐访问:输血 故事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jiaotongyunguangongwen/2019/0318/2176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