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 [预防接种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与对策]

【www.zhangdahai.com--科学科技公文】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但是任何一种疫苗都不是绝对安全的,随着一种疫苗有效接种率的提高,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加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和传染病的认知。人们利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这就需要我们的预防工作人员更深、更透彻的全面掌握预防接种中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对策。
  1 导致接种不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
  1.1 疫苗自身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1.1.1 内源性因素:制造疫苗所用的毒株有其固有的生物学特性,疫苗自身的毒株如:百白破疫苗中的百日咳杆菌存在可能的致病因子,麻疹疫苗中的麻疹病毒可引起部分儿童出现低热和出疹的反应;疫苗生产过程中,在培养液中添加的某些营养素,动物蛋白、抗生素等也可能是过敏原,疫苗在制备过程中加入苯酚、硫酸汞等防腐剂和氢氧化铝佐剂等会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1.1.2外源性因素:疫苗生产所用原料中动物器官、组织,动物血清、酶制剂都可能带有潜在的致病因子如:动物血清可能含有噬菌体导致人体细胞的改变。疫苗制造过程中未将病原微生物灭活引起的严重事故。
  1.2 疫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
  因疫苗运输或储存不当引起的接种反应,主要是疫苗怕热、怕光,因为热或光的作用可使蛋白变性,多糖降解和微生物灭活,从而影响其应有的免疫原性。有的疫苗还怕冻,含吸附剂的疫苗冷冻后失去吸附作用,影响疫苗效果;有的疫苗冷冻后疫苗中类毒素解离成为毒素,也增加疫苗接种反应。另外,工作人员随意改变注射途径也易发生不良反应,如: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注射深度太浅,会引起局部反应或注射部位脓肿。
  1.3 受种者自身体质引起的不安全因素
  反应的发生与机体生理因素及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如体质过度衰弱、疲劳易发生晕厥,消化功能差的儿童口服脊灰疫苗易发生胃肠道症状,免疫功能不全的病人接种某些活苗后易发生异常反应,严重者可致死。
  1.4 其他因素
  疫苗接种对象选择和接种时间安排不当,空腹接种疫苗或接种前做剧烈运动和重度体力劳动都对会加重反应,包括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接种疫苗后导致全身和局部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2 接种反应发生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2.1 加强疫苗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接种预约单及预防接种时,向接种对象或其监护人说明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让家长知道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疫苗自身所固有的特性以及发生反应的时间、处理方式。
  2.2 提高疫苗质量,按照《条例.》中冷链管理的要求,对疫苗的储存、运输温度通过一系列设施、设备,人为地控制在需要的温度范围内,建立健全冷链工作管理制度,按规定摆放储存疫苗,严把疫苗质量关避免因疫苗问题造成的接种事故。
  2.3 加强工作人员对疫苗物理学特性的了解,从而能更准确的在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时是否因疫苗引起作出正确判断。打消家长对疫苗产生不良反应的疑虑,针对疫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解释,同时要不断增强业务知识的学习,通过每周科室例会、业务学习时间将专业知识进行温故。
  2.4 创造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接种门诊场所保证房屋宽敞、清洁明亮、空气流通、温馨舒适、温度适宜,张贴一些儿童喜爱的卡通画报,减轻儿童对陌生环境不安造成的心理压力。对于婴幼儿应多以微笑、抚摸、哄逗等表情语言分散其注意力,对于学龄期儿童要多通过表扬、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减轻恐惧感。
  2.5 完善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接种门诊在嘱家长接种后进行观察的同时,也相应制定出一套现场急救的应急方案和程序,进行演练,避免因工作人员少或临床经验不足而延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要争取应急处理的主动性,减少反应的危险性,必要时请求异常反应诊断专家小组进行技术指导。

推荐访问:对策 预防接种 不安全因素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kexuekejigongwen/2019/0318/21400.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