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黄的临床应用_大黄的临床应用

【www.zhangdahai.com--其他公文】

  【摘要】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应用广泛,本文试从自己在临床应用中的一点心得作一探讨。   【关键词】大黄;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165-01
  
  大黄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用来治病由来已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草本均有记载:《千金方》称大黄为锦文大黄,《吴普本草》称大黄为黄良、火参;又如,李当之《药录》称其为将军,而《中药材手册》则称之为川军。
  
  1 历代医家对大黄的认识
  
  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具有通闭散结,推陈出新,清热解毒,泻中有补,通二便,和五脏,调理机体的基本功能。在我国应用大黄治病强身已有4700多年历史,它与人参、附子、生地并称为中药“四大金刚”,如何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大黄,祖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大黄已被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以及急、慢性疾病中。在复方中成药中,大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药物之一,据目前不完全统计,含有大黄的国家标准复议中成药有801种。另一方面,由于大黄为药力较猛的攻下药,临床中如果对其适应证及其用量掌握不当,虽然奏效迅速,但易伤正气,为此,一些医家对大黄的应用十分忌讳。
  
  2 临床应用
  
  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中运用大黄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自己临床运用的点滴体会简述如下:
  2.1 急腹症: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六腑必须经常保持通降的功能,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在病理上,凡六腑出现病变,牢记以“通降六腑,令其通畅、疏泄”为治疗大法。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腹部寄生虫病,特别是急性发作,多有胆、胃肠阻滞,功能减弱,通降失司的表现。如胆腑郁滞(炎症、结石等),出现肋痛拒按、黄疸、厌油食少;胃肠郁滞出现脘腹胀痛、拒按、食少、便秘。此外,急腹症多有发热甚至高热,均由六腑不能通降之故。大黄具较强泻下攻积之功,借其通下导滞,有利于六腑恢复正常通畅功能,通常配厚朴、枳实,以通胃肠,配茵陈、郁金、金钱草、黄芩等以通胆腑。
  2.2 出血:出血病机多由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少数因长期反复出血导致脾虚,脾虚反过来又导致出血,特别是急性出血。出血之初,大出血,多“惟火唯气”。目前研究表明,火热熏灼,气火上逆是出血的最重要原因。此外,出血后离经之血又成为瘀血,针对气、火、瘀的血证病机,应以清热泻火、活血化瘀、降气止血为基本治则,而大黄具有此三方面的功能。在临床上以大黄为主药配伍黄连、黄芩治疗咯血、便血等证有较好的疗效。
  2.3 中风:西医分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前者为脑实质大块出血,后者为脑部缺血,多为血栓所致。中医认为多因气与火并走于上、直冲犯脑,血溢脉外,形成上实下虚证(相当于出血性中风),或痰瘀阻痹,气血运行受阻,不能濡养肌肤经脉(相当于缺血性中风),由上可以看出,气火上逆,血瘀为中风的主要病机。因此,也可运用大黄治疗此症。急性期可用生大黄,约10g左右。
  2.4 肾功能不全:临床上出现小便量少,点滴而下的症状,使用大黄主要取其攻逐水邪及泻热解毒的功效。
  2.5 高热症(感染所致,尤其持续高热不退):温病邪在卫、气分,可用银翘散,银翘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加大黄。若卫分邪气未解,邪热炽盛入里化热腑实证,用银翘麻杏承气汤。
  2.6 减肥:用大黄3~6g,每天保持大便两次,不能导致腹泻,并应注意用量个体化。
  
  3 结语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向前进步和发展的,随着人们对大黄更深入的研究,大黄的新用途将会逐渐被发掘出来,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福音。
  
  作者单位:527300 广东云浮硫铁矿医院

推荐访问:大黄 浅谈 临床应用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qitagongwen/2019/0309/421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