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益气通络汤

【www.zhangdahai.com--统战民宗公文】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益气通络法+常规治疗)4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9例,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BG和2hPG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FBG和2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1.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通络法治疗DPN既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又符合现代医学降糖和营养神经的原则,较常规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医;益气通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临床多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减退等。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60%,但若以神经电生理检测,其患病率可高达90%以上[1]。目前临床治疗DPN多采用降糖、营养神经等方法,疗效并不见佳。笔者依据中医理论对其认识,采用益气通络法治疗DPN4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病例与分组:80例DPN患者均为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并具备DPN的临床表现:肢体末端对称性麻木、疼痛等感觉障碍;跟、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排除非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纳入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益气通络法+常规治疗)41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39例。其中治疗组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3±7.5岁,糖尿病病程 8.7±2.1年;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7±7.9岁,糖尿病程8.8±1.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以运动治疗、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西药和(或)胰岛素降糖、静滴丹参注射液、肌注弥可保、口服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益气通络法治疗,口服中药方如下:黄芪30g、知母15g、当归15g、丹参20g、鸡血藤15g、生地10g、红花10g、桃仁10g、川芎10g、甘草5g。麻木甚者加地龙、僵蚕各10g;疼痛甚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0g。每日l剂,水煎分两次温服,据症状变化配伍加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相关文献制定[2],显效: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及体征较前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治疗前后FBG、2hPG比较(X±s)mmol/L
  表1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BG和2hPG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FBG和2hPG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表2结果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1.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病机制较复杂,一般认为是[3]长期高血糖、糖化代谢产物堆积致微循环障碍、血管内膜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的情况下糖代谢紊乱能得以恢复正常,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逆转,尤其是糖尿病病程和周围神经病变病程相对较短的病例,这表明临床中治疗DPN的首要任务为控制血糖,辅以营养神经。因此笔者采用运动治疗、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西药和(或)胰岛素来降糖,同时静滴丹参注射液以改善循环,肌注弥可保、口服甲钴胺以营养神经。
  祖国医学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说,但对其亦有较早的认识,《圣济总录・消渴门》说:“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涩,留于肌肉,变为痈疽。”说明古医家认为糖尿病后期因经络不通可出现变证,同时据其临床表现为麻木、疼痛,笔者认为此病的主要病机在于久病气血亏虚,经络瘀阻,气血不能达于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所致。针对其气血亏虚、经络不通的病理特点,我们确定了益气通络的治则,再根椐患者具体表现配伍用药。方中黄芪、知母、当归、生地益气养血生津,丹参、鸡血藤、川芎、红花、桃仁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合用使机体气血复足,经络通畅,肌肉四肢得以濡养,诸症皆消。且现代药物研究表明,黄芪、知母、丹参、当归等均有一定的降糖作用,而鸡血藤、川芎、红花、桃仁则能降低全血黏度、抗凝、减少微血栓形成的作用,从而改善神经组织细胞营养代谢[4]。组方既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又符合现代医学治疗DPN降糖和营养神经的原则,从而较常规治疗明显提高了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建汉. 舒血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18(25):3176.
  [2]高志扬.降糖通络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3):85-87.
  [3]廖二元.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63-1564.
  [4]李洁,李秀钧.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诊断和处理[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2):9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周围神经 病变 疗效 法治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tongzhanminzonggongwen/2019/0328/40331.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