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心脏病 高原性心脏病198例临床分析

【www.zhangdahai.com--卫生防疫公文】

  高原性心脏病是指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特发的心血管病,多见于移居高原的正常人群,海拔越高,其发病率随之增高。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收治198例高原性心脏病患者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8例中男119例,女79例,男女比例为1.5:1,年龄 1.5~72岁,平均48岁.病程10个月~3年,平均2年。内地进入高原5例(1%),长期居住高原150例(76%),移居高原半年内43例.心悸、气短、头痛、疲乏、胸闷198例(100%)。伴有双下肢水肿120例,双下肢水肿、呼吸困难5例。
  1.2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在6.5*012/L,血红蛋白200g/L,红细胞压积65%以上80例,合并呼吸道感染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10例,X线胸片示:均有右心房增大,肺动脉段隆起。心电图示: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3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10例,Q-T间期延长、T波改变、 QRS波群低电压50例。心脏彩超示:心脏普遍增大、肺动脉扩大、右心室肥厚、扩张,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增大5例。
  
  2讨论
  
  2.1诊断及治疗
  目前对高原性心脏病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高原性心脏病一旦并发心力衰竭,诊断并不困难。常见诊断依据:①依据高原者,有高原性心脏病症状;②心界扩大、心尖区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分裂;③X线胸片示:均有右心房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两肺纹理增多、增粗;④心电图示: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或完全性右束支阻滞,Q-T间期延长、T波改变、QRS波群低电压;⑤心脏彩超示:肺动脉高压的表现 ;⑥本病应与肺原性心脏病及其他原因心脏病等鉴别。高原性心脏病是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的疾病,应早诊断、及时治疗、预防并发症。本组198例给予一般治疗,休息、吸氧、改善心肌血供、减轻心脏负荷等综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对已并发心力衰竭的病例均应给予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治疗的关键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严重的心力衰竭,缺氧性脑病或并发感染、死亡。本组198例经休息、吸氧、改善心肌血供、减轻心脏负荷等治疗后效果满意,预后好。
  2.2发病机制
  高原地区海拔3000米以,氧分压为103mmhg,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为94mmhg,为平原地区的65%。缺氧引起高原性心脏病的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肺动脉高压、高原地区大气压和氧分压低,空气稀薄,引起吸入气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低导致机体缺氧,肺泡低氧,通过神经、体液反射引起肺血管收缩,久之肺小动脉壁增厚,微动脉肌化和硬化,肺动脉压增高;②心肌缺氧:严重缺氧对心肌直接有影响[1]。心肌缺氧、肺动脉高压两个环节可能同时起作用,也可能相互影响,肺动脉高压可能引起以右心改变为主的早期表现,心肌缺氧可能是以左心改变为主的早期表现;③红细胞增多:高原缺氧刺激肾小球旁细胞分必红细胞生成因子增加,促使肝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原,在转变为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造血器官加速红细胞生成,红细胞过度增多,使血液内有形成分增加,血液粘滞性加大,血管内阻力增加,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甚至血栓形成。以上三个因素可使心脏增大、肺动脉压增高,故临床上表现心悸、气短、头痛、疲乏、胸闷等一系列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参考文献
  [1] 裴澍萱、黄颖程、李成松,等.主编.高原内科专题讲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7.

推荐访问:心脏病 临床 原性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weishengfangyigongwen/2019/0314/13899.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