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交流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情感支持】机械通气患者的体位

【www.zhangdahai.com--信访维稳公文】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机械通气;情感支持      非语言交流是以人的体态、仪表为载体的无声信息传递,包括人际交流中的动作、眼神、表情、姿势等,是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非语言交流除了能够辅助有声语言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引起暂时失声,导致语言沟通障碍,护患交流只能通过非语言 方式进行。护理人员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和痛苦,稳定患者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能改善护患关系。
  1 细心观察,识别患者体语表达的信息
  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感情的全部表达=7%言语+38%声音+55%体态语言[1]。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机械通气患者的各种感受、愿望需求要通过体语来表达。此时护士应做有心人,细心观察,善于判断,及时处理。如在输液的过程中,患者肢体多动,烦躁不安,不时用手摸下腹部,询问她是否想小便,患者点头,护士立即递上便盆,患者顺利的排出小便,很快的安静下来。护士轻轻地将患者的手放好,并为其盖好被子,使其有一种温暖感。虽然这种行为动作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但通过护士的细心观察,善于识别患者体语表达的信息,从而提供了周到的护理,使患者获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2 适当应用眼神进行目光接触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是一种最常见的非语言沟通方式,它能反映双方的内心意向。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表达着人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护士与患者交流时要平视患者双眼与嘴唇之间,与患者对视的时间占交流时间的50%~70%,这样可给患者轻松和被尊重的感觉。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护士可以通过眼神表达同情、关注、安慰,使患者产生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通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发现自己张口说话没有声音时,都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的心理,询问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惊恐和无助,此时护士应当用平静肯定的目光注视患者,可以为患者拉拉被子,拍拍手,并予以解释,告之失语是暂时的,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使患者渐渐平静下来,接受暂时失语的现实。
  3 应用亲切与微笑的表情,增强患者的信任感
  脸部表情好比是“心灵的镜子”,这面镜子是由脸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以及脸部的纹路组成的,面部表情一般是较随意和自发的,而且反应极为灵敏,能迅速而真实地反应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即通常所说的“察言观色”,护士是患者接触最频繁的人,患者往往从护士的面部表情中寻找自己疾病的信息。面带亲切、真诚微笑的护士容易得到患者的好感与信任,从而有利于治疗、护理的开展。
  4 适时运用触摸技巧,利于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不适于语言表达的情况下,可用触摸来表示关怀。触摸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法[2]。不但表示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安慰,也是患者情感的需求。恰当的触摸,缩短了护患之间空间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尤其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一切护理均依赖于护士,护士应主动为其翻身、拍背、洗脸、按摩,让患者产生温暖亲切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有利于各种护理活动的开展;但触摸也可以有负反应,由于性别、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有时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必须运用恰当。 如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握手、摸脉搏等,使其体验到护士对他的重视和关心,消除其焦虑不安、孤独、无助等负面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尤其当病情变化时,护士主动靠近患者站立,守护在患者床边,适当触摸其身体,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5 应用自编外表姿态,加强与患者和家属沟通,满足患者身心需要
  在适当的时候教会患者用外表姿态沟通,一般情况下能很快明白患者的意思。如用耸鼻表示有痰,张口表示饥饿,舔口唇表示口渴,想翻身一手从左翻向右,鼓腮表示小便,皱眉闭嘴表示大便,闭眼表示要睡觉,摇头表示不舒服,五指伸直表示气管插管不适、握拳表示伤口痛等。护士应不厌其烦的确认患者每一个细小动作的意思,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表姿态,了解患者的不适和各种需要,并采取有效措施满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工作中除指导患者与我们沟通外,还教会家属掌握外表姿态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和情感中能顺利与家属沟通,满足患者身心的需要。
  6 应用自制图片,加强与患者交流
  我们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把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生活、饮食、治疗等方面的需要,自制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3],患者想表达需要时,翻阅图片与患者进行沟通以领会患者想表达的内容,及时提供温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各种需要。
  7 给据患者特点及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表达思想情感需要较多,单纯用外表姿态、图片沟通 等已不能满足需要。为了正确了解患者需求,应准备纸和笔,让患者将要求写在纸上,以提供个体化护理。
  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良好恰当的非语言交流有利于护患交流,培养护患情感,密切护患关系,有助于开展各种护理活动,提高护理质量[4,5]。反之,不良的非语言刺激,可使患者猜疑、恐惧和担心,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或导致护患关系紧张,不利于开展护理活动。故护士应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能用、善用非语言交流技巧。在沟通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营造和谐的护患气氛,掌握合适沟通时机,灵活运用沟通技巧。通过手势、抚摸等交流技巧,恰当的进行治疗中的交流。交流中注意保持安静的环境,言语简练、准确。当患者出现理解困难时,通过换一种表达方式沟通。对患者意图要及时解答,尽量满足需求,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心理负担,从而提高交流效应,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林记明.体态语言的功能及其应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4):47 51.
  [2] 张艳,于梅,于莹,等.非语言沟通在SARS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100 101.
  [3] 刘爽.与机械通气患者的交流技巧.河南医药信息,2006,10(11):19.
  [4] 王曙红.手势对机械通气患者身心感受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94 395.
  [5] 火丽君,钟慧君.沟通理论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运用研究.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4).

推荐访问:通气 患者 语言 支持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xinfangweiwengongwen/2019/0412/71298.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