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

【www.zhangdahai.com--住建城建房产】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5-2305-01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在发病机制上与心房扑动密切相关的主动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发生率中仅次于期前收缩而居第二位。据估测,我国人群患病率约为0.77%,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AF时,心房丧失主动泵血功能,心室搏动也极不规则,常造成心排血量下降,可导致心力衰竭或并发心房内血栓形成及动脉栓塞现象。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8例AF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AF患者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38~76岁,平均(66.31±5.7)岁。68例患者中有高血压者17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9例,脑栓塞8例,心肌梗死1例。有6例房颤病史不详,余62例房颤病史为l~20年。其中心脏瓣膜病性房颤5例,非瓣膜病性房颤63例。入选病例入院前均未接受正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1.2 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心悸33例,胸闷不能平卧伴下肢水肿10例,头晕、头痛10例,昏迷或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14例。无症状体检发现1例。
  1.3 实验室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均表现为AF改变,其中有ST-T段改变19例,快速型AF 10例。头痛、头晕、昏迷、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 示大面积脑梗死3例,腔隙性脑梗死9例。
  1.4 治疗:68例患者均有自行转复史,其中37例自行转复时间在心房颤动发作后6小时内。45例入院后首先静脉使用西地兰进行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30例,占68.75%,恢复窦性心律24 h内17例,51.5%心房颤动复发。有43例因反复发作、心悸不适等原因选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复律治疗成功,无患者选用电复律等其他方式进行复律治疗。复律后仅12例患者口服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其余未使用维持窦性心律药物。心室率控制药物为地高辛、倍他乐克、异搏定。全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未正规抗血栓治疗,仅14例患者服用阿斯匹林抗血小板凝聚治疗。
  持续性AF共19例均不能自行终止,其中11例选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静脉应用或口服复律治疗成功,1例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采用电击复律。复律后均口服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住院期间共6例患者AF复发。心室率控制药物为地高辛、倍他乐克、异搏定。全部持续性AF患者均未正规抗血栓治疗,仅服用阿斯匹林75~100 mg抗血小板凝聚治疗,在AF发作期间未使用大剂量阿斯匹林(325 mg/d),未使用华法林。
  永久性AF的患者主要以控制心室率为主,最常用药物为洋地黄类西地兰及地高辛,其次是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钙拮抗剂异搏定,有2例患者长期使用胺碘酮控制心室率,2例病窦综合征,仅2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占3%。
  
  2 结果
  
  68例患者中,按AF时的疾病分类:高血压26例,冠心病2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3例,糖尿病10例,老年瓣膜退行性变6例,心肌病(含心肌炎)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病窦综合征2例,特发性AF 1例,其他2例。左房内径>35 mm共45例,占66.2%。AF的类型:阵发性AF 24例,占35.3%;持续性AF 8例,占11.8%;永久性AF 36例,占52.9%。
  
  3 讨论
  
  AF的发生率仅次于早搏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显著增加。AF的产生是由于:(1)心房内有一个异位起搏点以高频率反复发出激动;(2)同时存在多个激动产生点;(3)激动形成环行运动;(4)激动被分离成多处微形折返。AF的持续与心房大小有关。AF造成临床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心功能减退、心衰。心功能受损的机制是由于AF时失去心房贮血及收缩助搏功能,室律不规则及快速的心室率,使左房的收缩功能及左室充盈受损。发生栓塞尤其是脑栓塞。
  AF的治疗策略主要是:(1)针对房颤发生的病因或诱因进行治疗;(2)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节律控制),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和直流电击复律,主要药物有胺碘酮、心律平、索他洛尔等;(3)控制房颤时心室律(心室律控制),常用洋地黄、钙拮抗剂、β阻滞剂等。治疗目标为静息状态下心率60~80次/分钟,轻度活动心率不超过100次/分钟。地高辛更适用于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而β阻滞剂对于运动后频率控制更为理想,必要时联合应用地高辛与β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更能达到对心率的满意控制;(4)抗凝治疗预防动脉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主要药物有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华法林预防非瓣膜疾病性房颤所致栓塞的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推荐剂量为325 mg/d,75 mg/d无预防作用。
  AF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非良性心律失常,对房颤病因的治疗是防治房颤发生的关键。房颤的发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龄等均与房颤发生相关。若能及时而有效地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早纠正血液动力学紊乱,防治心肌病变,将对预防AF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8-04-22

推荐访问:心房 颤动 临床 分析

本文来源:http://www.zhangdahai.com/gongwendaquan/zhujianchengjianfangchan/2019/0302/19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zhangdahai.com 大海范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2021006551号
  • 免责声明:大海范文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